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轉移發生率很高,尤其Her-2陽性患者,大約有30%多的病人最終出現骨轉移,而骨轉移屬於遠處轉移,意味著疾病進入晚期,因此病人也特別注意這個問題。骨轉移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疼痛,但是疼痛不一定就是骨轉移麼,有哪些方法判斷骨轉移呢?

乳腺癌恢復期間複查項目有血尿糞常規、肝腎功、腫瘤標誌物等檢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有肺臟、肝臟的監測。對於腦、骨沒有明確的推薦,實際上很多人也都做腦CT、或磁共振以及骨核素掃描。
骨轉移最易發生的部位就是脊椎,其次有股骨、骨盆、肩胛骨、肋骨等。若是複查沒有針對骨轉移的檢查,出現了腰腿、腿疼,應該考慮做相關檢查。檢查目的不是為了查出疾病,能排除也緩解病人心理壓力。

骨轉移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就是全身骨核素掃描,腫瘤代謝快,顯影劑就多在腫瘤處濃聚,以此判斷陽性檢出率大約是80%多,比X線早發現3-6個月。骨核素掃描假陽性最多的原因是外傷,骨折部位骨的活動也很活躍。根據核素掃描提示進一步X線片、CT片、磁共振片,以磁共振最佳,轉移瘤小、或者轉移瘤在骨髓質時就可以檢出來。
腫瘤標誌物在複查過程中的作用要大一些,特別是與乳腺癌相關的CA153、CA125等,若它們持續走高、或明顯升高,也都是要小心的,除了骨轉移還有其它情況也都要查查。雖然說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就是轉移,但可能性還是比較大,小心為好,不是一些人說的“一錢不值”,尤其是多次查都高。
還有一個生化檢查往往被人忽視,肝功中有項鹼性磷酸酶,孩童時生長髮育、骨活躍明顯,若是乳腺癌病人該項目升高也要小心骨轉移,可能有骨質破壞存在。應該接著骨核素掃描、影像學檢查。
乳腺癌骨轉移也並不是說天塌地陷了,沒有合併臟器轉移的病人治療效果也不錯。藥物抗骨質破壞、手術、介入等方法根據具體情況而選擇。明天太陽依然從東方升起,科學抗癌,爭取生命!我是<strong>,感謝您的閱讀!
閱讀更多 劉永毅醫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