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統編本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是統編教材中第一次出現的以“觀察”為主題的習作單元。通過對《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兩篇精讀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學習觀察及表達方式;藉助“交流平臺”進行歸納梳理,提煉方法,在“初試身手”環節初步運用。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我愛故鄉的楊梅》,指導學生觀察的對象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小狗和楊梅。課本呈現的插圖從一處美麗的風景,早晨街道的一處場景,學校教室課間場景等不同的角度提示學生可觀察的對象,進而激發學生仔細觀察身邊事物或場景的願望,拓寬學生習作的選材思路。
【教學目標】
1.通過結合精讀課文、聯繫生活等方式,尋找自己觀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
2.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逐步完成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歸納梳理,提煉方法,將自己觀察到的事物或場景清楚地表達出來。
3.能夠主動關注生活,樂於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板塊一:誦讀經典,引出主題
1.課前誦讀《楓橋夜泊》《山行》《山居秋暝》三首詩歌。
2.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正如詩歌中描繪的江南水鄉秋夜,如火如荼的楓葉,秋雨初晴山村風光,只要你留心觀察,去追蹤發現,處處都有最美的風景,最好的素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繽紛的世界,來發現身邊的美吧!(板書習作主題: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
【設計意圖】誦讀經典可以積累優美語言。課前通過誦讀經典,導出“用心觀察就能發現身邊的美”這一主題,實現了經典誦讀與習作一體化融合。激發學
習興趣,促使學生更有效、更快樂地投入習作。
板塊二:單元統整,加強融合
1.回顧課文。
在這一單元裡,我們學習了 《搭船的鳥》和《金色的草地》兩篇課文,文中的主角是——“小鳥”和“草地”,這些日常看到的事物都是繽紛世界的主角。大家體會到了留心周圍事物、細緻觀察的好處。
2.交流分享。
同學們眼中的繽紛世界又是什麼呢?最近你在生活中觀察到了什麼?說給大家聽一聽吧!
3. 學生交流。
螞蟻搬家,雨後看到的小蝸牛,第一次吃的熱帶水果,寵物小狗的表情,含羞草的葉子……
4.小結:同學們感興趣的事物是不同的,留心觀察的事物也不同,觀察不僅僅指看一看,為了對事物有更深入的瞭解,還可以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等,這就是留心觀察的獨特視角。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所學課文,指導學生交流所觀察到的事物,在閱讀中學觀察,喚起學生的快樂體驗,激起學生用文字記錄“自己眼中的繽紛世界”的慾望。
板塊三:例文教讀,習得方法
1.請你自己讀讀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的楊梅》,看看小作者眼中的繽紛世界都有什麼,把這些事物圈畫出來。
2.學生交流:第一篇例文寫的是小狗,第二篇例文寫的是楊梅。
3.例文中的小狗、楊梅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作者是怎樣寫的呢?請你再讀讀例文,將作者看到的、想到的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來。
4.學生自由讀習作例文,師生合作梳理導圖。
(1)《我家的小狗》。

小結:小狗“王子”的叫聲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把它放到場景中去寫,就把小狗的特點寫清楚了。我們也可以抓住印象最深的特點寫事物。
(2)《我愛故鄉的楊梅》。

小結:從楊梅的外形、顏色、味道等不同方面多角度來描寫,有順序地進行表達,寫出變化。
5.怎樣才能寫好自己觀察到的事物或場景呢?事物:抓住特徵,理清寫作的順序,注意語言簡潔、通俗且準確。
場景:寫清楚所要描述場景的時間、地點、氛圍、特點,將場景中人物的神態、言行寫活。
【設計意圖】教師幫助學生理清例文寫作順序,指導學生在充分閱讀習作例文的基礎上梳理思維導圖,提煉方法。學生在讀、圈、理、議中,學習組織材料、細緻地觀察,為小組合作、討論研讀習作例文奠定堅實的基礎。
板塊四:細緻觀察,梳理導圖
1. 出示書上的三幅插圖,你發現了什麼?用一句話簡單說說。(學生交流,老師指導)
圖一:秋天的發現——秋天的景色、溫暖的鳥巢、勤勞的鳥兒……
圖二:身邊的發現——道路旁的書報亭、報亭周圍的環境、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
圖三:教室裡的新發現——擦黑板的男孩、一個女孩正在向老師請教問題、三個同學在辯論……
2.如果讓你來寫圖中的內容,你會怎樣寫?和小組同學一起交流,梳理補充寫話導圖吧。
3.學生交流,全班提出修改意見,教師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教材提供的三幅圖,激發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或場景的願望,拓寬學生習作的選材思路。藉助思維導圖梳理寫話內容,更利於學生的語言表達。】
第二課時
板塊一:構思起草,完成初稿
1. 藉助表格,編寫提綱。
結合上節課所學例文及繪製的思維導圖,構思自己觀察到的事物或場景,編寫自己的提綱。
例:
2.合作交流 。
小組內交流自己所寫的提綱,並選取最好的進行全班交流。
3.師生評價。
師生評價時,引導學生髮現別人的優點,改進自己的不足。
(1)開頭要緊扣主題,吸引讀者注意力。
(2)觀察發現的過程要寫具體,恰當運用修辭,使句子生動有趣,將事物或發現寫清楚。
(3)表格內容要靈活選擇,不必面面俱到。
4.修改完善。
學生個人修改完善習作提綱,完成初稿。
板塊二:小組品讀,評改習作
1.出示一篇習作,師生共同評議分析,找出問題,指導學生修改。
2.小組評議,共同修改。
學生小組內評議每個同學的習作,找出問題,並進行修改,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師生共同評改習作,旨在引導學生髮現並解決文中易出現的問題,掌握仔細觀察,清楚有序表達的方法,並能夠進行評議和共同修改,從而寫出高質量的文章。
板塊三:舉一反三,教你一招
1.回顧本節課,我們是如何進行觀察,如何構思、起草的?指生交流。
(1)用看、聽、聞、摸、嘗等多種方式去觀察。
(2)從不同角度去觀察。
(3)繪製思維導圖或寫作提綱,有序表達。
2.出示習作錦囊。
板塊四:品賞佳作,鼓勵進步
1.進行示例評賞,引導學生學會評價。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優秀習作、片段組織學生評析賞讀,隨後組織學生分組交流自評,說一說習作收穫,分享習作成功的樂趣。
2.自主修改,完善習作。
3.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引領學生構思起草、領悟寫法、修改評賞,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實現了學生習作的個性化。
(山東省青島市銅川路小學)
閱讀更多 語文報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