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記錄著時光歲月的變遷
古城牆
鐫刻著千年古都的榮光
100多年前
外國學者來到中國
他們用影像記錄對這座城市的記憶
留下了那些珍貴的老西安、古城牆
古城風貌的舊照片

20世紀初西安城牆

百年對比,珍貴的影像
在古城凝望,新老照片將時間摺疊,讓歷史與當下重合。我們分享一組二十世紀初的西安城牆與現代城牆的對比,您也許會從中體會到歲月的神奇,感受到城牆保護的意義。
▲▲▲
上圖為1909年德國建築學家恩斯特·柏石曼拍攝的西安城牆的安遠門與現在的西安城牆安遠門。
▲▲▲
上圖為1924年瑞典人奧斯伍爾·喜仁龍拍攝的西安城牆西南城角與100年後如今的西南城角。彼時,在西南城角獨特的圓形角臺上,那座三層的八角形角樓依然還在,我們從舊照中才能夠一睹她的精妙絕倫。
▲▲▲
上圖則是1911年英國浸禮會傳教士祁仰德拍攝的西安城牆長樂門(東門),對比如今空拍的長樂門,是不是很震撼呢?
▲▲▲
上圖是1921年西安城牆安定門(西門)甕城,時隔近百年,甕城中那口甜水井還在,那棵百年老樹還在,古城牆也還在。
▲▲▲
上圖是1921年西安城牆永寧門(南門)與現在永寧門的對比,她的雄偉壯闊讓我們到今天依舊能夠感受到這座城門因何被譽為“中華禮儀之門”“中華文化國門”了。
1907年法國人沙畹拍攝的西安城牆
1901年美國記者尼科爾斯拍攝的西安城牆
1935年美國傳教士畢敬士拍攝的西安城牆
1926年西安城牆
1921年西安城牆
20世紀初西安城牆
20世紀初西安城牆
這些老照片中陌生又熟悉的西安城牆,您可以仔細觀察慢慢細品,猜猜照片中的地方是哪裡?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
神秘東方,海外有來客
上面那些老照片的拍攝者,大多是清末民初來到中國的外國人,他們中有漢學家、建築學家、外交官、傳教士、探險家、專業記者等等,其中以法國人愛德華·沙畹、瑞典人喜仁龍、日本人足立喜六最為人所知。
愛德華·沙畹
1907年沙畹拍攝的大慈恩寺
這些人之中,法國漢學家愛德華·沙畹於1889年就以法國駐華使團譯員身份來到北京。他遊歷中國,用相機記錄下了中國很多古城彌足珍貴的影像,向西方世界展現了當時最真實的中國。
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另一位則是瑞典人奧斯伍爾德·喜仁龍,他是瑞典美術史家、藝術史學家、漢學家、哲學博士。他除了拍攝西安城牆的多張照片,還考察了北京的城門與城牆,為中國古城牆研究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
1921年西安城牆護城河
這些遠方來客,因嚮往之情,以敬畏之心,用當時頗為先進的方式,留下了西安城歷史古建、自然風光、平民生活的真實影像,而古城牆那種絕無僅有的壯麗之美自然成為他們鏡頭下的最愛。
西安城牆,開放又包容
沒有城牆,談何“古城”。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華夏古都,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經成為東西方國際商貿、國家外交、人民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和紐帶。
1914年的西安鐘樓
1937年西安的南大街
每一張老照片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更有一群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學者。我們用老照片追尋歷史,發現原來西安城牆從來都是中外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橋樑,而這些外國學者無疑為我們如今的文物保護工作留存下了最珍貴的資料。
日本人足立喜六所拍攝的小雁塔
照片會老,但記憶常新,面對一百多年前城牆舊影,我們要更加珍惜現在。一代又一代,傳承的不只是城牆文化,還有對城牆的守護和尊重。
1916年的西安城牆永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