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叔叔-
我的名字中一半是侠客,所以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我会分成两个部分来回答:
- 郭靖和杨过被称为“侠”的原因。
- 张无忌的行为能不能算的上大侠。
一,郭靖和杨过为什么被称为“侠”。
首先:
在江湖中“侠”只是一个很笼统的称呼,说直白点就相当于现在我们和人打招呼随口叫的“帅哥,美女”之类。
一般“侠”的称谓适用于没有特定职位的人。
如果在某个帮派或者组织中有一定职位的人,江湖中流行的称呼是“姓+职位”,比如洪七公是丐帮帮主,所以通常别人对她的称呼是“洪帮主”,而不是“洪大侠”。
郭靖在武林不担任帮派职务,在襄阳身为布衣客卿也不是将军,没有更合适的头衔,只能叫大侠;杨过行走江湖也是一样,没有特定的职位。
他们的情况只能称呼为“侠”。
其次:
郭靖一生行侠仗义,锄强扶弱,后半生镇守襄阳,为国为民;杨过在等待小龙女的期间,在在江湖中做了不少好事,惩贪官污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侠义的行为,他们是真正的“大侠”。
张无忌少年时代在江湖中并没有太多的露面时间,在光明顶一战成名,力挽狂澜随后成为明教的教主。
按照前面我说的,江湖人对张无忌的称呼用张教主更合适。
郭靖和杨过被称呼为“侠”一来是没有别的合适的称号来称呼他们,再者他们的言行举止都符合大侠的标准,所以相比江湖上其他寒暄时称呼的众多“侠”,他们的印象最深刻,也最名副其实。
二,张无忌的行为和大侠是否匹配。
通过前面的话,我们知道所谓的“侠”其实是有两种含义的,一种是单纯的称谓,一种是真正的大侠。
张无忌从所作所为上,是不是大侠的行为。
我认为张无忌是一个真正的大侠。
我随便列举几件事来说明下:
1,张无忌万里迢迢送杨不悔到杨逍身边
一路上历经坎坷,无数次在危难中为了救杨不悔挺身而出,甚至有好几次都差点失去了生命,最后终于如愿把不悔送到了杨逍身边。
张无忌做这件事并不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只是为了履行对临终托孤的纪晓芙的承诺。
他谢绝了杨逍要传授他武功的好意,说的那句话很有意义:
若是我有所求而来,我这人还值得托付吗?张无忌当时不过才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就能有这番见解,换成是其他许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做到这一点吧。
2,张无忌接灭绝师太三掌
彼时的张无忌衣衫褴褛,看到灭绝师太对明教五行旗的人痛下杀手,忍耐不住出来劝阻。
后来武功大成的张无忌当然可以轻松制服灭绝师太,不过这个时候的张无忌别说打灭绝师太。就是灭绝师太的弟子静玄他都打不过。
但是张无忌还是挺身而出,不顾自身的安危,劝说灭绝师太慈悲为怀。
你为什么要杀这么多人,每个人都有父母妻儿,你杀死了他们,他们家中的孩儿就要孤苦伶仃,受人欺辱,你老人家是出家人,请大发慈悲吧。情真意切,让当场的所有人心中一动。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张无忌武功还没有大成前,可以说当时的处境他是处在绝对的弱势的,但张无忌不曾退缩。
他不顾及自身的安危去追求正义,足够称的上一代大侠。
金庸曾对“侠”有过这样一番说明:
侠是并非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去做义所当为的是,侠士是不顾一切(自身的生命,利益,名誉),不接受任何代价去追求正义。很显然,张无忌做到了。
浪子与侠客
这个问题有意思!
不用说题主也是金庸的粉丝了。
在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射雕三部曲中,确实把侠之大者,诠释得让人肃然起敬!像郭靖的死守襄阳,像杨过纵马拒蒙古铁骑,真的是金戈铁马,血雨腥风,气吞山河!
这就是真正的顶天立地的大侠。
张无忌,是《倚天屠龙记》中主人公,称他为侠士,或侠客,最恰当,但是,离大侠的称谓有一段距离!
Ⅰ
从武当派弟子的后人,到明教教主,张无忌一直没有跳出自已身份的小圈子!
张无忌是武当七侠中张翠山的儿子,在武功大成之后,面对赵敏率领一众高手企图扫平武当派时,是张无忌及时赶到,力挫强敌作罢!因为他是武当派弟子张翠山的儿子,有义务维护武当派的声誉!
阴错阳差,张无忌做上了明教教主,当然这也不是张无忌的本意!
在明教面对灭教之灾时,又是张无忌身先士卒力拒来犯者,真正的力挽狂澜之中!
……
这些所作所为,基因他的角色所在,确切的说是份内之事,你有权利和义务去维护所在的门派或组织的声誉和保护安全!
这与金庸先生作品特色所提倡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还是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张无忌行侠仗义的思想觉悟也可以说是高度,远远未到侠之大者的层面!
2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江湖中行走,是一个正常侠客所为,但是与大侠,不可相提并论,因为此侠非彼侠!
在武侠小说作品中,一个行走江湖的侠客或者是侠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是最起码的侠义所为——因为正义感。如果,把这些升华到,为了国家乃至民族安危而做出捍卫正义:不惧个人安危,不怕生死,不计个人得失,冲锋陷阵,甚至是杀身成仁的悲壮!
而张无忌却没有!
这就是侠士与大侠本质的区别,也就是分水岭!
这一点,金庸先生也是分得十分清楚,最后成全了张无忌跟赵敏的烟缘。远离江湖成为神仙眷侣!
总结:做一个江湖中的侠士,不难。但是,成为大侠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思想的高度,实际行动的维度,都是一道坎!
阿邦行走在文化长廊
嘴是一张皮,怎么说都有理,张无忌是武当张五侠的儿子,武林人士说张五侠一个大好青年,因娶天鹰教妖女殷素素毁了前程,连武当弟子听了都觉脸上无光。
张五侠平生所做善事被抹的干干净净,还被人耻笑,被人当成训诫弟子的教材,但张五侠在张无忌心中从来不曾改变,哪怕张无忌成了孤儿,不管在任何时候,他都以父亲为榜样,摸着良心做事,行侠义之事。
侠义一直在张无忌心中,他比郭靖和杨过更能称为大侠,他的成就超过了大侠的范畴。
郭靖小时候宁愿性命不要,也要救哲别,其实他根本不知哲别是谁,心中压根没什么侠义观念,只是倔强发狠;杨过小时候偷鸡摸狗拔蒜苗,油嘴滑舌撩女孩,跟侠义更沾不上边。
郭靖被称为大侠,因为他数十年义守襄阳,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杨过被称为神雕侠,因为他寻找小龙女的十年里行侠仗义,做了很多善事,襄阳一战打死蒙哥,成为跟郭靖齐名的当世大侠。
张无忌小时候,因他的侠义心肠,被“见死不救”胡青牛器重,被六大派弟子推崇、被纪晓芙委以重任,被常遇春、朱元璋、徐达当成兄弟,十四岁的年纪,从淮北蝴蝶谷万里迢迢把杨不悔送到昆仑山坐忘峰杨逍身边,只是为完成纪姑姑的嘱托,不求任何回报,一路上受尽千辛万苦,宁愿自己性命不要,也要保护杨不悔周全,如此大仁大义,谁能做得到?
灭绝师太用倚天剑斩锐金旗下,张无忌愤而上前制止。
“住手,这般残忍凶狠,你不惭愧么?”
一句话义正辞严,连名宿高手,也不禁为他的气势所慑。
“这些人个个轻生重义,慷慨求死,实是铁铮铮的英雄好汉,怎么说是邪魔外道?”
“那青翼蝠王只杀两人,你们所杀之人已多了十倍,他用牙齿杀人,尊师用倚天剑杀人,一般的杀,有何善恶之分?”
张无忌本不善言辞,在关键时刻总能把心声一语道明,真是侠骨柔肠,铁骨铮铮。
掌旗副使吴劲草说:“多谢少侠仗义,请问高姓大名。”
吴劲草大声说:“曾相公,不用跟这老贼尼多说,我们宁可个个死在老贼尼的手下,何必要她假作宽大。”
吴劲草大叫道:“曾相公,我们深感你的大德!你英雄仗义,人人感佩,余下两掌千万不可再挨。”
张无忌的所作所为无愧“大侠”二字,吴劲草改称“相公”,实质上相公超越了大侠,真正是你仁我义,自此而后,为君所使,水里火里不回头。
张无忌排难解纷挡六强:
宗维侠躬身拱手,恭恭敬敬地说:“多谢曾少侠以内力为在下疗伤,曾少侠神功惊人固不必说,而这番以德报怨的大仁大义,在下更是感激不尽。”
班淑娴长剑一举,说:“曾少侠武功大进,可喜可贺,还请出手指教。”
张无忌连败各派高手,武功高强,胸襟宽博,不论是友是敌,无不暗暗敬仰,见他无端端的被周芷若刺了一剑,均感不忿,眼见倚天剑透胸而入,伤势极重,都关心这一剑是否致命。
“但教我有一口气在,绝不能让六派杀了明教的人。”
“我与明教共存亡。”
明教和天鹰教教众跪地:“明教和天鹰教全体教众,
叩谢张大侠护教救命的大恩!”杨逍说:“快扶张大侠到我房中静养。”
杨逍忙说:“不,不!张大侠何必忙在一时?待你贵体痊愈,再给我们医治不迟,此刻使力早了,伤势若有反复,我们心中何安?”
韦一笑说:“早医晚医,也不争在这几日,张大侠静养贵体要紧。”
韦一笑说:“张大侠,这明教教主的重任,若不由你来承当,更有何人能够担负?”
洪水旗掌旗副使躬身禀告:“张大侠、杨左使、韦法王,山下来攻的是巨鲸帮、海沙派、神拳门各路人物。”
彭莹玉说:“各位听我一言:“张大侠武功盖世,义薄云天,于本教有存亡续绝的大恩,咱们拥立张大侠为本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倘若教主有命,号令众人进入秘道,大伙儿遵从教主之令,那便不是坏了规矩。”
彭莹玉说:“张大侠,大丈夫身当大变,不可拘泥小节,谢狮王是你义父,犹似亲父一般,自来子继父职,谢狮王既不在此,便请你依据阳教主遗言,暂摄教主尊位。”
白眉鹰王殷天正站起身来,大声说:“天鹰教教下各人听了:本教和明教同气连枝,本是一脉,二十余年前,本人和明教的伙伴们不和,这才远赴东南,自立门户,眼下明教由张大侠出任教主,人人捐弃旧怨,群策群力,‘天鹰教’这个名字,打从今日起,世上再也没有了,大伙儿都是明教的教众,咱们人人听张教主的分派号令,要是哪个不服,快快给我滚下山去罢!”
天鹰教教众 欢声雷动,都说:“天鹰教源出明教,现今是返本归宗,咱们大伙儿都入明教,那是何等的美事,殷教主和张教主是家人至亲,听哪一位教主的号令都是一样。”
殷天正大声说:“打从今日起只有张教主,哪个再叫我一声‘殷教主’,便是犯上叛逆。”
这些人叫张无忌为“张大侠”都是真心实意的,张大侠升级为张教主,从此往后,自张教主以下,人人与各派前愆尽释,严守教规,为善去恶、行侠仗义,终于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推翻元朝,成立大明,张无忌做到了郭靖和杨过没做到的事,无愧“大侠”称呼。
您认为呢?欢迎评论,求关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