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是國內小微企業平均生命週期。
這意味著貸款風險高。但銀行依然是小微企業當前以及未來獲取融資的主要渠道。
銀保監會於近日印發《關於2019年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要求優化信貸服務技術和方式,支持銀行在加強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與互聯網、大數據的融合,探索全流程線上貸款模式。為積極響應國家加強普惠金融要求,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4月4日上午,國家稅務總局河南省稅務局聯合省銀保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20家銀行,共同舉辦以“銀稅互動·助企前行”為主題的“銀稅智通車”平臺發佈會及推廣活動。

圖/“銀稅互動·助企前行”活動現場
01 創新模式
共搭平臺、共創產品,極簡用戶體驗
發佈會現場,納稅人通過“銀稅智通車”平臺申請貸款,為大家展示了平臺“1333”光速服務模式。即企業只需1個授權,銀行即可在3秒內實現客戶評價,30秒內完成授信審批,30分鐘內完成貸款支用。平臺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務模式得到了納稅人的一致好評。

圖/中信銀行鄭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方萍發言
中信銀行鄭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方萍發言提到,“銀稅智通車”平臺的搭建,是河南銀稅合作工作的重要突破,也是中信銀行加強普惠金融支持的又一重大舉措。今年,中信銀行鄭州分行與河南省稅務局、微眾稅銀簽訂了三方合作協議,微眾稅銀作為稅銀合作產品提供解決方案的大數據徵信與風控企業,三方開發了兩款基於企業涉稅經營信息的全線上信用貸款產品“銀稅貸”和“稅金貸”。稅銀合作產品將金融服務與納稅服務有機結合,變“分散的信用信息資源”為“無形可量化信用資產”,有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銀行尋找優質貸款難,從而實現企業、銀行、稅務等多方共贏,具有重信用、無抵押、低利率、高效率等特點。
02 擔負使命
持續探索小微企業融資可行路徑
自2015年起,國家稅務總局、銀監會出臺了《關於開展“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活動的通知》,從2015年至今,在國家大力推動中小微企業貸款的政策春風下,稅銀合作產品逐漸成為各家商業銀行熱推的小微金融產品。
據瞭解,自2015年起,河南省稅務局就開始攜手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推動“銀稅互動”項目改革創新,將納稅信用與企業融資發展緊密綁定,使納稅信用成為小微企業的信用資產,有效緩解小微企業因缺乏抵押物而難以獲得信貸支持的難題。
圖/發佈會現場展示平臺“1333”光速服務模式
“銀稅智通車”平臺是由省稅務局主導打造的“銀稅互動”新模式,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大數據+金融+稅務”形式,稅務、銀行、企業三方“不見面”,即可全程實現在線實時徵信,在線申請信用貸款,在線進行評估授信併發放信用貸款。平臺具有“三優、三‘+’、三利”顯著特徵。“銀稅智通車”平臺不僅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同時也在全社會樹立了守信激勵的價值導向,在整個社會信用系統建設中發揮了標杆作用,有力促進了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
擔負小微金融服務使命,為稅局與銀行提供專業、安全、高效的背後解決方案,微眾稅銀依託大數據徵信與風控,服務金融機構升級風控系統,為千萬企業用戶提供專業便捷的徵信服務。截至目前,微眾稅銀已服務中小微企業超過200萬家,合作金融機構超過120家,合作銀行累計放款超過2000億元。
儘管小微金融服務還任重道遠,但在大數據徵信助力小微企業金融業務的效果顯現之後,我們看到了通過政策的鼓勵以及越來越多本土金融機構及徵信機構的主動探索,也逐漸形成了一條自主化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解決方案。
閱讀更多 商業大論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