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多少事
說一個大人物蔣介石吧!
年輕的時候有一段時間,葭明通是懷疑派,總是懷疑有些人會去抹黑某些人,所以對於某些大人物說粗話的記述,基本上是採取不信的態度。
後來,年歲日長,也見過溫婉文雅的公眾人物的私下表現了。
筆者自己也總是在要求自己講文明懂禮貌不要說粗話。
可是怎麼忍得住呢!?
面對某些事,某些人的時候,真的是忍不住要說粗話的。
所以,現在已是老年人的筆者已經相信蔣介石的口頭禪真的是“娘希匹”了。
在浙江奉化的方言俚語裡,“娘希匹”大概相當於官話的“馬勒戈壁”。
不過呢,凡是有過幾十年前的鄉村生活經驗的人都會明白,不只是單說浙江奉化。
比如我老家蘇北地區吧!
在以前,老人如果喜歡某個男孩子,也會親暱的摸摸小孩子的腦袋,罵一句“馬勒戈壁,這小子長的真虎實。”
恩,在過去,“粗野之人”就是如此表達感情!
據說,在以前的寧波鄉下,那些老頭子們也愛摸摸他喜歡的男孩子腦袋,罵一句“娘希匹,小歪蠻好個!”
不知道現在還是如此不?
總而言之,這句罵人的粗話,是否是在罵人要看場景的。
隨著教育的普及,反正我們蘇北的老頭子們不敢這樣“疼”鄰居家的孩子了,會被揍的。
畢竟社會文明進步了。
總而言之,1887出生的蔣介石就是出生在上述那種文化背景和社會習俗中。
眾所周知,蔣介石可不是一個乖孩子。
他自己也承認他自己
“暴戾狠蠻異甚,屢思遏之而不能”——《蔣介石日記》早在蔣介石私塾讀書的時期,他就有一個“紅臉將軍”的外號,經常與學伴和師長大吵大罵,不知道罵了多少次別人“娘希匹”。
當然了,那時候他還不是委員長,一定也被別人回敬了不少“娘希匹”。按下不表!
談歷史人物的言行咱要找證據的,是不是!
不止一個國民黨元老,比如李宗仁在回憶錄中就說過,1949年張治中與我黨談判失敗後,蔣介石在會議上氣急敗壞大罵“娘希匹,文白(張治中的字)無能,喪權辱國!”
再比如蔣介石的日記:
- 叱嚇下人,暴性又發,記過一次。(1921年4月7日)
- 肆口謾罵,自失體統,幾不成其為長官,記大過一次。(1925年3月4號)
- 上午,批閱,見客,馬鶴天,申凌霄為縣長之才也。下午,為衛隊腐化發氣,甚怒,痛罵失態也。”(1932年9月1日)
- 上午,批閱後到南京會客,商議倭事,為力行社書記荒唐幼稚,心又燥急,痛罵切齒,自失態度,戒之。”(1933年1月7日)
據說,有時候,他氣急了還要打人,經常挨講打罵的,首推侍衛長王世和。王世和是蔣母王採玉的族侄孫,論輩份是蔣的表侄,他對蔣赤心忠良,……但此人貪汙腐化,曾被蔣兩次革職。
對,蔣介石私下裡,對於他自己人從來是“娘希匹”叱罵!然後晚上記日記再罵自己。
公共場合,蔣介石又有另一個口頭禪“好,好。”
最後上一張《時代週刊》的封面吧!注意是1927年代的《時代週刊》,蔣介石最兇惡的時候。
葭明通半瓶歷史
太多了,中國上下五千年,英雄輩出,舉不勝舉。就給你說說偉大領袖毛澤東壯美詩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上有天堂待著看
周總理的外交金句,能讓對手啞口無言,甚至覺得自取其辱。毫不誇張的說,在周總理幾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對手,他都能以超人的智慧,應對自如,處處彰顯著大國風采。
他用睿智的語言為新中國化解了外交危機,贏得了讚譽,向世人展示了他不僅是優秀的革命家,更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國際上也廣為流傳一句話:“在外交中千萬不要惹到周恩來,不然只會自取其辱”,這並不是三人成虎,而是周總理就有這樣的水準,在外交風雲中,能讓對手不敢開口。
就連巧言善辯的蘇聯前外交部長莫洛托夫,也曾對西方記者說:“你們認為我是難以對付的話,那你們就等著與周恩來打交道吧。”這又何嘗不是對周總理外交能力的一種肯定呢!
今天就來聊聊他的一些外交金句,並藉此緬懷周總理。
01、抗美戰利品
有一天,有位美國記者採訪周總理。採訪過程中,他眼尖的發現周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派克牌”鋼筆。於是略帶著嘲笑的語氣問:“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美國記者的話裡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鄙視,或許在他們看來,中國的科技太落後,鋼筆都得靠進口,這問題實在太刁鑽。
周總理聽聞,風趣的回答到:“這支鋼筆啊,那就說來話長了。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
聽完美國記者十分尷尬,感覺臉色火辣辣的,因為周總理一針見血說的是朝鮮戰爭。而朝鮮戰爭是讓美國人最不願意提及的一場戰爭,是他們在歷史上最大的恥辱之戰。美國將軍克拉克也曾經沮喪的說:我是首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議上簽字的美國將軍。
如果將美國比喻成一條蛇,那麼朝鮮戰爭就是美國的七寸。周總理含蓄的提出來,也算是對記者瞧不起中國的一種有利回應,真可謂睿智。
02、中國人在走上坡路
有一次,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總理閣下,在我們美國,人們都是仰著頭走路而你們中國人為什麼低頭走路,這是為什麼呢?”
此話一出,話驚四座。美國官員在如此正式的場合下公然挑釁,令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因為美國人是想借此羞辱中國人是隻能低頭的民族。但這種場合下,工作人員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但如果忍氣吞聲,任由對方的羞辱,那麼國威何在?
好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麼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的只會是美國人 。只見周總理神色坦然,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真的是秒!將走路引申到國家的發展態勢上,將問題踢回給美國,也是告訴美國人,你們之所以仰著走,那是因為美國快不行了!只能說美國官員聽了只能是自取其辱。
03、馬克思主義之路
有次記者會,美國人問了一個暗藏譏諷意味的問題:“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卻要叫馬路呢?”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這記者打心眼裡還是瞧不上中國人啊。
周總理聽完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因為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所以簡稱馬路”。這裡我只想說三個字:彩!彩!彩!
是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也體現了我們立國的根本堅持社會主義,能將馬路跟國家的國情及發展方針聯繫起來,周總理的確是有著超高的智慧。
又有記者貌似不服氣,便又問:“中國現在有四億人,需要修多少廁所?”言下之意,中國人太多,但是又是一個貧窮的國家,估計連廁所都造不起吧,這其中的諷刺意味毋庸置疑。
周總理一聽,這純屬無稽之談,可是,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又不便回絕,周總理輕輕一笑回答到:“在中國,廁所只有兩個!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
美國記者聽完,一下子接不上話,臉都憋紅了,好像是被人用臭襪子塞住了嘴。可不是嘛,廁所不就是男廁所和女廁所之分麼!周總理爭鋒相對的語音,彷彿是在告訴記者,“你那點小算盤,就不要拿出來顯擺了,否則只會讓人覺得你的智商有問題!”
04、擁有的核武器只夠把地球毀滅一次
1972年,美國尼克松總統訪華,標誌著自新中國成立後中美相互隔絕的局面終於打破,中美關係解凍具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然而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團和氣,雙方也都是暗中較著勁。當時周恩來總理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不知無意還是有意,這位美國總統語帶諷刺說:“美國擁有的核武器足夠把地球摧毀幾十次了!”言下之意,在美國眼裡,雖然中國也擁有核武器,但是還不夠看。
周總理看了他一眼,頓了下,十分平靜的回覆:“我們中國比較落後,擁有的核武器只夠把地球毀滅一次。”
這話說出來,真的是沒毛病,你能摧毀地球幾十次又怎麼樣呢?只有一個地球,我只要有能力毀掉一次就夠了,除非你美國想上天,這讓我在腦子裡勾勒出一個橋段:
尼克松:“我們美國核武器能摧毀地球至少十次!”
周總理:“我們中國比較落後,擁有的核武器只夠把地球毀滅一次。”
尼克松:“我們美國核武器能摧毀地球至少二十次!”
周總理:“我們中國比較落後,擁有的核武器只夠把地球毀滅一次。”
尼克松:“我們美國核武器能摧毀地球至少三十次!”
周總理:“我們中國比較落後,擁有的核武器只夠把地球毀滅一次。”
尼克松:“........”
是的,周總理的話直接讓尼克松會覺得自討無趣,彷彿自己在周總理面前就像是一個跳樑小醜一樣。同時周總理的話也讓我感覺到,只要腰桿夠硬,說話根本不需高聲,氣定神閒,反正就是那樣一句話,別人無法反駁。
05、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
有一次周總理應邀訪問蘇聯,在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會晤時,周總理批評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義政策。
沒想到赫魯曉夫卻左顧而言他,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說道:“你批評的很好,但是你應該同意,出身於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於資產階級。”
言外之意是指總理是在幫資產階級立場說話,也就是說周總理批評赫魯曉夫其實是因立場不同。好傢伙,這個帽子扣得讓人措不及防,如果處理不好,可能還會帶來不好的影響,畢竟中國也是社會主義,立場不對的話,那可沒有好果子吃。
周總理只是停了一會兒,然後平靜地回答:“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
赫魯曉夫一聽,這不是說我背叛了社會主義啊,怎麼能這麼說呢?最終赫魯曉夫只能用笑來掩飾自己的尷尬。而周總理再次用智慧的外交避免了一次政治風波,這才是大國風範的傑出代表!
另外說到赫魯曉夫,就不得不提下我國的第一枚原子彈。不得不承認,上個世紀50年代中後期,我國綜合軍事實力並不算太強,為了國家的安全,毛主席決定研製核武。
剛開始的時候中蘇關係友好,後者派專家協助研製原子彈。然而由於“中印邊境衝突”,我國與蘇聯的關係破裂,不僅如此赫魯曉夫還下令撤回了在華專家、科研設備,停止對中國的技術援助,並叫囂著說:“沒有了蘇聯的幫助,再給中國二十年也研製不出原子彈”。只是沒想到1964年我國就造出了原子彈,而此時,赫魯曉夫剛剛被勃列日涅夫集團趕下臺。
從上面我們也能看出,周總理一直都在為新中國的建設,不辭辛勞地奔波著。他感動世人的金句家喻戶曉,他不僅讓所有中國人敬仰,同樣也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他睿智地外交和獨特地人格魅力可以說,無處不在。
周恩來,一個光榮而不朽地名字。他的金句遠遠不止這些,讀者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歡迎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