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經典少兒動畫IP駛入新一代少年兒童的熒屏世界;另一邊“新生代”國產少兒動畫IP也在不斷湧現、成長。
作者:鍾園園
無論是《貓和老鼠》中的傑米,92歲的迪士尼“元老”米老鼠,還是《舒克和貝塔》裡的舒克、貝塔,在少年兒童天真爛漫的視角中,小老鼠這一動畫形象通常大受歡迎。
1989年,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13集動畫片《舒克和貝塔》裡,兩隻小老鼠幫助他人、戰勝海盜,最後保衛了人類和平。31年後,正逢庚子鼠年,新版《舒克貝塔》在數家少兒頻道播出,刷新了“童年記憶”。


而像《舒克和貝塔》這樣被注入新鮮活力的經典國產少兒動畫IP還有很多。在經典少兒動畫IP駛入新一代少年兒童的熒屏世界的同時,“新生代”國產少兒動畫IP也在不斷湧現與成長。
老IP“新生”,童心再翻湧
在孩童時期,動畫作品幾乎伴隨過每一個人進入夢鄉。而在技術進步和內容迭代的雙重“護航”下,經典動畫IP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延續生命,為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帶來歡聲笑語。
喜羊羊、熊大、熊二、豬豬俠等經典動畫IP形象生命力旺盛,陪伴了許多少年兒童的成長。在保證向善、向美內核不變的大前提下,孕育它們的動畫作品也在不斷翻新內容,滿足新時代少兒觀眾的需求。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至今已推出36部作品,今年除《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羊村守護者二》在播外,第26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2020•春季)上還有《喜羊羊與灰太狼嘻哈闖世界4之跨時空救兵》《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羊羊趣冒險》等最新系列作品的身影。在這些經典動畫IP的新故事裡,都能見到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元素,如《熊出沒之探險日記2》通過光頭強利用網絡直播來為自己的導遊項目做宣傳的事件,教育少兒觀眾重視對隱私進行保護。
“翻新”的不止於故事,還有技術。在新技術的賦能下,許多經典動畫IP的形象更加貼近現下少兒觀眾的觀影習慣。經過13年的變遷,來自三眼星球的外星男孩天眼仍然“生活”在二維世界,但每一幀動畫中的色彩更加鮮豔豐富,人物形象和環境背景也更加精緻,彌補了舊版動畫中風格滯後的不足。在新版《舒克貝塔》中,開飛機的舒克額前多了一綹碎髮,開坦克的貝塔沒有了標誌性腮紅,熟悉又陌生的兩隻小老鼠也蹦進了3D世界。
技術的迭代不僅讓動畫IP炫酷起來,也讓故事的傳播有了新可能。近年來,國產少兒動畫市場百花齊放,已有一定國民度的經典動畫IP也開始重視傳播方式,探尋出圈之道。2018年,延續系列作品知識性和探索性的《海爾兄弟宇宙大冒險》播出。製作團隊與快手APP合作,節取了適合在新媒體平臺傳播的片尾曲《雷歐之歌》為背景音,發起“雷歐舞挑戰”,平臺用戶上傳了UGC視頻近百萬個。在新媒體時代的創新互動模式下,藉助線上社交平臺的傳播度和影響力,“海爾兄弟”這一IP又受到了大朋友、小朋友的關注。
如今,經典動畫IP正在多元嘗試中展現諸多可能,《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既推出了新版,還開發了衍生的“棉花糖”系列少兒動畫;《熊熊樂園》是《熊出沒》系列針對學齡前兒童的作品。為了增加動畫IP與孩子們的粘度,同時以優質內容豐富少兒家庭娛樂生活,經典少兒動畫IP深化內容佈局,或挖掘支線故事,或開發垂類題材,衍生出新的動畫IP。
新IP蓬勃生長,“中國範兒”十足
在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扶持下,我國少兒動畫的創作不斷提質加速,優質少兒動畫如雨後春筍般萌芽,由此,不少“新生代”少兒動畫IP闖入大眾視野。
5000年曆史孕育厚重而精彩的文化,鏡頭語言對國粹的描繪勾勒,不再侷限在影視劇作品中。在國內率先將京劇元素和動畫元素結合,使傳統戲劇和少兒觀眾進行有趣“對話”的《京劇貓》已推出了四部動畫片,“唱”“念”“做”“打”被融入京劇貓們的功夫招式內。
從中國動畫初起步時期,動畫創作者就善於從中華民間故事、優秀傳統文化挖掘素材和價值內涵,《鐵扇公主》《神筆》《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中國動畫力作,就取材自中國文化瑰寶,並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近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牽頭組織開展“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網絡動畫片)”,扶持了《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百鳥朝鳳》《中國神話故事》等經典民間故事電視動畫的選題、重點作品,鼓勵創作者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經典民間故事賦予時代內涵,為孩子們生產美好的動畫作品。如今,少兒動畫創作者們仍在豐富的文化資源中挖寶,淘取新的少兒動畫IP,陪伴少兒觀眾歡樂童年的同時,帶來精神情操上的陶冶,而中國的動畫IP也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中愈加豐富著。
《狐妖小紅娘》的靈感來源於中國古典神話《山海經》,系列IP動畫片第三部《狐妖小紅娘:尾生篇》作品還圍繞民間故事中“尾生抱柱”的典故開展。《絲路傳奇大海圖》《絲路傳奇特使張騫》以歷史事件為引,為孩子們展開了一幅古老的畫卷,上面涵蓋了古代中國對外交流涉及的歷史、地理、人文風情……
在繼承傳統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的同時,一批通過天馬行空想象被獨立打造的“新生代”少兒動畫IP也紛紛湧現,不僅對少年兒童的價值觀起著正向引導作用,也將中國故事生動地講給世界小朋友。
在諸多少兒動畫IP“新秀”裡,一定要提及具有中國特色的熊貓形象。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搭建起國與國之間文化橋樑的“熊貓+”系列。“熊貓+”中,有《熊貓和盧塔》(中葡)、《熊貓和小鼴鼠》(中捷)、《熊貓和開心球》(中俄)、《熊貓和奇異鳥》(中國&新西蘭)。“熊貓+”系列動畫IP融入大量中國元素來展示中華文化魅力,以中國的大熊貓和合拍國家喻戶曉的動畫IP形象為媒,向兩國小朋友講述了友愛、互助和成長的故事。
而全新打造的熊小米、小熊布迷、無敵小鹿這一類少兒動畫IP,則憑藉原創的卡通形象、具有強時代感的故事內容、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通過屏幕和孩子們進行交流。其中,在斯坦利杯決賽期間播出的《超級布迷之冰球英雄》,不僅藉助少兒喜歡的動畫方式科普冰球技巧,還傳遞了越是遇到磨練越是要堅韌的理念。
“新生代”原創國產少兒動畫IP不僅有著深刻的時代印記,還在屏幕之外“陪伴”少年兒童,向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舞臺劇、漫畫、遊戲、主題樂園、周邊產品進行延伸開發的同時,反哺動畫作品,強化了IP形象及其生命力。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新、舊動畫IP的身影常出現在針對少兒播出公益宣傳片、科普教育片和策劃抗疫特別欄目中,如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播放以天眼為主角的公益宣傳片《天眼的歌聲》,動畫片《熊貓博士看世界》特別篇《熊貓博士看世界:新型冠狀病毒》面向未成年人普及防疫知識,在少兒群體間傳播抗疫知識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個少兒動畫IP的打造,離不開“溫故”和“納新”。“納新”,是製作上利用新技術,傳播方式上貼合新媒體時代特點,“溫故”也是必修課,內容方面,創作者可以嘗試充分結合傳統文化與當代價值,技術方面,對水墨、木偶、剪紙動畫的迴歸,也能填補動畫市場的類型不足。
眼下,國產少兒動畫“大觀園”日益豐富,對於IP的深掘還大有可為。從中國來,到全球去,中國動畫IP的故事會越來越精彩。
編輯 | 葉晨瑋 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