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水富市邵女坪社区成立于2012 年,距市区17公里,是向家坝水电站水富库区的一个移民集中安置点,社区辖区域面积2.71平方公里,有11个居民小组439户1850人,其中移民1365人、农村居民485人,辖5个党支部73名党员。
近年来,邵女坪社区坚持“和谐移民、移民平安、稳定发展”三部曲的工作发展思路,切实解决好群众移民搬迁、后扶发展、安居致富的利益问题。在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中,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发挥社区基层党建、综治维稳、群团“三种组织”主导作用;抓好群防群治,建立网格、治安民兵、移民大妈“三支队伍”;推进社会治理,搭建为民服务、综合管理、社区文化“三个平台”;助推平安和谐社区文明进步、治安良好、移民致富“三大目标”,取得实效,使社区移民在“搬得出、稳得住”的基础上,逐步向“能致富”的目标迈进。

组织领导——有力
在社区党总支部的领导下,成立了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创安工作领导小组,把社区两委委员、工青妇群团组织负责人纳入成员,将综治平安建设职责任务分解细化到成员,健全基层综治中心,明确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带头抓好法治、平安宣传,利用宣传资料、宣传专栏,横幅标语、法制讲座等形式,开展法治平安进社区、进学校系列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于2012年7月15日通过的《社区居规民约》,明确对违约者给予批评教育、收取50-100元违约金并在社区公开和整改前停止享受社区优惠政策服务等三种处罚措施,促进移民群众角色转变,适应社区集中生活。同时,大力组织举办产业发展培训班、实用技能比赛和道德讲堂,提高移民整体素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群防群治——有招
社区5个网格,由社区居民小组长或党支部书记兼任网格员,社情民意实时掌控,突出问题及时报告;组织热心公益、群众认可、有威望的9名“移民大妈”义务治安联防队,发现治安问题和可疑人员立即上报,排查邻里纠纷并及时化解;组建12名社区民兵应急小分队,配备应急处置装备,社区党总支书记彭道全兼任队长,在节庆活动等重点时段和库区渡口等重点部位开展列队巡逻,配合新安装的26个高清监控探头,排查消除火灾、事故安全隐患和各种治安隐患;建立“平安邵女坪”微信群,把片警、社区委员、民兵、小组长纳入微信群,实时发布重点时段安全、治安防范和平安提示信息,实现情况互通,信息共享。
社会治理——有为
在安全文明、卫生整洁的基础上,社区一帮人以党建为龙头,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职能,在社区大厅搭建为民服务、综合管理、社区文化三个平台,受理移民群众办事、咨询、诉求,一站式办结、一条龙便捷服务,坚持首问责任制度,通过党建信息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综治信息系统和广场LED 显示屏,进行数据交互、受理办结、通知公示,使移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移民群众足不出社区,就办好了自己的事,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强社区精神文化阵地建设,组建30余人的文化宣传队,50余人的合唱团,30余人的中年舞蹈队,社区文化广场、图书室、党建长廊、移民文化作品展示室,都是移民展示自我风采的大舞台。
平安创建——有效
社区自2012年曾发生多起移民群众家中被盗案件,邻里纠纷也时有发生,通过近几年深入推进“平安社区”、“平安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治安秩序彻底改观。在良好的治安环境中,在上级和社会的大力扶持下,邵女坪党总支带领移民群众,按照“筑堡垒、夯基础、兴产业、强旅游”的发展思路,做足“水”文章,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广阔的水域资源走出了一条“以旅招商、以商促旅”的新路子。引进水富锦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生态湖滨旅游小镇,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湖滨狂欢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形成旅游链条,带动了100余名移民就业,流转移民土地1000余亩,实现年人均增收1.5万元。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统筹资源、积极协商,引进广东东莞耳机喇叭加工厂在邵女坪安家落户,解决就业100余人;采用股份制,以“公司+集体+合作社”模式引进水富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水产养殖基地“福叠庄园”,89户移民入股参与,集体经济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2016年,邵女坪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之“特色民居村”称号。2018年,邵女坪旅游度假小镇也通过昭通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验收,被正式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邵女坪风情小镇、欢乐港湾各项休闲娱乐项目已建设完成;农业观光园移栽了100亩的桃、李、葡萄、杨梅、柑橘等果树,还完成了550亩优质桂圆的栽种,接下来还准备种植300余亩的山茶花。
如今的邵女坪,“山上有果、镇里有花、湖边有景”,是一座被誉为“出水芙蓉”的田园综合体特色精品旅游度假小镇的,治安状况好了、信访问题少了、致富路子宽了,群众干劲足了。
来源:长安水富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张丽青
审核:冯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