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父母也是在積木的陪伴中,度過的童年,現在高科技玩具層出不窮,但積木玩具仍然有它不可取代的作用。積木玩具幾乎可以開發出,孩子所有的基礎能力,對於一些發育遲緩的孩子,更可以通過玩積木,促進孩子初級認知功能的掌握,積木無論是在康復中心,還是在日常訓練中,都是每個孩子必不可少的益智教具!

積木玩具的益智功能
1.手眼協調
家長可以通過積木,讓寶寶識別顏色、形狀、大小、高矮、粗細、長短等這些詞意,同時也能鍛鍊孩子的視知覺。玩積木是在不斷的思考中進行,通過雙手錶現出來。這個過程有利於寶寶精細動作的鍛鍊,也是對孩子手眼協調能力的培養。

2.開發大腦
孩子發育遲緩,嘴巴不說話只是表像,深層原因是大腦出現了問題。孩子在玩積木的過程中,可以發揮模仿力、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記憶力等,如果孩子不動腦,沒有自己的想法,就擺不出好看的造型,而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開發大腦的過程。
3.促進專注力
孩子在玩積木的過程中,必須要有足夠的專注力,我發佈了很多關於提升專注力的文章,在文中也多次強調,專注力是孩子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曾有專家指出: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而積木可以很好的促進這個能力!
4.提升思維能力
在搭建、拆卸積木的過程中,孩子要進行思考,通過積木可以分辨平面與立體空間,並且鍛鍊了孩子的思維能力,所以,建議家長不要強調搭出來的東西像不像,而要看重這個過程,是對孩子思維的提升。
具體訓練方法:
訓練目標:基本操作能力、模仿能力及聽從指令的能力。
環境準備:一張桌子,孩子和家長面對面坐好,距離保持在你可輕鬆抓握到孩子手。
教具準備:一模一樣的拱形積木兩塊,(拱形積木:最易識別擺放位置)
注意事項:若連續三次獨立完成,即為誦過,進行下個項目。若不通過,則需根據孩子能力配合一定輔助。
1.積木仿搭
指令:在眼神注視時,家長口中說:這樣搭。說完後立即示範,把拱形積木缺口朝下襬。
操作方法:等待孩子1-2秒,看他是否進行模仿動作根據孩子能力,可握住孩子雙手完成積木擺放動作,若孩子已掌握,可變化積木位置,如朝上,或朝向側面。待孩子完成1塊積木仿搭,再增加到2—3塊積木。
2.避免刻板記憶
操作方法:家長拿出2-3塊積木,孩子除了有和家長一樣的積木外,還有一些不同的積木,要求孩子能從其他積木中,找到一樣的積木,並能按順序擺放積木,學習仿搭。隨著孩子逐漸的熟練,家長可從積木數量上增加到4-5-6,直到數量增加到一桶,來提升孩子的操作及認知。整個操作過程,可參考上面的1.流程。
3.看圖拱積木
目標:甚礎的平面抽象能力
操作方法:已完成的2—3塊積木圖形照片,家長可將搭好的成品拍照,出示積木圖形照片,讓孩子仿照照片搭積木。當孩子可參照照片完成仿搭後,再撤銷積木照片握示,或讓孩子看幾眼,憑藉記憶彷搭。速個過程,積木數量由少漸多。
能力擴展:當孩子完成以上積木仿搭任務後,注意力及記憶力已經有了較大提升,後期可以向孩子示範後,再推倒積木,讓孩子憑藉記憶還原,或向孩子提出指令,讓孩子憑記憶回答,分別訓練顏色記憶、形狀記憶混合記憶。
如:
顏色記憶:積木形狀相同,僅顏色不同,要求孩子說出,左邊、右邊、中間是什麼顏色?
形狀記憶:積木顏色相同,僅形狀不同,要求孩子說出不同形狀位置。
混合記憶:顏色形狀各不相同的幾塊積木,要求孩子說出積木位置。
4.協作拼搭
訓練目標:指令聽從及語言理解能力
操作方法:家長說:我想搭一個漂亮的房子(或其他),你來幫忙吧。我想要一塊綠色長方形,孩子按要求找到相應積木遞給家長。如此反覆,直到完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積木作品。也可進行遊戲調換,孩子說,家長搭。
能力擴展:可給孩子一定的題目(如花園、城堡、醫院等),讓孩子藉助積木自由發揮,並由孩子用語言描述自己的作品,並多多鼓勵孩子與其他孩子一起搭積木,共同完成一個作品。
以上方法,由簡到繁,家長可根據孩子的能力進行訓練。我發佈了很多關於針對發育遲緩孩子,如何提升語言、專注力、理解力等文章,關注我的賬號可搜索相關內容,或有哪些問題,可以在文末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