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為王的時代何時才能過去,好演員的春天什麼時候才能到來?

蛋蛋蛋疼青年


不請自來,想說說這方面的自己的觀點

“流量”,其實就是粉絲經濟的另一種表現。一個明星想要徹底在娛樂圈站穩腳跟,就得有自己的粉絲應援、打榜,那靠得是什麼?在以前,是顏值,是話題度,現在稍稍好起來,靠得是作品

拿以前的電影來說,《小時代》在我看來實在是沒有什麼內涵與價值,宣揚的是拜金主義與功利主義,但請來了楊冪、郭碧婷、陳學冬一波俊男美女,仍然讓郭敬明賺得盆滿缽滿,這或許是流量至上的開端

那幾年,娛樂圈真的就是這樣一股風潮,明明是唱歌的,跑去演戲,跑去寫書,無非是後面的資本家們看到其身上的商業價值,想要獲取更多利益

但,這樣的情況是什麼時候發生了改變的呢?

最為明顯的轉折是鹿晗《上海堡壘》的公映,這也是資本家們想借著鹿晗的流量再圈一波錢的表現。但電影裡,鹿晗不顧人物形象依然留著厚發,演技青澀,這一些都給觀眾帶來了不滿

雖然不得不承認鹿晗很剛,公開與關曉彤的戀情,但作為一個流量小生,在沒有任何作品傍身的情況下,脫粉脫得極其厲害。所以,新的作品粉絲不買賬,路人不願看,也就導致了這部電影的票房為何如此之差

近兩年,中國電影市場上的好作品越來越多,觀眾的審美價值也越來越高。所以,一些被埋沒了的好演員開始嶄露頭角,像我們知道的張譯、章宇,各個都是好演員

但,要說流量為王的時代什麼時候才能過去?

我認為依然需要一段時間

現代資本力量的互相碰撞與博弈,讓每個藝人出圈的機會不一,所以初期仍然需要流量的加持,後期才有可能慢慢轉型

加上知識娛樂化,信息化的高度今天,想讓一個十八九歲的小孩兒沉澱十多年,安心搞藝術,還是比較困難的

所以,這既需要大環境的約束,需要藝人對自己清晰的認知,也需要我們、需要粉絲合理追星,共同營造出一個好的環境






阿味的異想世界


真正的好演員什麼時候都是春天!那些不會演戲的鮮肉和漫天要價、二活不說就罷演的演員恐怕是要進入寒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