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化的思想造就了固執的性格
我們這一輩人,是被固有的經驗和知識僵化了的人,在人生的前行中,每一種糾紛和吵鬧,都會不自覺地搬出“講道理”這個詞兒,從那裡講?大者引古論今,引徵博文之類,還算客氣幾分,讓人自愧,小者的道理裡面,就多是自己所見和人生經歷。
從小的課本里,大都擺事實,講道理之言書中言之甚少,可在師長的嘴裡常常唸叨著那些聽得糊里糊塗的道理。
記得小時候,父親為了讓我記住算盤口訣,整夜站在我背後,抓住我的手去撥弄著算珠,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撥弄,嘴裡念著口訣,來個強行記憶。
那時,計算器也是大眾運用之物,算盤已經退出了舞臺,可就因爺爺一輩子都和算盤打交道,父親看在眼裡,認為會打算盤的人才有出息,才像個讀書人。
他的道理就在算盤裡,也停在了一個固化的思維了,時代步伐的了加快,科技的飛速發展,日常用具的更換更為平凡,在人還未真正瞭解一些東西的時候,它卻悄然地退出了生活,成為古董般地存在。
東西如此,何況人之思想乎!經歷越坎坷越痛的人,越難轉變自己的思想,去適應這個時代的潮流,在新事物面前感到恐懼之外,對於新的思想在拼命地抵制,甚至認為是歪理胡說,對於知識的重視更是抵抗,害怕那些自己掌握的知識,變得陳舊不堪,又或許變成了大眾的一種常識。
二、“乾貨”只是一個小小的知識點
其實有很多東西已經變成了常識,談起來無味,聽起來乏味,卻總是被當作經驗去講,去談,去說服別人,殊不知在浩蕩的網絡裡面被解構得分崩離析,被挖掘得入地三百尺,卻還在自吹自嗨,不知何為然?
以前,我們的信息渠道慢,想知道的東西得自己去找,可是如今在網絡之下,電視裡,都能見到實用的知識,能瞭解當下時事的變幻和政策法規的推行,可惜由於每個人信息接受的不同,總會產生種種誤解,又或許沒有弄明白,便不去相信。
當然,這其中還是商業化的影響,讓現在上網的人,一開始就和廣告對抗,五彩繽紛的廣告彈窗,叉到人都手軟了,那些致命的誘惑,讓人折騰了一段時間,才感到深深地失落,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特別是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老人也用上了智能機,也會進入網絡,對於那些廣告的抵抗力薄弱,最後,只能感到非常失望,認為網絡上的一切,都是假的。
想沒有廣告,付費唄!想了解更多的東西,付費唄!知識付費成了一種趨勢,反而得到的東西越來越亂,越來越零碎,無法搭建人的知識體系,更主要的是,專家學者太多,實踐者太少,那些東西聽著動人,實踐下來,卻是一團臭漿糊,不得其髓,更難得其神,所謂的乾貨,只是被抽離了的一個小小的知識點,利於傳播的工具。
三、“黑科技”只是一種盜版的延伸
火熱的app,讓人整日待在運用商店裡去尋找能解決問題的黑科技,很多不被所知的軟件,在軟文的渲染下說得高端大氣上檔次,牛得不行,好奇、期望被撩撥得越來越高,各種能快速、精準、細膩地解決日常生活、工作中問題的軟件,成了大家相互追捧的東西,可惜很多人都是期待地下載,然後失望地刪除,浪費流量浪費時間浪費心情地離開。
翻翻那些app的用戶評論,我再也讀不處用戶體會了,羅列太多評論,叫好之聲一片,結果下來都是幾根草,誘惑的會員特權之類,彈得不可休思,有些除了能夠瀏覽之外,幾乎用不了,吐槽的得接受著“知識付費”的教育,又或許可以看著各種廣告,賺點積分用一次,有時還“毒”你沒商量。
其實只要細心就會發現,那些下載量巨大的軟件,免費的功能能滿足日常所需,也值得信任,只是我們有時太過好奇,從而被套路了,思定思痛,還是遠離所謂的黑科技好些,不再入坑了,沒有大量用戶支撐的黑科技,只是一種盜版的延伸。
四、網絡現實,一樣的是夢境
自從紅包滿屏,讓人更瞭解網絡沒有白來之食,兼職的外快,為懶人而設的只是動手賺錢模式成功開啟,任務、閱讀、讓人離不開手機,辛苦耕耘,樂在其中,看著那長大的金幣,提現卻是道道大坎,也不敢保證能否提出,相信吧!試試!結果就那麼一點錢,花了太多時間,目標未達到,達到了無數的商品瀏覽面,心動了,手指不聽使喚的太多了,結果自己搭上盲目消費的車,更有甚的,註冊的手機話,接到了許多莫名其妙的電話,茶妹、貸款隨之而來,各種活動隨之而來,我們的電話,就這樣變成了陌生人的樂園,讓人誠惶誠恐。
千奇百怪的網絡世界,迷一般地讓人留戀,光怪流離的現實,在網絡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瞭解這個世界的窗口,得網上了癮才行,而現實的冷漠,把人逼進了孤獨的深淵裡面,變得“冷眼看世界。”
這個手機隨時會炸的年代,資訊的更新如潮似海,衝擊著人們不安、焦慮、浮躁的心,是我們無法接受人的善變,還是這個世界發展得太快?
靜!靜在深山,也除不去心靈的欲,生存把人擠進了一條狹窄的路,一條來不急思考是與非、曲與直的路。
黃昏下的少年,暢遊在手機的世界裡面許久,也沒有和我說過一句話,初三的他將在一個月之後,離開家,去追逐他的詩和遠方,“讀書無用論”慢慢在一些人心中生根發芽,我的道理他聽不進去,幸好我也沒有像以前一樣喋喋不休,在網絡上盪漾久了,他知道的應該也不少,在他這樣的年齡,說什麼都不可能聽進去。
在他的世界裡,網絡是一個可以張揚自己的地方,是一場從新手到高手的遊戲體驗過程,也是一場現實給不了他的夢境。
而我,經歷了落魄滄桑,慢慢體驗著人情的疏遠,比他多了一個夢境。
在我的眼裡,網絡和現實,都是一場夢境,都需要成長提升,而非原地不動,一個人正值青春年少,放棄了學習的機會,以後的人生可能會平坦些,感知這個世界會麻木一些,簡單一些吧!
結語:隨心而寫,沒想到能寫這麼多字了,就當作一篇散文發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