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在輝瑞,月入三萬的地區經理

那個在輝瑞,月入三萬的地區經理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說一個“拆二代”在北京有30套房,他房租只收現金,而且上門徵收,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收租,晚上擼串,第二天再去收租。當別人問他,為什麼不用微信轉賬?他回答說:他們家人說了,一個人就要忙起來,如果閒下來,這個人就廢了。

雖然這是個笑話,但是很多人都說,可能他才是同齡人裡面幸福感最強的人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文章《在外企,30歲該拿多少年薪?

後來幾天,陸續有夥伴給我發微信,其中有一名輝瑞的地區經理,他說自己很早就進入了外企,職業生涯也算順利,做地區經理也有幾年時間了,現在每年到手的年收入也早超過了30萬,算上獎金和補貼,加上自己還有些其他收入,平均每個月到手3萬也是有的。身邊的很多親戚朋友都很羨慕他:外企,地區經理,出入五星級酒店,航空公司終身白金卡。

在他們眼裡,算是高薪成功人士了。

但是,他自己卻始終覺得自己沒有大家眼裡看起來那麼幸福,那麼無憂無慮。反而,經常都會非常焦慮,既談不上財務自由,也談不上財務安全感,有時候壓力大的時候,還會失眠,但是也沒人可以訴說,因為說給周邊的人聽,他們也會覺得自己是瞎矯情,秀優越。

其實,他所提到的焦慮的來源,並不是因為目標與現狀的嚴重差距,導致的對目前現狀的不滿,他認為在一個省會城市,拿著到手3萬的工資,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而是說他不知道自己的以後,會走向哪條路,不知道這樣的“順境”,能持續多長時間

那個在輝瑞,月入三萬的地區經理

對於一個地區經理而言,基本上已經觸及到了職業的第一層天花板,再往上的升職,拼的就不是單純的銷售結果和個人能力,所以突破這層天花板很可能遙遙無期

而他目前所有的收入結構,全部來源於自己的工作,甚至有很多是重複性工作

聯想到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一線銷售經驗的增加,他面臨的競爭將有增無減,而且會愈演愈烈,隨著醫療行業的風暴繼續,甚至很有可能隨時就有丟掉飯碗的風險,如果被動離開輝瑞,地區經理的求職將比代表更難,因為如果有100個銷售代表崗位,可能意味著只有15個地區經理空缺。在人力市場不景氣的時候,還會遇到降薪跳槽

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延長,他這個職位於公司而言,可替代性會增強,他在未來的收入,不是持續上升,反而很有可能下降

當然,這個問題,在醫療行業裡面,並不是個例

雖然,像很多靠房租過活的人比起一個醫藥或者器械的地區經理來說,全年獲得的收入少了很多,而且未來可預見的漲幅也變化不大。但是二者之間,影響整體幸福感最本質的區別是被動收入和主動收入的區別。

被動收入是說,如果你停止勞動,也能獲取相應的收益,比如說房租收入和理財收入。

主動收入,指的是你需要靠花費時間和精力,才能獲得的收入,比如工作。

每個人的收入結構都不相同,其中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都有所交叉,而不得不承認的是,生活的幸福感與否,取決於被動收入和主動收入哪一個佔的比例更高

所以,合理規劃資產配置,拿出一部分精力和收入做好收入結構的調整,而不是一味的地賺錢和工作

當你忙的只剩下工作的時候,對你和公司而言,有時候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當你過於忙碌,伴隨而來的是生活的焦慮,這時候還要保證工作不受影響,也是一件很有挑戰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