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丹麥著名醫學家芬森,晚年想培養一個接班人,看中了哈里。
但是研究確是很枯燥的工作,他擔心哈里,不知道能不能堅持下去。
於是他的助理便提議:
找個人,開高薪聘請哈里,看他會不會心動。
芬森拒絕了助理的建議: 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俯瞰別人,也不要去考驗人性。
哈里出身於貧民窟,怎麼會不渴望金錢呢?他又不是聖人。
後來,哈里還是成了芬森的弟子。
他也不負眾望的成了著名的醫學家。
多年以後,當哈里聽聞這件未發生的考驗之時,淚縱橫地說:
“如果老師當年這樣來考驗我,我一定會掉入那個陷阱中。
當時我的母親患病需要錢治療,我弟弟妹妹也要上學...... 如果那樣,我就沒有現在的成就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測試人性,因為它是經不起測試的。
人性,就是天使和魔鬼之間的一念之差。

《二》
還看到過這樣一件事情:
有個人買了防摔的杯子帶回家,往地上一摔,結果杯子沒碎。
於是,他不甘心又跑到2樓往下扔,結果這個杯子還是沒碎。
緊接著,他一層一層地往上爬,然後扔下這個杯子。
直到到了20樓,他把杯子扔下來,這回杯子終於碎了。
因為他知道這是防摔的杯子,所以他不在乎。
一次又一次地試探,只是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人就是這麼矛盾!
當試探到它不碎的時候,我們又持懷疑態度。
當杯子真的碎了,我們又覺得自己被騙了。
東西尚且如此,何況還是人性呢?
我們不斷地去測試,這是對自己的沒信心,還是對別人的不信任呢?
人性測試的結果,都只會帶來失望。

《三》
人性,真的經不起測試。
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掌控這個測試的度。
測著測著,就是出了人性的可怕之處。
當我們明明知道人性是有弱點的,卻不加以防範。
反倒要去揭開其弱點,最後吃虧,失望的,都只會是我們自己,也怨不得別人。
誰都不是聖人,都有著人性的善與惡。
不要指望一個善人永遠都會做好事,也不要認為一個惡人永遠不會起善心。
這就是人性,有光的地方,一定會有陰影,關鍵看你選擇站在哪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