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軍君
九嶷山最美的就是三分石,位於湖南 寧遠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南端, 寧遠 縣與藍山縣交界處,是九嶷山主峰,海拔1822米,俗稱舜公石,由三塊100餘米高的花崗岩組成。峰下瀑布飛空,峰上白雲飄逸,蔚為壯觀,且富有傳奇色彩。一說三分石將飛瀑分成了巋水、瀟水、沱水而得名;二說自舜帝駕崩九嶷山 蒼梧 後,此山就每年長高三分而得名!
初次來寧遠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遊玩的話,最好提前做好功課,主動查看一下寧遠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攻略可以提前瞭解景區開放時間、住宿、特產、美食推薦以及遊玩安全注意事項等實用信息,幫助自己提升旅遊效率。
1.景區開放時間
目前寧遠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開放時間是:8:30—17:30,外地遊客最好提前一天入住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城或公園附近酒店,以方便日次早起入園參觀,畢竟公園面積較大,可以參觀的景點有很多。
2.住宿指南
在舜帝陵景區入口的賓館較多,其中也有一些規模較大的酒店,如:龍潭客棧、永州瀟湘威尼斯國際大酒店、永州祁陽華信國際大酒店、九嶷山大酒店以及永州長城大酒店等等。其中九嶷山大酒店規模相對更大點。當然,遊客要想更好的體驗當地淳樸的民風,還可以入住農家小院,瑤寨山莊裡就有各種瑤族的小院子可以入住,價格方面更加實惠。
3.特產推薦
1)三味辣椒
三味辣椒種植已有3000多年曆史。它不僅是一種調味品,而且是一種藥物,可治感冒和風溼性關節炎。一般用法是將辣椒和生薑熬水喝,可去汗發表。還可治輕微蛇傷,使用方法是:把辣椒搗碎敷在傷口上。
2)桃川香芋
桃川香芋其肉質與一般芋頭不同,香芋所含澱粉、蛋白 質、維生素、脂肪等成分都比較高,吃起來不麻嘴,味道鮮美,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它是製作糕點、芋粉、芋片、芋丸等食品的上乘原料。桃川香芋營養很豐富。
3)福洞生薑
福洞生薑在清代就已馳名於省內外。福洞生薑粗壯如藕,表面銀白光亮,塊莖上有粉紅色的芽尖,純正的辛香味令人神清氣爽。香辣脆嫩福洞姜,蓋過遠近十八鄉,脆如冬筍嫩如瓜,一家炒姜滿村香。
4)石珠壩白苦瓜
石珠壩白苦瓜是寧遠本地優良苦瓜品種,主產寧遠縣中和鎮石珠壩村、上街村、下街村一帶,成熟瓜外表白氣有光澤,肉厚質細嫩,味微苦且有清香。
5)九嶷斑竹
九嶷斑竹又名湘妃竹、淚竹,是我國一種稀有珍貴的竹子。斑竹的外皮,有逼真的淚痕和指痕,呈棕黑色或紫暈色。
4.美食推薦
寧遠有四道特色菜,血鴨、剁椒魚頭、喝螺和肉餡豆腐是一定要嘗試的。
5.遊玩安全提示
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遊玩設施非常豐富,這裡有養生專用的泡溫泉項目,也有體驗戶外活動激情和刺激的水上漂流項目,更有考驗體力的登山探險活動,當然,遊客在從事這些活動之前,要充分估量一下自己的體力情況,並且在參加這些活動期間注意人身安全,儘量結伴而行,登山期間要注意腳下安全,漂流要在專業人士帶領下進行,以免發生旅遊意外事故。此外,建議出門前主動為自己和同伴購買份旅遊意外險,以大大提升自己和同伴遊玩期間的人身安全。
這裡有層巒疊翠、萬千峰巒的高山旅遊景觀,也有如詩如畫原生態自然景觀,更不乏舜帝陵、永福寺、古舜廟考古遺址公園等歷史文化古蹟,帶上您的寧遠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攻略親自來這裡走一趟,享受山水之美,親身體驗上刀梯、坐歌堂以及背新娘等瑤家民風,收穫不一樣的旅行體驗!


寶哥碎碎遊
九嶷山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
九嶷山,又名蒼梧山。位於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寧遠縣境內,寧遠縣城南60裡,屬南嶺山脈之萌渚嶺,縱橫2000餘里,南接羅浮,北連衡嶽。素以獨特的風光,奇異的溶洞,古老的文物,動人的傳說,馳名中外,令人神往。這裡峰巒疊峙,深邃幽奇,千米以上高峰有90多處,多為砂頁岩、花崗岩、變質岩組成。主峰畚箕窩,海拔1985米,在寧遠縣境內。道縣部分在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8公里。東起癩子山(海拔1834.6米),西至豐村大嶺,橫跨30公里,南北縱跨29公里。在四馬橋鎮有大風坳、牛鑾心、西嶺、大河坳等山,在洪塘營瑤族鄉有老虎坳、大風坳、野人衝、鍋巴山、大蓋坳、小蓋坳、彭子廠嶺、老山衝源、茶坳等山,在蚣壩鎮有豐村大嶺等山,組成道縣東南山地區,是人稀地廣之地,中山地貌類型。
汽車線路
寧遠縣城有班車到九疑山(每10分鐘一班),出租的士30分鐘可達九疑山景區
衡昆高速公路、永(州)連(州)公路、永州機場構築九嶷山交通三大體系,駕車從桂林、長沙、廣州至九嶷山分別只有3、4、5個小時。-
自駕線路
永州到九嶷山自駕車路線:永州至寧遠縣(走永連公路)至九嶷山景區,車程2個半小時,路況較好九嶷山
影像中原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是很美的,當然也得看你是否喜歡這類的景色。
下來給你介紹一下吧。希望能夠喜歡。
一、在湖南寧遠,九嶷山,又名蒼梧山,是國家的4A級景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寧遠縣城南,屬南嶺山脈之萌渚嶺,縱橫2000餘里,南接羅浮山,北連衡嶽,光千
米以上的高峰就有90多處,多為砂頁岩、花崗岩、變質岩組成。素以獨特的風光,
奇異的溶洞,古老的文物,動人的傳說。
九嶷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名山之一,素以豐富的文物古蹟、獨特的自然風光,湖南
省新“瀟湘八景”之一,也是升級的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的森林公園等等,多
了就不說了,總之名稱很多。
二、介紹一下大概的景觀:九嶷山主要是以自然風光為主,九疑山群峰拔地而起,
層巒疊翠,萬千峰巒,無一不朝向舜源峰,所以自古就九嶷山秀美風光有“萬里江
山朝九疑”之說。九疑山奇巖怪洞甚多,主要有紫霞巖、桃花巖、玉琯巖等,其中
紫霞巖被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列為“楚南十二名洞”之首。有著大面具的原始次生
林,樹木蔥蘢,林海莽莽。眾多的江河、流水、深潭點綴其間,高山和平湖融山水
一體,山在水中生,水在山中流。
三、九嶷山可以遊玩的地方有很多,這個主要是看自己的時間和想去的地方來進行
搭配,自己想玩的未必會和別人說的保持一致。簡單的介紹一下景點,看自己如何
選擇。
交通主要有:
市內交通、有公共汽車、出租車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三輪車。
景區交通、主要景點有班車、出租車、遊覽車、三輪車。
如果按照3日遊玩的話可以遊玩的地地點:祭舜、舜帝陵、舜源峰、紫霞巖、玉琯巖
、永福寺、雲龍牌坊、寧遠縣文廟、桃花巖渡假村、鳳凰巖、瀟水涵青、牛椏嶺瑤
寨、灌溪仙境、狀元讀書巖。
門票的價格大概應該在20-40元。
1、舜帝廟:
位於舜源峰腳下,與娥皇峰對峙,原一座紅牆綠瓦建築,座北朝南,規模宏大,建
築雄偉,由照壁、午門、拜亭、正殿、寢殿、省牲亭及左、右朝房構成。圍牆長約
540米,佔地約80000平方米。左右兩房有二井,名龍眼井。廟前照壁上的“九嶷山
”三個大字,為玉琯岩石刻的拓片,出於宋代道州刺史方信孺手筆,白底黑字,於
三里遠的涼傘坳即清晰可見。入午門,有左、右、中三個石階上於拜亭。拜亭三楹
,氣勢雄渾。歷代皇朝派官祭舜陵,即在拜亭舉行祭祀儀式。亭式有一石碑,高2.
7米,寬1.8米,為明代萬曆年間所建立之“撫瑤頌碑”。拜亭左壁曾做有清代人李
永紹所繪“九嶷山圖”石刻一方,長0.8米,寬0.5米,刻九峰全景。每年清明節
前後,前往拜祭的人絡繹不絕。
2、三分石:
三分石如三支玉筍,鼎足而立。峰間相距各5裡。峰勢險絕,直插雲霄。古人有詩云
:“一峰浮黛插雲霄,石作三分結構牢,雲外有人攀玉筍,山中何處覓仙桃。三分
石,又名三峰石,在寧遠縣城南百里處,它是九疑山的最高峰,海拔1822米。相傳
是舜的葬身之地,故又名舜峰。山峰巖縫間,有清泉脈脈下瀉,如瀑布垂練。峰頂
常有浮雲繚繞,平常很難見到它的真面目,只有秋高氣爽、萬里無雲之時,才向人
們展現其雄姿。三分石南面萬山中,有荊竹叢生,竹尾下垂著地,如碧線帶,隨風
飄拂沙沙作響,後人稱之為斑竹掃墓。三分石對面山上,有萬畝斑竹園,其內斑竹
遍佈。斑竹因有淚痕似的斑點而得名。相傳當年二妃尋找舜帝來到三分石下,遇一
老翁告知舜帝憤斬孽龍,負傷身亡,葬於峰下,悲痛萬分,哭了七天七夜。她們的
眼淚灑在竹上,留下了點點斑痕,是為斑竹。
3、舜源峰:
九嶷山主峰,海拔610米,居中間位置,娥皇、女英、桂林、杞林、石城、石樓、朱
明、簫韶八峰,拔地而起,如眾星拱月,簇擁著舜源。緊緊依偎在兩旁的娥皇峰和
女英峰,特別端莊秀麗,婀娜多姿。相傳舜源峰因舜帝駕崩後葬于山腳下而得名,
娥皇、女英二峰則相傳是舜帝二妃的化身。當年二妃尋找舜帝未著,被大風阻於洞
庭湖的君山,死後遂化作兩座山峰,護立在舜峰的兩旁。九嶷山九峰中,舜源峰最
高,巍然聳立,登臨峰頂,極目遠眺,莽莽群山,綿延起伏,如千帆競發,奔騰而
來,使人有“萬里江山朝九嶷”之感。
4、玉琯巖:
位於舜源峰南2公里處。為一石山溶洞,洞外瀟水支流有如一條玉帶,繞山而過。洞
寬約7米,高3至4米,溶洞不深,豁達明亮。洞口壁額有宋人李挺祖書“玉琯巖”。
右壁刻有宋道州刺史方信孺所書“九嶷山”三個大字,字高1.8米,寬1.9米,筆
力蒼勁遒拔。旁刻有漢蔡邕的《九嶷山銘》,洞壁還有歷代名人的題字和詩文。與
紫霞巖聯成一氣,自成一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紫霞巖
又名重華巖,為一宏大的石灰岩溶洞,因洞是一高數丈的岩石,在日光的斜照下,
變得紫氣縹繞,故稱紫霞巖。紫霞巖分外巖和內巖。外巖甚為寬敞明亮,下有石田
,級級相承,水從石頂洗涮而下,流入石田之中。內巖從外巖右側一洞口進入,巖
內曲折黑暗,鍾乳或垂或立,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入內百餘步,即聞潺潺流
水之聲,有蓮花般的鐘乳立於水中,此曰:“水打蓮花”。再入內,依次還有“猴
子把洞”、“無為洞”、“讀書堂”、“仙人田”、“八音石”、“九曲黃河” 等
景觀。“九曲黃河”景觀最具特色,入內只見流水清冽,淙淙作響,卻不知來自何
處,流向何方。因其有九渡迴環,故曰“九曲黃河”。
6、銘碑:
位於九嶷山玉琯巖上。碑高0.53米,寬0.63米,銘文9行,字徑約0.05米,跋語作5
行,字較小,於銘事後。銘文為東漢蔡邕作。據《金石文錄》雲,碑文“取法漢隸
,結構有體,在宋人中亦有可多得”。其銘文是:“巖巖九嶷,峻極於天,能角膚
合,興布建雲。明風嘉雨,浸潤下民,芒芒南土,實楨厥勳。建於虞舜,聖德光明
,克諧頑傲,以孝蒸蒸。師錫帝世,堯而授徵,受終文祖,璇璣是承。大階以平,
人以有終,遂葬九嶷,解體而升,登此崖嵬,託靈神仙。”碑文為宋淳祐六年
(1246)郡守李襲之所刻。
7、寧遠文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寧遠縣城。始建於北宋,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光緒年
間,寧遠石家洞人石煥章選址所建,為湖南迄今保護最完好的一座文廟,也是全國
除山東曲阜孔廟外最大的一座孔廟。主要建築有大成殿、後殿、戟門、欞星門、東
西廊廡和泮池,佔地約9000平方米。氣勢雄渾,風格古樸,佈局嚴謹。大成殿歇山
重簷,殿宇軒昂,為宮殿型風格。後殿為懸山重簷,簷口採用捲棚形式。文廟雕刻
精美,十二根石柱浮雕龍鳳紋飾,大成殿前石質的五龍浮雕,栩栩如生,藝術價值
很高。
8、斑竹
又名湘妃竹、淚竹,是中國一種稀有珍貴的竹子。斑竹的外皮,有逼真的淚痕和指
痕,呈棕黑色或紫暈色。
“斑竹一枝千滴淚”,傳為舜帝南巡,死於蒼梧,娥皇、女英二妃尋覓未著,淚灑
竹上,即成斑竹,也成為歷來文人騷客歌頌愛情和無數男女寄託相思之物。“ 斑竹
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斑竹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用斑竹製成的手杖、
毛筆,深得人們喜愛。據生物學家考察,九嶷山區原有一個斑竹林帶,分佈於寧遠
、藍山、江華、道縣等四縣的毗鄰山區,現只剩460多畝。1981年,這一帶已建立斑
竹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