黄金屋、颜如玉,原来出自一位皇帝的《劝学诗》,叫你读书上进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黄金屋、颜如玉,原来出自一位皇帝的《劝学诗》,叫你读书上进


平时,你读书吗?对于书本,你是真的热爱阅读,还是因为要升学,要考试?或者,你也知道上面的那句诗吧,黄金屋、颜如玉,这是你读书的动力吗?作为一个老实人,我承认当年高中的三年,我是会偶尔给自己念叨念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加加油嘛。

这句话,大家还是耳熟能详的。但是如果问它是哪首诗,哪位诗人的作品,可能知道的朋友就不多了。

这位诗人可不一般,身份特殊,宋真宗赵恒,北宋的第三位皇帝,诗名是《劝学诗》,也叫《励学篇》。

《劝学诗》

宋真宗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黄金屋、颜如玉,原来出自一位皇帝的《劝学诗》,叫你读书上进


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实际是从这首《劝学诗》里面抽出来的。虽然说用“黄金屋、颜如玉”来劝勉学子努力上进,有点比较鲜明的功利倾向,但是这句话还是在民间广为流传,把它奉为教子经典。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皇帝金口玉言,贵为古代读书人最倾心的雇主,另一方面,读书的好处,貌似也只有在这首诗里才表达得这么形象。

必须说,宋真宗还是颇具文学才能的,历史对他的评价是爱好文学,擅长书法。其实,整个宋朝的皇帝(宋太祖、宋太祖除外),或者在文学,或者在书法、绘画方面都是高手,唯独当皇帝不称职而已。《劝学诗》,有点现在的白话诗的味道,语言通俗形象,说理明白,普通老百姓看得懂,也就打心眼里喜欢。千百年来,我们华人以读书为首要任务,宋真宗的《劝学诗》功不可没。

黄金屋、颜如玉,原来出自一位皇帝的《劝学诗》,叫你读书上进


《劝学诗》,当时在宋朝民间十分流行,据说各大书院更是奉为哲理。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首诗虽有功利倾向,不受圣贤待见,但也是说的实在话,起码让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可以从中找到一丝慰藉,心怀希望。

诗的前四句,先以两个“不用”说了对古代普通学子重要的两件事(买田和盖房),又用两个“莫恨”提到会让他们感叹人生不如意的情形来起句。古代是农业社会,大家有钱的话,第一选择是买良田,耕种后收获粮食。住的地方也很重要,安居才能乐业嘛,需要架高堂,有安身之处才行。然后,出门有车马仆婢,在家有娇妻,这才是好的生活,才会“莫恨”。必须说这位宋真宗皇帝对普通百姓心中所想是很了解的,道出问题后,以四个“书中”来提供解决方案,或起码给人安慰,十分巧妙。古往今来,想必有很多学子看到此诗后,都努力奋发,恨不得读书到天明。

黄金屋、颜如玉,原来出自一位皇帝的《劝学诗》,叫你读书上进

(古人认为的两大喜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其实,读《劝学诗》,最要记得的,还是最后压轴的“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前面说了一些物质的“黄金屋”、“车马”等等,但是这些有点俗,或者说还是空中楼阁。男儿还是要有平生志向的,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国为民做点事情,要达成平生志向,就要勤学勤读,勤读五经。

黄金屋、颜如玉,原来出自一位皇帝的《劝学诗》,叫你读书上进


今天,重读宋真宗的《劝学诗》,让我们不仅知道“黄金屋、颜如玉”,更要记得“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重点在于行动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