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慘烈瞬間:日機撞軍艦


沖繩海戰中一架日本神風自殺機撞擊“密蘇里”號戰列艦瞬間。沖繩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在沖繩島對日軍進行的登陸戰役。沖繩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有重要的戰略位置,是二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沖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

一架即將撞上航空母艦的“神風”飛機

圖為在東所羅門群島海戰中,企業號航母被日本戰機攻擊爆炸的瞬間。為了拍攝這張照片,攝影師當場死亡。

戰鬥中,日潛艇部隊到沖繩附近活動,由於美軍警戒嚴密而無所作為,除1艘返航外,其餘7艘均被擊沉。圖為遭到日本自殺機的撞擊後,航空母艦貝爾伍德號的飛行甲板上騰起漫天的濃煙和大火。在被日本自殺飛行員撞沉或是撞傷的300艘船隻,它不過是其中之一。

在誇賈林環礁海戰中,一架日本魚雷攻擊機試圖用五英寸魚雷攻擊美國航母不成,自己反而被擊毀。

日本陸、海軍航空兵對美軍艦船進行10次大規模攻擊,雖取得一定戰果,但對整個戰局未起決定作用。圖為在沖繩附近海域的戰鬥中,被日本自殺機撞擊後燃起大火的航空母艦“邦克山”號。

神風特別攻擊隊是在二戰末期日本為了抵禦美國軍隊強大的優勢,挽救其戰敗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艦艇編隊、登陸部隊及固定的集群目標實施的自殺式襲擊的特別攻擊隊。圖為被“大黃蜂”號航母的防空炮火所擊落的神風自殺機。


神風特攻是一種實施自殺性攻擊的作戰方法,即在機上裝上大量的烈性炸藥,置於飛行員座艙之前,一旦發現目標,就連人帶機撞下去,其機頭觸及堅硬之物立即發生劇烈爆炸。圖為當護航航母的美軍飛機準備著陸的時候,這艘戰艦被日本神風自殺機盯上了。

日軍飛機和飛行員因為損失又得不到補充,能夠出動的飛機越來越少,進行自殺攻擊的飛行員沒有一個能夠回來報告攻擊經驗和體會,無法針對美軍的戰術變化進行必要的改進。

有些日軍飛行員以沒有發現美艦為藉口返回了基地。最終,日軍的攻擊效果越來越小,菊水作戰結束。在萊特灣海戰中,由於被神風自殺機命中,護航航母聖羅號的船頭冒起濃煙。其後不到半個小時,它就沉沒了

1944年11月25日,美軍埃塞克斯號航母前往空襲菲律賓,在接近呂宋島時,遭到日軍神風特攻隊襲擊,造成15人死亡和44人受傷。圖為一架被擊中起火的日軍戰機正撞向 CV-9埃塞克斯號艦隊航母的一瞬間。

從CVL-27蘭利號輕型航母上拍攝到的埃塞克斯號遭受神風特攻隊攻擊。

一架幾乎被打掉半個機翼但還在飛行的“復仇者”,隸屬於“本寧頓”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