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 SAT 成績,我還能申請美國大學麼?TOP 100 有戲嗎?
這個嘛。。。其實也不是不可以,但情況還是比較複雜滴。。。
Test optional 和 Test flexible 都是一部分美國大學施行的標化考試靈活選擇政策,二者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大不同,其相同之處為:都不是強制要求提交 SAT/ACT 考試成績。
但是其不同之處就容我慢慢道來。
Test optional
簡單來說,Test optional 的意思就是申請者可以決定自己是否提交 SAT/ACT, SAT 2 等成績,或者可自己決定提交哪一類成績(SAT/ACT, SAT 2 考試中選擇即可)。
典型代表有芝加哥大學、羅徹斯特大學等,我們來看看羅徹斯特大學的政策描述。

以上是羅徹斯特大學的 Test optional 政策描述,意思大概就是:我們認為標準化考試無法準確地體現一位學生的能力,所以決定讓學生自行決定用什麼方式去證明自己。學生可以選擇提交標化考試成績,也可選擇不提交,即便沒有提交標化考試成績也不會影響申請。
可選擇 Test optional 的大學有:
芝加哥大學
羅徹斯特大學
維克森林大學
杜蘭大學
東北大學
邁阿密大學
華盛頓大學
喬治華盛頓大學
南衛理公會大學
伍斯特理工學院
雪城大學
貝勒大學
克拉克大學
福特漢姆大學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
美利堅大學
等等。。。

Test flexible
這個政策你們可以理解為靈活選擇考試類型,申請者可以選擇除了 SAT/ACT 以外的考試來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比如 AP、IB、A-Level 等考試。
但是切記,Test flexible 並不是說可以不提交成績,而是說除了 SAT/ACT 等標化考試外,你們還可以選擇其他考試選項。
羅徹斯特大學恰好是 Test optional 和 Test flexible 政策同時實行的學校,所以我還是以羅徹斯特大學為例,看看其 Test flexible 要求:
申請者可以靈活選擇不同的考試類型來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包括:
- SAT,寫作部分不做要求
- ACT,不包括寫作部分
- 兩門以上的以下考試
- SAT subject 考試
- AP 考試
- IB考試
- 3-4 門 A-Level 考試
波士頓大學對國際學生推出的政策也有這個意思,以下為官方截圖:
波士頓大學官方表示:對於在美國以外的中學上學並且參加過完整的 IB 文憑課程項目的學生,在申請時都不需要提交 SAT/ACT 考試成績。
可選擇 Test flexible 政策的大學有:
紐約大學
羅徹斯特大學
斯蒂文森理工學院
明德學院
科爾比學院
科羅拉多學院
漢密爾頓學院
等等。。。
芝加哥大學實施的是 Test optional,但是對於國際學生來說更偏向於 Test flexible. 芝加哥大學在官網申請要求中明確表示了國際學生如果選擇不提交 SAT 或 ACT 考試成績,那麼必須提交其他的考試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
截圖來自芝加哥大學官網,國際學生可以選擇 IB、A-Level 、SAT 2、AP 等考試成績替代 SAT 和 ACT 成績。
大家對 Test optional 和 Test flexible 政策的概念是否清晰了呢?我再囉嗦幾句:
- Test optional 政策只涉及到 SAT/ACT 等標準化考試,申請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在申請時給學校提交自己的標準化考試成績;
- Test flexible 政策則為申請者提供除了 SAT/ACT 成績以外的方式來證明自己,但是必須提交其中之一。
靈活選擇≠難度降低
無論是 Test optional 還是 Test flexible, 都不是難度降低,只是說除了 SAT/ACT,大家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如果在申請這些學校時選擇不提交 SAT/ACT 成績,或許你不用再糾結於標化,但是其他方面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斷豐富自己的申請材料。
有些學校(比如芝加哥大學)在描述自己的 Test optional 政策時都表示,只是因為覺得標準化考試或許不能準確地反應出申請者的能力,所以允許申請者用其他途徑更加多元地展示自己,但是。。。
總會有一個但是
但是,標化考試依然是我們考察學生學術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再說說這個 Test flexible 政策。。。IB、AP 考試的難度能低於 SAT/ACT 考試??(IB 學生在哭泣),考試即便選擇 Test flexible, 終將還是要瘋狂學習考試,貌似也沒什麼改變。
不過,這些政策確實可以靈活運用,制定一個合適的申請策略。
我見過SAT 2 數學、生物雙滿分,但是 SAT 1 分數就是上不去的孩子。這或許不是因為他的能力問題,而是 SAT 考試的節奏確實不是他的強項,所以用 SAT 總分無法達到他夢校 SAT 要求的前 25%. 這種情況下或許就可以靈活運用 Test flexible,用 AP、SAT 2 等考試來展示自己的學科優勢。
標化考試的地位降低?
這些大學相繼表示自己的 Test optional 政策,側面反映了一個風聲:標化考試成績在申請中的地位下滑。
這句話暫時沒有實錘,但是通過很多事件和現象,我們可以看到標準化考試所遭受的質疑。比如那些標化考試作假舞弊案件,這些事件也讓學校在參考 SATACT 成績時心理多了一道防線,標化考試的真實性也一定程度上遭到質疑。
除了考慮到考試的真實性以外,美國大學在錄取中非常看重學生的領導力、創造力,注重孩子的人格和思維方式。所以,招生官需要從多方面考察一個申請者的綜合能力。
除了綜合考慮外,對於國際申請人(尤其是中國學生)來說,除了標化考試以外的能力展示是越來越重要了。
College Board 發佈的《2019 SAT 全球成績報告》中顯示,在高分段亞裔考生表現非常優異:
總分在 1400-1600 分之間的考生中,亞裔考生佔 25%,1200-1390 分之間的考生中亞裔考生佔 32%,這兩項數據都遠超了其他族裔的考生。
這一點也說明了,在高分段人才濟濟的情況下,能夠保證他們脫穎而出的或許就是優秀的高中 GPA,精彩的課外活動經歷,出眾的文書,以及其他學科考試優秀成績,高含金量競賽獲獎等。
所以啊,各位準留學生們,SAT 出不出分僅僅是整個申請環節的一個小部分,在這個難熬的階段希望各位不要喪失鬥志,不要放過任何一個能展示自己的部分!加油啊!
閱讀更多 跟博文兒聊乾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