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因工作需要寫此文,內容涉及互聯網產品工作者的部分知識,故發此文。體驗產品為臺灣某房產交易APP(尾部有截圖)。
一、 策略建議(從市場、運營、規劃等角度出發)
消費者行為模型:關注——興趣——搜索——行動——口碑傳播
1、“中古屋”流量承接與用戶一、二級轉化,涉及內容如下:
l 默認排序
l 視頻看房
l 篩選條件
l 流量承接提升轉化

1.1 目的:
有效承載和利用一級頁面流量的流入,提升用戶轉化率,進而達成房屋成交率,實現營收
1.2 現狀:
默認排序未根據用戶行為進行展示(體驗產品時刻意大量瀏覽50平米內的房源,但無論刷新還是重新加載都未能根據我的訴求推介更多相關產品);
看房模式單一;
1.3 解決方案:
根據用戶瀏覽行為、篩選條件選擇、諮詢記錄、撥打電話、收藏、分享等維度來進行列表內容針對性展示,也就是與用戶行為相關,更能獲取到用戶的意向,進而提升用戶一級轉化,點擊進入房屋詳細頁面;
豐富看房模式,比如視頻看房,3D、VR看房等新興看房模式,提升二級轉化,進而引導用戶去諮詢中介;
優化房屋搜索條件:根據用戶使用需要和場景,可增加“小區、交通、周邊設施(商城、學校、醫院……)”等看房條件。
1.4 關注指標及效果驗證:主要圍繞點擊事件、曝光事件、頁面停留事件維度
1.4.1 正向指標:
首頁——流量來源記錄,設置“中古屋”點擊埋點
列表頁——停留時長、整體轉化率、頁面留存、用戶頁面活躍……
詳情頁——用戶(新功能)新鮮度、用戶活躍度、停留時長、視頻點擊量、視頻停留時長、視頻使用頻率、3D視圖點擊量、3D視圖停留時長、3D視圖使用頻率、撥打電話量、在線諮詢量、收藏率、分享率、頁面熱度……
1.4.2 逆向指標
列表頁——停留時長、篩選條件切換頻率(比如默認給用戶推薦30~40平米房源,那用戶會減少對應篩選條件的使用)、頁面蹦失率……
詳情頁——流失率
1.4.3 附加指標——舉報次數、內容分析……
重點:不斷更新、強化數據模型,用戶使用引導、行為追蹤與反饋收集,作為改進依據
2、廣告及推介的合理運用

3、註冊節點提升獲得聯繫方式便於後續運營及用戶觸達
二、 設計建議(不侷限於視覺、功能、交互設計)
設計的優化和迭代主要來源於用戶(數據分析、用戶反饋、可用性…)、公司運營策略(主推欄目、流量獲取…)、行業標杆及設計規則和方法,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不會做過多、過詳細描述,獻醜。
不定期體驗各種行業互聯網產品,剛興趣的小夥伴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