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要以結婚為目的嗎?”
曾經我們一度被那句' 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就是耍流氓'洗腦。
想想真的可笑,就是這麼一句話把戀愛和婚姻強行捆綁的話,害了多少人,又讓多少心懷憧憬的青春少年自釀苦果!
然而,看多了在戀愛中頭破血流的例子後,
我們往往會平淡而篤定:
對愛情不必勉強,對婚姻則需負責!
在感情裡,我們要直面自己的慾望,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戀人是什麼樣的。
然而,對於那些情竇初開的孩子而言,
她們只是懷著一份懵懂的憧憬,跌跌撞撞的在感情路上前行。
有人咬牙維持著早已岌岌可危的感情。
有人傷痕累累的退場,
甚至,有人因此而迷失走向極端。
我們看了太多的悲劇。
我們一遍遍教孩子怎麼保護自己,怎麼遠離壞人。
這沒錯!
然而,卻也讓現在不少年輕人越來越恐婚,甚至談情色變,有人面對愛情總想逃避,還有人把愛情當累贅。
其實,我們卻忘記了,比起一遍遍強調愛情不幸的後果,更重要的是該教孩子怎麼去直面戀愛這件事。
01
你眼中的愛情,為何總是傷你最深?
剛上大學的朵兒是個戀愛小白,跟眾多喜歡看浪漫韓劇的女生一樣,她一直對愛情和另一半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經歷了幾次失敗的戀愛,她很絕望地說:“我覺得我沒有希望了,每次談戀愛都很彆扭……
要求他像電視劇男主角一樣包容我耍小性子,他做不到就一直鬧,直到把他鬧到忍無可忍跟我提分手為止。我總是把親密關係搞砸。”
男朋友說某個女明星漂亮,朵兒就會認為他暗示自己丑,不允許男朋友說其他女性的一點點好,否則就會感到傷害。
男朋友約會時不時玩手機,都會讓朵兒覺得不受尊重,會有男友跟自己出來是不是很勉強的猜想。
從前那個笑起來眼裡有光的姑娘,變得沉默寡言,讓人心疼。
內心不強大,容易受傷,對愛情有錯誤期待的女生特別容易“小題大做”。
近年來,因情自殺的新聞時有發生,不少年輕人沒有正視戀情中的男女關係,往往把失戀的痛放大無數倍,動輒就用生命去療傷。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包麗在和男友牟林翰交往後不久,男友就開始各種辱罵、精神操控包麗。
聊天記錄顯示,從2018年起,直至2019年10月9日包麗自殺,在此期間,牟林翰持續不斷對包麗進行精神暴力。
漸漸的包麗完全被牟林翰精神控制了,竟然連超出認知範圍的變態要求她都不敢正面拒絕。
要包麗為他墮胎、絕育、留下輸卵管給他,甚至逼迫包麗用極端的割腕、吃藥等方式證明對他的愛。
為什麼一名北大的高材生,最後卻被男友精神控制?
在朋友的眼裡,包麗是一個善良單純的女孩。
令包麗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惡魔竟然會偽裝成戀人潛伏在她身邊。
每當看到這類新聞,家長們都會又氣又怕,擔憂自己的孩子因不懂得愛情而成為受害者。
一段好的關係,必然是兩個人相處都很舒服的狀態,既能互相依存又能保持獨立自我。
因此告訴孩子正確認識戀愛中的雙方關係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課。
02
錯誤的戀愛觀,是不幸的開始
常見的錯誤戀愛觀有如下幾種:
2.1 愛的太隨便
寧靜曾在節目中自曝,自己二十多歲的時候特別恨嫁。

她談過幾個男朋友,幾乎沒有人說要娶她。那時的她特別有危機感,總是擔心自己未來嫁不出去。
因此當外國人保羅▪克賽手持碎鑽,單膝下跪跟她求婚的時候,她特別感動,便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婚後寧靜才意識到自己根本不愛他,這段為結婚而結婚的婚姻沒能堅持到最後。
2.2 在戀愛關係中一味付出
琳琳是典型的付出型人格:不敢得到,只敢付出,甚至在戀愛關係中迷失了自我。
她和男友是異地戀,為了能夠天天在一起,她不顧父母勸阻,放棄了正在上升階段的工作,毅然決然的來到男友的城市重新起步。
倆人蝸居在二十平米的出租屋裡,男友白天上班,琳琳就在家一邊找工作一邊收拾家務洗衣做飯。
男友工作不順心的時候,她總是會盡力去安慰,男方有什麼經濟困難,她也會盡力去貼補。
漸漸的男友完全適應了她的無償付出,如果琳琳稍有做不到,就會對她橫加指責。
當接受付出成為了對方的習慣,如果你鬆懈下來,對方可能就會忘了你的好。
2.3 過分依賴對方
作家梁文道說過一段話:“女人一定要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別人沒法拿走的東西,這很重要。”
感情裡最不可觸碰的忌諱之一就是失去自我。
很多女孩戀愛時,生活裡就只剩下另一半,不知不覺疏遠了親朋好友,分手時才發現,身邊連個傾訴的人都沒有了。
其實,感情中有些傷害是自己給的,愛對方沒有錯,錯的是你忘記了愛自己。
一段感情中,當你開始迷失自己,恐怕也離分別不遠了。
愛情需要動態平衡,失衡的感情必定是無法長期維繫的。
03
正確的戀愛觀,是幸福婚姻的基石
關於如何定義幸福婚姻,眾說紛紜。
有人說嫁給愛情,婚姻才能幸福;
有人說責任感,才是幸福婚姻的必要條件;
有人說要三觀一致,婚姻才能長遠。
究竟孰輕孰重?選擇不同,境遇也就隨之不同,戀愛和婚姻的考量標準也有所不同。
鄧超和孫儷是娛樂圈出了名的模範夫妻。
孫儷遇到鄧超之前,由於原生家庭的原因,孫儷既敏感又脆弱,還曾經說自己是不婚主義。
鄧超認識孫儷的時候,孫儷已經小有名氣,為了讓感情更加勢均力敵,他也不斷的努力追趕。
在與鄧超結婚9週年當天,孫儷髮長文溫情告白鄧超。
兩個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人,能生活在一起,確屬不易。
鄧超愛熬夜,孫儷卻堅持早睡早起;鄧超喜辣,孫儷飲食清淡;鄧超感性,孫儷理性;鄧超做事隨性,孫儷則恪守嚴格的生活規律......
因為愛和責任鄧超一直在做改變,為家在變。
正是他們之間互相遷就和妥協,用足愛意去經營,才讓這個家越來越溫暖,越來越有趣。
他們不僅是事業上的知己,互相欣賞,更是彼此信賴的依靠。
結婚9年,完全看不出一點關於婚姻的疲憊和懈怠。
最好的愛情,就是和對方一起越變越好。
好的愛人,是你的力量和武裝,是會陪伴你左右、陪你慢慢變強大的人。你們在一起相互支撐,共同進步,彼此成就。
孩子應該選擇一個什麼樣的人戀愛、結婚,沒有家長能給出標準答案。
但是家長能做的就是告訴孩子,關於愛情,我們遲早會遇見,會經歷酸甜苦辣, 在遺憾中學習愛與被愛,就是我們在愛情中的成人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