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嘈雜世界,我們是否能找到一片淨土去感受心靈上的安寧呢?我願寄情於文,你呢?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岑參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徵,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作者簡介:
岑參,唐代詩人,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作品淺譯:
輪臺城頭夜裡吹起號角,輪臺城北旄頭星正降落。
軍書昨夜連夜送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
從哨樓向西望煙塵滾滾,漢軍就屯紮在輪臺北境。
上將手持符節率兵西征,黎明笛聲響起大軍起程。
戰鼓四起猶如雪海浪湧,三軍吶喊陰山發出共鳴。
敵營陰沉殺氣直衝雲霄,戰場上白骨還纏著草根。
劍河寒風猛烈大雪鵝毛,沙口石頭寒冷馬蹄凍脫。
亞相勤於王政甘冒辛苦,立誓報效國家平定邊境。
古來青垂史名屢見不鮮,如今將軍功名勝過古人。
佳句賞析: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末二句為預祝之詞,說“誰不見”,意味著古人之功名書在簡策,萬口流傳,早覺不新鮮了,數風流人物,則當看今朝。“今見功名勝古人”,樸質無華而擲地有聲,遙應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層寫戰鬥艱苦而此處寫戰勝之榮耀,一抑一揚,跌宕生姿。前此皆兩句轉韻,節奏較促,此四句卻一韻流轉而下,恰有奏捷的輕鬆愉快之感。在別的詩人看來,一面是“戰場白骨纏草根”而一面是“今見功名勝古人”,不免生出“一將功成萬骨枯”一類感慨,蓋其同情在於弱者一面。而作為盛唐時代浪漫詩風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參,則更喜歡強者,喜歡塑造“超人”的形象。讀者從“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所感到的正是如此。
2020.4.19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看完這篇拙作!有建議麻煩您提出,感覺不錯就點個贊, 關注一下我就更感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