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座絕密軍工城,開採“玫瑰花”,儲量亞洲最大,舊址成空城

坐落於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公溪鎮的原721礦,是亞洲最大的鈾礦石開採基地,有“中國鈾都”之稱。後來,721礦破產重組,職工搬走,721礦和毗鄰的江西省核工業地質局261鈾礦勘查隊生活區基本成為一座空城。

江西有座絕密軍工城,開採“玫瑰花”,儲量亞洲最大,舊址成空城

樂安縣位於江西省中部腹地,撫州市西南部,地形以丘陵和山地為主,東南部十八排海拔1370米,為全縣最高峰。該縣盛產核能利用中所需要的鈾238,是我國最大的天然鈾生產基地,儲量亞洲最大,所以被稱為“中國鈾都”。

江西有座絕密軍工城,開採“玫瑰花”,儲量亞洲最大,舊址成空城

1957年,全國進行鈾礦資源普查,二機部航空普查隊航測員發現,樂安縣公溪鎮相山一帶輻射異常。鈾礦是礦石家族中的“玫瑰花”,色彩絢麗,卻具放射性。經蘇聯專家現場考察,認定這裡是一個有工業開採價值的鈾礦床。

江西有座絕密軍工城,開採“玫瑰花”,儲量亞洲最大,舊址成空城

721礦名字歷經變遷,原名“421礦”,1960年8月改名為“江西一礦”,1964年1月改名為“721礦”。

江西有座絕密軍工城,開採“玫瑰花”,儲量亞洲最大,舊址成空城

由於時間緊,任務重,721礦是“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的情況下進行建設的。1960年2月,開始建設第一個礦井和露天礦,天然鈾年產量佔全國產量的四分之一左右。1967年至1972年,721礦區建成預選廠和水冶廠。

江西有座絕密軍工城,開採“玫瑰花”,儲量亞洲最大,舊址成空城

721礦建有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的721礦生活區,附近建有江邊村火車站,是樂安縣唯一的火車站,經過鐵道兵兩年的施工,建成全長123公里的礦區鐵路專用線,1965年3月建成通車。

該礦有職工數萬人,來自全國各地,高峰期單下礦工人就有3萬多人。

江西有座絕密軍工城,開採“玫瑰花”,儲量亞洲最大,舊址成空城

721礦附近還有江西省核工業地質局261鈾礦地質勘查隊生活區。261大隊鼎盛時曾經居住了2萬多人口,醫院、學校、舞廳、職工俱樂部、燈光球場等一應俱全。

由於核工業的戰略轉移,上世紀80年代,國家對721礦實行限產,該礦實行“保軍轉民”。

江西有座絕密軍工城,開採“玫瑰花”,儲量亞洲最大,舊址成空城

幾十年來,721礦有30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其中,有三項成果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一項成果獲1989年首屆和1991年二屆北京國際博覽會金獎,一項成果獲1992年北京國際展覽會銀獎,一項成果獲1997年首屆國際民族醫學科技大會二等獎。

江西有座絕密軍工城,開採“玫瑰花”,儲量亞洲最大,舊址成空城

後來,根據國家新的發展規劃,721礦破產重組為中核撫州金安鈾業有限公司。

從2003年開始,721礦、261隊絕大部分職工搬遷至撫州市區內。2007年,撫州市1000餘名退休人員隨樂安縣721礦區整體搬遷至南昌。

江西有座絕密軍工城,開採“玫瑰花”,儲量亞洲最大,舊址成空城

如今,721礦和261隊生活區基本是人去房空,一幢幢樓房兀自矗立,現在正在實施退役治理工程。這裡空氣清新,環境幽雅,是個養老的好地方。

江西有座絕密軍工城,開採“玫瑰花”,儲量亞洲最大,舊址成空城

目前,樂安縣政府提出,以“721”核文化、261大隊地質文化遺址為基礎,建設核工業歷史博物館、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籍此弘揚“兩彈”一星一艇、紅色革命精神,打造成全國唯一的、不可複製的、特色明顯的“公溪軍工特色小鎮”。(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