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
最近随着波音737M客机在全球市场上滑铁卢般的形象转变,这一曾经最受欢迎的客机一夜间变得惊闻骇变。作为波音客机部门最先进的客机——波音787客机在交付之初也遇到过安全问题而导致大面积停飞。特别是日本多次却表明波音787客机时日本研发制造的,这又是为何呢?


波音787客机是美国在新世纪以来全球化合作的产物,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来制造飞机关键零部件,而且整机的复合材料占比超过50%。不光在机体材料上特立独行在研发上也是标新立异的,整机其不同于波音此前研发客机的合作模式,整机统一由波音设计,最后将整个设计分不同区域分包给不同代工厂商,然后这些代工厂再根据波音设计的图纸方案批量生产波音787客机所需要的零部件。波音在78客机项目之初就将客机全部的研发和制造全部分包出去,也就是负责代工生产波音787客机零部件的代工厂不光要负责所分到的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工作,还要根据波音对该机的需求,自行研发零部件的性能、尺寸设计等,也包括该零部件所有的试验工作,所以对于拿到零部件供应合同的代工厂来说,不光是淘汰了此前一大批技术等级不高的供应商,同时也是对拿到供应订单的供应商的一次升级和挑战。
但是介于飞机研发和制造属于系统性的大工程,所以该机的供应商数量还是有超过50个,虽然相比过去几百个、上千个供应商而言,供应商的数量更少了,等于是在零部件供应和后勤管理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于供应商来说,由于供应商数量的急剧减少,所以单个供应商得到的整机份额更多,虽然这是好事,但是在研发成本支出和后期的批量交付,自己分段以后的零部件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日本此前一直作为波音客机重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从上世纪70年代初三菱重工就开始为波音747客机提供零部件,以后包括为波音767/777等客机提供零部件,并且随着参与这种转包和国际合作开发生产客机零部件的过程中,日本各大企业也通过不断学习和吸收改进,逐渐具备了世界水平的客机零部件研发生产经验和技术。而且参与的份额也在不断提高。从波音747客机的15%零部件供应到767客机的21%再到波音787的35%研发和制造份额。日本在波音787客机整个项目中的份额占比已经和波音是一样的。
特别是该机主要的机身、机翼等核心零部件都是由日本研发并制造的,比如该机的碳纤维机翼由日本三菱重工研发制造的,而整机的碳纤维材料全部来自日本东丽这一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碳纤维供应商。其次该机的电传飞控系统零部件由日本村田、索尼、夏普等企业提供、洗手间是日本东陶提供的、影音系统由松下和索尼提供、轮胎是日本普利司通的、化妆室、驾驶室、舱门都是由日本JAMCO提供、负责机翼和机身合并的中央翼盒是由富士重工提供、前机身和襟翼由川崎重工提供、而这些日本供应商在整个波音787客机的项目合作中,不光要负责各自的生产工作,也要负责零部件的研发、试验等工作,而这些工作对于日本自家研发客机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就连该机使用的GE发动机里面的涡轮叶片也有日本IHI重工的身影,而全日空航空公司则是该机的启动用户和支持者。
魑魅涅槃
波音空难太令人担忧了!
换个方式想
假如这个品牌就是地上跑的
估计也不会让人原谅
遇难100几十人
按每车俩人计算
也得百余辆车报废人员丧生吧?
所有在生产企业干过的
都看到过企业打出的横幅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血淋淋的生命啊!
都说做企业难
难的不在产品上天入地
而是飞起来的要平稳着地!
这些保障首先是技术人员的科学态度
再有就是软硬件的保证
不能软的太软硬的不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