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貨拉拉案前,先給大家講一個記者親歷的真實的故事。
一個永遠貧窮和徹底擺脫貧窮的故事。
三年前,家住河南農村的老於和一幫村裡人,被一家勞務派遣公司的人招進了上海浦東一個電子廠,離開滿眼荒蕪的農村老家,來到花花世界,還住進了花園洋房宿舍,工作是組裝平板電腦,每月工資補貼加起來有5000多塊,雖然一站就是十多個小時,但相比老家那累死累活又不掙錢的泥土活,那可是天地之別,老於等人非常滿足。
可沒到三天,通過和先來的外地工友交流,老於們才知道一個公開的秘密,原來,這個派遣公司並不隸屬電子廠,只是一種合作關係,他們掙的是“巧錢”,每招一個工人,幹滿一個月,就能從電子廠拿到6000元招工費。這錢雖然並沒有從老於們工資出,但老於們還是覺得“被忽悠”了,個個臉紅脖子粗,對派遣公司的感情,由千恩萬謝,變成了無比憤怒。有人還當場聲言要回老家。

時間再長,老於又發現一個秘密,原來,大上海的電子廠太多了,每家廠都招工難,用工旺季時為了能招到工,幾乎家家大廠都向派遣公司“買人”,規矩是工人在電子廠幹滿一個月就得至少給派遣公司6000元,然後就不用給了。老於豁然開朗:自己和同鄉們在生產線,拼死拼活,一個月才5000多,但是如果把大家都組織起來,組成一個幾十人的“流動打工團”。然後找某廠合作的派遣公司明談:你們招工那麼難,我們組團來,條件是幹滿一個月後把廠子給你們招工費中的5000元返還給我們,再加上電子廠正常工資的5000多,這樣每個人不就每個月掙10000多了嗎?然後我們走人,到下一家電子廠,你們也不損失啥。
老於把這想法和老鄉們一說,大家都紛紛叫好!說老於你就領我們幹吧。
只有一個叫小王的大專生說他不參與,因為他喜歡這工作。
這人真是SB!老於也不在意,反正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果然,各派遣公司都樂於合作,對他們來說,雖然每個人的招工費掙得少了,但這錢是白揀的啊,不掙白不掙。
就這樣,老於團隊在A電子廠幹滿一個多月,每人拿到電子廠的5000多工資和派遣公司返還的5000招工費,立刻轉戰B電子廠,然後是C廠、D廠……,他們專門鑽電子廠招工的漏洞,月月能拿10000多,上海的電子廠太多了,在上家離職後不愁找下家。大家於是過上了金碧輝煌的生活。

春節回老家的時候,老於們每個人都拿回了8萬多,只有那個SB小王窮嗖嗖拿回家4萬,成了全村的笑話,原來書念多真能把人念傻啊。
第二年,老於們依舊用老辦法,轉戰在上海大大小小的電子廠,幾乎月月過萬,聽說那個SB小王被提升為班長了,但每個月加起來也就7000多,和老於他們沒法比。
第三年時,老於們在上海已經幹出了名,是臭名,電子廠又不傻,上海雖大,但老於們頻繁跳槽已經很難了。
這時,小王已經被提升為拉長,月收入穩穩10000多。
第四年,小王還在老廠工作,但已經是課長,每月工資近3萬元,從此徹底擺脫了貧困。
此時,上海的電子廠已經想辦法開始堵招工的漏洞,把給派遣公司的招工費返回時間延長到了三個月以上,老於們又回到了每月拿5000多的生活,有的因年齡大,哪家工廠也不收,又回到了貧窮的老家,徹底迴歸了貧窮。
故事到這結束了。
有人說,看不懂,這個故事和貨拉拉的悲劇有什麼關係?
那麼,我再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五年前,老呂買了輛捷達車,開始在我們老家鎮子上做出租車生意,這老呂天生好說話,人長得也和善,別的出租車是按表收費,顧客到地方該多少收多少,可坐老呂的車,你可以憑心情給錢,多給點少給點他都笑咪咪地說行。遇到老人坐車,再忙,他也要堅決扶到家裡。有時遇到有病人,他五更半夜送醫院去還不收錢。
農村的出租生意難做,別的司機常常在鎮上“趴活”,可老呂的客人好像永遠也拉不完,起早貪黑,披星戴月,沒有發一張名片,“老呂好說話”口碑就是個無形的名片,他的電話似乎全鎮子人都知道,似乎有事用車不用老呂就是欠他的。
後來,農村的私家車多了,許多出租車司機只好轉行,但老呂還是那麼忙。有時候,哪個農民的車出了小毛病,他還抽空去幫修修車。
不知道老呂掙了多少錢,反正,他順利地給兩個兒子在鎮子上買了房,娶了媳婦。
這回,你明白了嗎?
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生活就一定用什麼樣的態度回報你。
你的老闆、你的客人,你身邊所有的人,其實都是上帝,真正的上帝。
你處處找漏洞,算計上帝,上帝一定不會對你大度。
你對上帝冷漠,上帝決不對會你微笑。
這就是貧困的陷阱!
現在回到貨拉拉案中。
很多貨拉拉司機掙的是什麼錢?
是“漏洞錢"。
這位司機,為了多掙些辛苦錢,一次次向女主推薦自己的裝卸服務。當女主回絕後,他又盼“時間”,按貨拉拉規定的“漏洞”給自己掙錢。女主裝車用時少,他掙錢,用時過多,更掙錢。
於是他盼女主儘快裝好車,他好乾下一單,或盼時間超過40分鐘,掙超時補貼。
但女主穩穩地拿捏好了時間,用時36分鐘,正正好好。
前後兩個漏洞錢司機都沒掙著,心情頓時不爽了。
眼看著一個弱女子往返15次裝車,為了節省,他完全可以幫女主裝一把。
說到這,有網友會說。幫女主,豈不是砸了自己飯碗?人家又沒付這錢,憑什麼白流這個汗?
可是,你不幫,你節省時間了嗎?你掙到這錢了嗎?
反過來看,如果幫女主一把,他沒有損失任何東西,還完全可能另有收穫,也許會帶來更多的機會,女主會把他推薦給朋友,也許兩個人會成為朋友,也許……太多了。
接著,兩個人上車了,司機為節省5分鐘,搶時間做下一單,又一次找“系統漏洞”、“走捷徑”,偏離了預定路線。並用生硬、冷漠來面對女主的疑問。
他完全可以走原定路線,更可以溫暖回覆女主。
說到這,有網友會說,你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貧苦的人,就是拼時間掙錢的,女主那麼無情地回絕所有收費服務,司機有責任給她溫情嗎?
可是,生活哪有那麼多的“漏洞”、“捷徑”?
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這就是兩種心態,得到的完全不同的回報。
這就是生活。
你放棄陽光,天天冷漠地算計著“揀漏洞”、“走捷徑”,就註定一輩子生活在底層,靠苦力奔忙,結果拒絕了所有的機會,越忙越窮,越活越苦,甚至走進了深牢大獄,萬劫不復。
這也是心理學上所說的貧苦魔咒。
這條法則適用於貨拉拉案的司機,也適用於女主,你回頭想想就會明白。
同樣,也適用於你,我,所有人。
想想那上海電子廠的老於們,想想那些小鎮上失業的出租車司機。
再想想電子廠成為班長、拉長、課長的SB小王,想想小鎮的富人司機老呂,再想想那些成功的人們。
親愛的,有沒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