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我始終把公婆當成親生父母對待,可在婆婆心裡,我的位置一直比不上她兒子和女兒

■姓名:紫韻(化名)

■年齡:45歲

■職業:職員

紫韻:

我結婚二十四年了,曾經一度感覺自己過得挺幸福,很自豪,也很驕傲,有一個知冷知熱的老公,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跟公婆相處也很融洽。可最近,我突然覺得自己的幸福貌似假象。我怎麼也想不通,二十幾年的掏心掏肺,真到事兒上,我這個媳婦,竟被最親近的人提防著,如外人一般。

二十多年,我始終把公婆當成親生父母對待,可在婆婆心裡,我的位置一直比不上她兒子和女兒

配圖

雁姐:發生什麼事情,會讓你感覺二十多年的幸福都是假象?

紫韻:

最近這段日子,我有些難過和傷心。我忽然感覺,這麼多年我在這個家裡,一直盡心盡力為了這個家的幸福努力奔波,看似每個人都寵著我,對我很好,可事實上,婆婆卻從沒有把我當成自己人。在她的眼裡,自己生養的兒子和閨女才是自己人,而我無論待多少年,為這個家貢獻多少,打拼多少年,終究不過是一個外人。

這種感覺真的讓我很寒心。回頭想想,從進入這個家門的第一天開始,我始終把自己當成了這個家庭的一員,把公公婆婆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那樣侍奉、對待,可在婆婆的心裡和眼裡,我的位置一直比不上她的兒子和女兒。

二十多年,我始終把公婆當成親生父母對待,可在婆婆心裡,我的位置一直比不上她兒子和女兒

配圖

雁姐:那能講講你走進這個家庭之後的經歷嗎?

紫韻:

我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剛剛20出頭,因為老公對我好,所以,我就決定把他父母當成自己父母那樣孝順。早年,聽說公公婆婆的感情不太好,曾經鬧過離婚,為了倆孩子,婆婆選擇了留下來。

說實話,婆婆一輩子不容易。生活的艱辛,讓婆婆變得有點強勢,家裡很多事都是婆婆說了算,公公不太管事。剛結婚就聽老公提起家裡欠有四千多塊錢的外債,因為心疼婆婆,不願意讓她再有生活壓力,我主動跟丈夫說,我們把這筆債還了吧。

現在看來,這四千塊錢並不算多,可在1997年,也算是一筆鉅款,因為我和老公每個月的工資也只有幾百塊錢。我老公當時特別高興,我自己也很高興,感覺實心實意為了這個大家庭。大家庭的困難,也就是我們的困難,既然我老公是這個家裡唯一的兒子,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幫著把這個債務還上。

二十多年,我始終把公婆當成親生父母對待,可在婆婆心裡,我的位置一直比不上她兒子和女兒

配圖

雁姐:你進入這個家門之後,都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呢?

紫韻:

後來,為了增加收入,我們出錢,大家出力,在原有的地基上蓋起來一間南屋。公婆為了養殖和種大棚,住在村裡的大棚區兩間特別破舊的簡易房裡,我們又出錢蓋了兩間新房讓公婆搬進去。

南屋我偶爾收過租金,大棚區租出去的時候不多。拆遷大棚區房子,婆婆把錢領了說不給我們了。有次我們投資的時候,婆婆也給添過些錢,我想都是一家人誰拿著都一樣,也沒說啥。

結婚第三年,我生下了女兒。產假只休息了三個月就去上班了。因為白天上班,晚上帶孩子休息不好,感覺很辛苦。孩子6個月斷奶後,晚上婆婆會經常把孩子抱她屋睡,因此我對婆婆很感激。婆婆在生活上也一直挺照顧我、心疼我。我很自豪,感覺自己擁有一個幸福的婚姻,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二十多年,我始終把公婆當成親生父母對待,可在婆婆心裡,我的位置一直比不上她兒子和女兒

配圖

雁姐:家庭生活裡,總不會那麼平靜,你和這個家庭之間,發生過什麼分歧和矛盾嗎?

紫韻:

當然,生活中會有一些摩擦和不滿,但是,我一直沒有把那些不滿拿出來說過。城中村拆遷,按一套宅基地可以分三套房子的標準,我們可以分到三套。後來,大姑姐出錢買了一套房子,婆婆沒跟我們商量寫的公公名字,說是村裡還多爭取了一套。

當時北屋先拆,我們出錢建造的南屋沒拆。有天,婆婆接了電話啥也沒說就急匆匆出去了,快中午我去買菜回來,發現南屋拆了。就問婆婆,為啥把南屋拆了。婆婆說,南屋不拆,你姐姐拿不到房子的鑰匙。

我當時只以為因為是一家人連帶原因,感覺很不高興,蓋這房子的時候,我們出錢,她為給女兒買這套房子,都沒和我們打個招呼。我覺得有點不尊重我們,可我也沒有再過多說什麼。

二十多年,我始終把公婆當成親生父母對待,可在婆婆心裡,我的位置一直比不上她兒子和女兒

配圖

雁姐:你之所以會對一些你認為不公正的對待保持了隱忍,有什麼原因嗎?

紫韻:

因為之前發生過一件事,我不想因為拆房子這件事,引起家庭矛盾,讓外人笑話。在那之前,公婆他們農村戶口變城鎮戶口,需要補交不少的養老金。有一天,婆婆回家來,看上去很不高興。我就問她怎麼了,原來,婆婆出去,聽到她妯娌跟別的老太太提著婆婆的名字說,我不是小瞧她,這筆錢她恐怕交不起。

婆婆聽了這話,自然心裡不舒服。農村人都希望自己日子過得比別人好。我一聽,就說媽你別管了,當即拿存單取錢交了。我感覺是為婆婆掙了面子。就是因為之前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所以,我不想為拆房子的事兒一家人鬧彆扭,讓村裡的人看笑話。所以,就沒再提這件事,可留下了一個心結。

二十多年,我始終把公婆當成親生父母對待,可在婆婆心裡,我的位置一直比不上她兒子和女兒

配圖

雁姐:既然有這個心結,那在後來的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心結重新碰觸到了呢?

紫韻:

前陣子,公公身體不舒服,正好我休假。老公不在時,都是我推著公公到處去做檢查。公公住院的第一週,姐姐都沒露面。確診結果出來時是我去拿的,惡性腫瘤晚期。

我打電話通知老公,並囑咐他通知姐姐第二天請假過來商討。姐姐和姐夫這才到醫院裡來。得知公公身體狀況很不好的情況下,姐姐也幫忙找熟人看片子,跟我們一起商討如何治療。

婆婆說不用我們拿錢,先花她的。公公住院一個多月,快出院前,我對婆婆說,我有個存摺,這幾天到期,如果你那存摺沒到期,就別損失利息了,先花我這個。

我心裡始終認為,一家人的利益最大化,婆婆說了一句,我也沒有多少錢了。婆婆的這句話,讓我一下子有了不好的感覺。

二十多年,我始終把公婆當成親生父母對待,可在婆婆心裡,我的位置一直比不上她兒子和女兒

配圖

雁姐:為什麼婆婆的這句話會讓你產生不好的感覺?之前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嗎?

紫韻:

前些年,婆婆切除膽囊,術後栓塞在家暈倒被120拉走,手術需要的一個濾網要自己出去買,人家收3萬現金才肯送過來。已經下班,存單無法取錢,卡上只有幾千。

我找了好幾家鄰居幫忙,才湊夠錢,把錢送到醫院時我後背的衣服都溼透了。看著婆婆痛苦的樣子我很心疼,一直在那安慰著,當晚及時做了手術。第二天我取了錢,挨家挨戶還錢感謝。

接下來住了一個多月院,我和老公照顧得盡心盡力,大姑姐很少去,只要我在病房,都是給她捏胳膊捏腿腳搓後背。婆婆說你爸和你姐在這,只是陪著,只有你,給我捏啊,揉的,去看望的鄰居老太太會經常誇,看這兒媳婦好的。婆婆說可不,我命好,修了個好兒媳婦。

有一年快過年時,婆婆打算給兒子女兒分點錢,當時我說:“媽,按說你的錢,你願意咋支配我管不著,可以前我也為咱家付出不少,今我也就有權力說句話。我咋想的咋說,你也別生氣。你看你前幾年住次院,不是大病,都花費不少,我建議你們有錢還是自己留著吧,我們不要你的錢,你也不要給我姐,老了花錢的時候多著呢。如果將來你的錢不夠了,再需要多少,一個兒子,我們義無反顧,可如果給了我姐,將來不夠了,我不能要求人家閨女拿錢吧?你也不要偷著給,要是偷著給,讓我知道了,你兒子將來恐怕也做不了我的主。”

(未完,待續)

本文根據主人公口述整理,原創不易,請勿抄襲。如果你也有情感經歷想傾訴,可私信小編留言。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皮雪雁

編輯/皮雪雁

版權歸河北河青河青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可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