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微博知乎還是朋友圈,這幾天都能看到996這個數字!一直一來流行這麼一句話“
加班996,生病ICU”!那麼什麼是996呢?可能有些小夥伴不太清楚996,先跟大家科普一下~
“996”,就是指工作日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中午和晚上只休息1小時,每天工作時長總計在10小時以上,並且一週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這種工作方式呢,目前普遍存在國內的互聯公司。
▌ 比996還要努力的是“考研狗”:
大家可能會想,9點到9點而已
哪有那麼可怕,圖樣圖森破!
我們這些考研的,哪個不是“157”

每天早7點開始學習,一直到晚22點
每天差不多15小時,每週學習7天
從春天學到冬天,還沒有節假日
▌ 考研不是打時間戰,PK的是學習能力:
考研有三大黃金複習技巧:①絕對足夠量的複習時間;②正確的各單科分數目標;③高效地學習,記憶閉環;
第一條就是足夠量的複習時間,單從“157”來看,時間大大的夠!但要清楚刨去吃飯午休發呆刷手機的時間,每天的有效複習時間可沒想象中那麼長,更別說還有上課、考試、實習等不可拒因素!

考研不是打時間戰,PK的是學習能力。做規劃的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讓複習時間變得更長,而是在於你到底有沒有完成。
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規劃來挑戰自己的承受能力,不檢驗任務的完成程度只用“啊,我今天學了13個小時呢”來催眠自己,只是一種可笑的“考研儀式感”罷了。
最重要的,在備考的幾個月內,我們要從戰略上分配好時間:
· 3月到6月是我們的基礎階段,把基礎知識打紮實;
· 7、8月是我們的強化階段,從整體上把知識點做個歸納總結;
· 9、10月是我們的提升階段,我們要提高我們做題的正確率,更透更深的理解掌握知識點;
· 11、12月是我們的衝刺階段,從整體上尤其是分析題角度來使我們取得好的成績。
從一天的學習時間來說,最佳時間一般來說,上午9時到11時,下午3時到4時,晚上7時到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
▌ 考研,從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句話這樣說:每一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獨和寂寞,連自己都被感動的日子。
@山河你
4月份早早結束實習一個人回宿舍學習。因為室友都不在,同學也幾乎都碰不到。將近一個月除了買飯幾乎沒跟別人說過話。跟家裡人視頻的時候張口的時候都有點結巴。那時候我都害怕自己得失語症。
我在晚上熄燈後搬個小桌子在樓道學習的時候,路過的同學都會說“你好努力啊”。
冬天的冷風在樓道里吹啊吹,黑漆漆的樓道里只有我眼前的光。我裹的像個熊一樣,手腕腳腕還是冰冷。有時候我抬頭往那一片漆黑裡看,心裡都會害怕。會不會有鬼啊,整棟樓彷彿只有我一個人醒著。
每天學習時間過長,考前五十天終於近視了。晚上10點多從自習室回宿舍的路上,抬頭看月亮竟然是暈開的。22年來視力都是1.5的我終於知道什麼叫“毛月亮”了。
後期背書的時候,凌晨三四點都睡不著,腦子裡全都是知識點重複播放,像魔咒一樣。第二天還是七點多起,真害怕自己猝死。猝死了會不會都沒人發現。
有一次在自習室學習,站起來的時候突然頭暈,從未感受過的眩暈。想喊在另一個教室學習的同學一起回去,去找他的時候他已經走了。走在路上的時候覺得自己馬上就要倒下了。
考完研後,一個好久沒見的同班同學在路上看到我說,你的氣色真的和考研前差好多。多難過呢,大半年沒有運動過,臉上一點光澤都沒有了。有時候沒時間洗澡洗頭,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真像個犀利哥。
考研,從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只有那些拼命努力的人,才值得擁有最好的,當你還在猶豫要不要邁出那一步的時候,你的競爭對手早已經走遠了~
▌ 考研er,加油!
不論是996還是157,都不要把神經崩得太緊,但也絕不能吊兒郎當,應該按照自己實際情況,做好規劃,自律完成每天的任務。
因為,996/157真正令人恐懼的是後面那三個詞——ICU
考研就像一場馬拉松比賽。
照顧好自己,鬆弛有度,才能成功到達終點。
加油,晚安。
▌ 高分學長的作息時間表!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位高分學長的作息時間表,以供參考:
➤實行本作息時間表的要求:
1)應屆生:與同宿舍搞好關係,避免相互打擾影響作息時間表執行。
2)租房考研者:儘量找同性考研er一起合租,安全方面大家也好互相照應。男女朋友就不要一起租房考研了,去年有同學給胖嘟說自己的同學跟女票一起租房考研,然而研還沒考就.....這裡只是建議,關鍵看自制力。不要一個人住,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自制力,安逸的環境總是容易讓人墮落。
3)在家複習考研er:這就非常考驗你的自制力了,要知道你考研的目的為了什麼,每天面對自己的父母你應該有動力,一定要考上為他們爭光!千萬不要讓手機成為你考研路上的絆腳石
▌具體時間表
6:30 起床(嚴格執行);
6:40--7:00 適當做一些伸展運動,活動筋骨這樣一天都會很有精神。(ps:夏天不特別建議跑步,出一身汗過度勞累反而適得其反,可以在睡前適當慢跑,方便洗漱);
7:10--7:30 吃飯,少油,少糖,有湯,吃七成飽;
7:40--8:20 背單詞;
8:30--11:40 做訓練,不管是哪一科目最好安排這段時間的學習量,並且儘量看著時間按時完成;
11:50--12:20 吃飯,有肉,多菜,九成飽;
12:20--13:00 午睡,午睡不可超過30分鐘(嚴格執行)
13:00--17:00 做練習;
17:00--17:30 跑步,假如條件答應,做一些力量性(啞鈴類)的運動;
17:30--18:00 吃晚飯要八成飽,多吃青菜少吃肉類;
18:00--22:00 看書、做練習;
22:00--23:00 鍛鍊;
23:00--23:30 背單詞;
23:30--6:30 睡覺 (嚴格執行);
▌常見問題解決方法
➤打盹:
解決辦法:
1、喝咖啡
2、吸菸,最好不要
3、轉移興奮點
4、深呼吸
6、到教室外或其他地方活動筋骨,做一些伸展動作
➤睡覺:
1、溫水泡腳10分鐘,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長期堅持泡腳對身體不是一般的好,並且特別解乏;
2、每週讓自己睡一個懶覺使一個禮拜以來所累積的倦怠,可以得到舒適的解放,週五提早上床睡覺;
3、晚上睡覺之前,先坐在床上,儘量排除一切雜念,不要去想包括生活、愛情、事業上的任何事情,一想必失眠,既然選擇了考研就不要想其他,有得必有失!可以用單詞APP回顧一天背誦的單詞,有助於快速入睡;
4、每天早晨鬧鐘響的時候,如果不能立刻甦醒,還是想睡,實際上睡眠時間已經足夠了,可以坐起來,儘量的集中精神,想想今天的任務要做什麼做什麼,在深深的呼吸之中,使自己的大腦達到一種清新明靜的狀態。
5、如果有條件的話,一定要午休。午休不要超過半小時,最好能在剛好入睡一會的時候醒來,千萬不要睡得過長。
➤發呆:
發呆症狀:
1、看了好長時間書,結果一點都沒記住。
2、做題時毫無思路,往往半天做不出來。
3、背東西時,背了好長時間一點都沒記下來。
4、下午三四點鐘,常常性的頭腦發木、呼吸不暢。
對策:
1、留意飲食,切莫吃多而造成消化不良。
2、注意養成午睡的好習慣,但午睡不要超過30分鐘。
3、要提高睡眠質量,不要睡得太久,儘量早起。
4、做練習(例如數學)的時間要加大,光看不練是不行的。
5、要多進行速度型的體育鍛煉,例如:快速短跑。
6、不要把對考試的壓力變成學習過程中的壓力,不妨冥想。
➤氣悶:
氣悶是考研最常見的一種狀態,與之相伴隨的是壓抑、失眠、打盹、記憶力下降、頭腦不靈活等症狀。產生這些症狀的原因是多種原因的綜合,比如學習方法不好,壓力太大,精神緊張,體力不支,心情不佳等。對此我有以下的解決辦法:
1、睡眠時室內要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2、學習環境一定要清靜,不能太嘈雜,不要邊學習邊聽音樂。
3、學習的間歇要多做深呼吸。
4、每週保證有適當體育鍛煉。
5、不能吸菸,也不能喝過多的咖啡。
6、無論是數學、英語、政治好的典型例題,反覆的背誦,直到熟記為止。不動大腦的記憶有利於改變氣悶的感覺。
7、一定要保持樂觀振奮的心情。
8、學多了就騎車或步行到稍遠的地方去散散心,感受一下不一樣的環境,換一種心情。
➤頭暈頭疼:
頭暈頭疼的症狀:學習時迷迷糊糊,起床後大腦發木也有點疼。
頭暈頭疼的原因:
1、睡眠不佳,睡的太多或太少,應該提高睡眠質量。
2、學習環境太嘈雜,找一個比較清靜的環境去學習。
3、選的書太難,要學會買書看書。
4、雖然學習時間長了,但不能超越極點。
5、不要壓力太大。
頭暈頭疼的解決辦法:
1、強制自己早睡早起。
2、學習時頭疼就走到教室外深呼吸遠眺,並且按揉太陽穴。
3、吃一些類似魚腦之類的補腦的東西。
4、改變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
5、提神醒腦的風油精之類的物品。
➤易累:
易累的原因:
1、定的計劃和要求太高,對自己壓力太大,使自己不能放鬆。
2、飲食調理不好,暴飲暴食或吃得太少。
3、超強度學習,把身體搞得很虛弱,非等到身體支持不下去了,才停止學習。
4、長期熬夜。
解決辦法:
1、適當減小學習量,調整學習計劃。
2、多睡一會。
3、在體育鍛煉的效果至少一兩個月之後才能體現出來,所以現在的體育鍛煉可能使你感到很疲憊,但你要堅持下去。
▌考研飲食:
1、吃魚肉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如果吃得慣,魚腦也很不錯;
2、如果吃得太多,很容易犯困、打盹,所以既要吃好,但又不能吃得太飽;
3、偶爾頭疼要加營養;
4、考研消耗體力太大,過度疲勞,很容易使腸胃功能失調,所以不要吃太涼的東西,保證肚子圓滿充實(要吃好),學習時保證肚子無漲感(別太飽);
5、勿吃刺激性食物或不新鮮食品;
6、生活規律化有益身心健康,所以,吃飯要有固定時間;
7、一日三餐搭配合理,早餐50%、午餐40%、晚飯10% 。每天早上,吃一頓全營養穀類的早餐;
8、至於午餐,經常補充豆類食品,多吃奶製品。
▌蜻蜓點水學習法 :
在學習過程中,要從整體上掌握所學的知識,學習的重點集中在如何把所學知識的關節點找到,著重於表面上看似無關,而實際上有著深層次聯繫的東西,以及為了找尋對某門科目的切入點,我們應該快速的整體的去看書。詳細方法是:
蜻蜓點水式背單詞:
1)每個單詞只要知道它的一個漢語意思,就馬上看下一個單詞,越快越好。此法對於初背單詞者尤為重要,它有利於增長你對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你所選的單詞書的難度要求:90%以上的見過,40%以上至少熟知一種漢語意思,20% 會拼寫。
蜻蜓點水式看習題:
此法只用於入門時使用,為從總體上把握某一門學科(例如數學)將一本入門書的所有習題從頭往後看,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看教材,看教材還不理解,就在書上做標記,繼續往下看。看到後邊與前面有聯繫的習題,就把前後這兩道有聯繫的習題抄一遍。
蜻蜓點水式看英語閱讀:
1)讀懂之後,專看它的連詞和介詞,並記一下,目的是練習完形填空;
2)讀懂之後,把它的難句和經典句翻譯成漢語,在不參照原文的情況下,再把翻譯成的漢語譯回英語,比較譯文和原文的異同點,目的是練習漢譯英和寫作。
當然以上作息是針對非疫情期間,現階段有的同學已經開學,但仍有很多同學在家學習中,已經到了5月,自制不好的同學,這份作息時間還是很有參考價值哦!
小編認為:堅持(50%)+基礎知識(25%)+身體健康(25%),如果你具備了以上條件,那麼恭喜你,你成功的幾率比較大!
這條路雖是踽踽獨行,卻也甘之如飴!你們一定會難忘考研時最努力的樣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