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同學私信Andy老師,能不能分享一下客戶跟進的技巧,正好前幾年Andy老師也做了幾年的業務和業務管理,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從今天開始就陸續跟大家分享。
★
有的同學說,我們詢盤也不算少,可是客戶跟著跟著就沒了,還有很多客戶說要打錢,再跟進就不搭理我了,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我是每天都去騷擾一下,還是隔幾天再發郵件給客戶呢?
跟蹤太著急了,客戶煩透了:Please donot disturb me again!
想起來跟蹤了,客戶已經採購完畢了。
如何合理跟蹤客戶?成為了我們客戶談判的絆腳石。
那麼客戶到底需要怎麼樣的跟進週期?有沒有比較科學的方法?
所有事情都應該有一定的原理,這是作為一個理工男,對每個事件都會有個刨根問底的習慣。

客戶發完詢盤,我們跟客戶建立聯繫,從聯繫到熟悉再到認可,最終成交,這其實是一個雙方互相熟悉的過程。
可是客戶為了追求效率和找到優質的供應商,往往會一次性詢價好多家供應商,為了讓客戶能夠對我們有個深刻的印象,能一直記住我們,在眾多的競爭對手面前脫穎而出,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了。
我們暫時拋開客戶,先來學習一個著名的遺忘曲線。
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他用無意義音節(由若干音節字母組成、能夠讀出、但無內容意義即不是詞的音節)作記憶材料,用節省法計算保持和遺忘的數量。 並根據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設初次記憶後經過了x小時,那麼記憶率y近似地滿足y=1-0.56x^0.06
如果你還記得Andy老師前段時間分享的P4P競價的曲線,就不難理解,這是一個擬合出來的可信度極高的函數。
漸忘曲線是根據遺忘曲線中所指明的人的記憶規律來設計的,我們可以根據這一規律來科學地設計我們對客戶的跟蹤週期,用在人正處於被遺忘時的前期,通過郵件或者電話等方式給對方一個加深記憶的活動。
我們從上述的曲線中可以看出,人的遺忘週期規律如下:
1. 第一個記憶週期:5分鐘
2. 第二個記憶週期:30分鐘
3. 第三個記憶週期:12小時
4. 第四個記憶週期:1天
5. 第五個記憶週期:2天
6. 第六個記憶週期:4天
7. 第七個記憶週期:7天
8. 第八個記憶週期:15天
所以,我們很快就可以根據上述週期來制定我們的客戶跟蹤方案,一個新的客戶從詢盤到跟進,我們可以先分下面8個階段來進行科學地跟進,每一次的跟進都在最容易遺忘的時間點。
1. 第一個記憶週期:5分鐘(第一印象)
2. 第二個記憶週期:30分鐘(加深印象)
3. 第三個記憶週期:12小時(快速回復)
4. 第四個記憶週期:1天(及時回覆)
5. 第五個記憶週期:2天(給客戶確認郵件)
6. 第六個記憶週期:4天(跟蹤客戶)
7. 第七個記憶週期:7天(二次跟蹤)
8. 第八個記憶週期:15天(三次跟蹤)
前四個週期是回覆客戶的最佳時間點,
5分鐘內會讓客戶有個很好的第一印象,
30分鐘內回覆會讓客戶有很深的印象,
12小時回覆,會趕在客戶的第三個記憶週期,
24小時回覆,是我們對新客戶(新詢盤)最低的要求,這也許也是阿里巴巴國際站及時回覆率的來源吧。
那麼接下來客戶的跟進,就很清楚了。
第二天一定給客戶電話或者再來一封郵件,告訴客戶,我已經給你發送了報價,請你查看。
第四天,趁著第六個記憶週期,進行客戶跟蹤。
第七天,趁著第七個記憶週期,進行客戶跟蹤。
第十五天,趁著第八個記憶週期,進行客戶跟蹤
另外,作為一個優秀的業務員,應該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在記憶週期逐步變為直線時間點,再進行一次必要的跟蹤,那就是第三十天,這樣我們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客戶跟蹤週期,有效地把跟蹤客戶,利用科學的理論進行實踐。
這才是科學上最有效地客戶跟蹤,你Get到了嗎?
你還希望學習哪方面的內容,歡迎給Andy老師私信。
閱讀更多 佛系外貿運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