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牛召集令】為什麼要對病人及其家屬態度好?

帶上病案資料,去某康復醫院,諮詢老人手術後康復的事情。

結果,一屋子的幾個人,愛答不理的,說:在哪裡做的手術,就在哪裡康復好了。我們這裡沒有空床!想著給這裡留給電話,等空床位。人家說,我們有個辦公室電話***,你就打這個吧……

哎,敢情我是來這裡受氣來了。 想到醫療機構與患者的這種地位不對稱,又釋然了。奇貨可居啊。 不給我們臉色,給誰呢?

可這,能不能有其他選擇呢?

這是個案,還是普遍的?

解決之道,在現有框架內,有可能尋到嗎?

假設不引入新要素,有可能會改變局面嗎?

如果引入新要素,是如《顛覆性創新-創新者的處方》那樣,從低端切入嗎?

還是遵循傳統商業節奏,從高端起步?漸漸下沉?更符合消費者心理預期? 困擾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