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梟雄到小丑,不著邊際的皇帝夢,讓王浚淪為歷史的笑柄

  • 王浚不是個小人物,也不是個孬種。他出身不低,其父是晉朝開國元勳王沈,作為典型的官二代,他的仕途,那是一帆風順,賈南風派孫慮殺害惠帝太子時,王浚已是鎮守許昌的中高級軍官:東中郎將。
  • 西晉末期,八王混戰,軍閥迭出,在這樣的亂世中,僅僅依靠父輩的蔭庇,是很難獨當一面的,在眾多豪強面前搶得一杯羹,得要有自己的本事。

王浚算得梟雄。他充分利用了其父的資源,爬到了權力中心,又靠自己的本事,站穩了腳跟。到晉懷帝朝,他已是一方大員,和劉琨一起,擔當起了對抗匈奴漢國的重任,是抗擊劉淵的晉朝柱石之一。

從梟雄到小丑,不著邊際的皇帝夢,讓王浚淪為歷史的笑柄

1、他能審時度勢。

  • 司馬穎等三王討伐司馬倫時,王浚坐山觀虎鬥,嚴令手下官員、百姓不得參與三王招募,不輕舉妄動,不表示立場,他在等待最好的時機,爭取最大的利益。

2、他有外交的手腕。

  • 他把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外族人,鮮卑人段務勿塵,素怒延。當然,他可不是著眼民族融合,也不是怕了外族人侵擾,所以和親,是因為,鮮卑族人驍勇善戰,可做強大的外援。他不惜把女兒下嫁,是他的一盤大棋裡面的一個小小的佈局。

3、他有軍事鬥爭的韜略。

  • 司馬穎知道王浚不能受他左右,派軍隊討伐。王浚與段務勿塵、烏桓人羯朱、東嬴公司馬騰,結成軍事同盟,共同對敵。將司馬穎軍隊打得大敗,把司馬穎和惠帝趕到了洛陽。石勒是劉淵的一員猛將,晉朝軍隊遇見石勒,沒幾個能打勝仗的,大多是老鼠見貓,望風而逃。但是,王浚在面對石勒時,勝多負少,在常山,擊敗石勒;後又派部將祁弘,與鮮卑人段務勿塵一起,進攻石勒,在飛龍山大敗對手。

按他的本事,做一個青史留名的民族英雄,是水到渠成,可是,他從來沒想過要這個身後的“虛”名,他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權勢,享受萬人崇拜的尊榮。

  • “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語,要了袁術的命,王浚根據他父親的字處道,以為這讖言是要應在他的身上,所以,他心心念唸的是,應天命,做皇帝,建立一個代漢的新王朝。
  • 1、前勃海太守劉亮、北海太守王摶,司空掾高柔勸諫他,現在雖然天下大亂,但是晉仍然得民心所向,你做皇帝,是逆民心所為。王浚利令智昏,哪裡聽得進去,把他們都殺了。
  • 2、燕國人霍原,志氣高潔、節操清明,在民間頗有聲望,王浚想攬為手下,多被拒絕,拿稱帝的事去徵詢他看法,也不言不語。王浚看他這樣“非暴力不合作”,異常氣惱,誣陷霍原與強盜勾結,將其斬首示眾。
  • 3、晉懷帝被匈漢所抓,王浚設置祭壇祭天,立皇太子,向天下通告,聲稱受朝廷詔令按照皇帝旨意舉行封拜,設置文武百官,安排徵、鎮官員,任荀藩為太尉,琅邪王司馬睿為大將軍。王浚自己擔任尚書令。任裴憲及其女婿棗嵩為尚書,任田徽為兗州刺史,李惲為青州刺史。想效仿前人,挾天子以成大夢。

王浚的所作所為,民心盡喪,他卻陶醉在自己的迷夢裡。他沒有想到,他的敵人,正在給他挖掘墓坑。

  • 石勒是他的對頭,是匈奴漢國劉淵手下猛將,多次交戰,生死相搏,按說,和這樣一個敵人打交道,那是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萬分的警惕,有一個說法,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但是,無論怎麼心存僥倖,這樣的人,絕不可掉以輕心,王浚這隻洞庭湖的老麻雀,卻在關鍵的時候,昏了頭,把黃鼠狼,當成了哈巴狗。
從梟雄到小丑,不著邊際的皇帝夢,讓王浚淪為歷史的笑柄

石勒可不是王浚這樣的糊塗,他心裡透亮透亮的,在他征伐晉朝的道路上,有兩道攔阻索,一是劉琨,一是王浚。而王浚並不好相與,在他手裡,石勒可沒討什麼好。怎麼辦?這石勒,不是個簡單的人,身邊也有高明的智囊,張賓,兩人籌謀,共同挖好了一道圍剿王浚的大坑。

  • 一、斬卻王浚的羽翼

王浚能在西晉末年實力大張,很大程度上,靠了一個強力的外援,那就是鮮卑人,段務勿塵。兩方合作,多次取得勝利,但是,隔一個人就隔一條心,在一次進攻襄國的聯合行動中,被石勒以弱勝強,段務勿塵兒子段疾陸眷大敗,其堂弟段末被擒為人質。有人向石勒提議,把這個最勇猛的鮮卑人段末給殺了,但是,石勒深謀遠慮,認為遼西鮮卑是強健的國家,為一個人得罪一個國家,是划不來的,不如把段末放了,讓他們感激我,從此以後,他們不會為王浚所用。石勒重金犒賞鮮卑來使,並且讓侄子,殺人如麻的石虎與段疾陸眷結為兄弟,把段末召來,痛快飲酒,誓為父子。段末感激涕零,在回去的路上,每天朝南三拜,從此以後,一心一意的歸附石勒。王浚去了這樣一個羽翼,實力大減,後來重金賄賂拓跋猗盧,傳檄慕容,一起討伐段疾陸眷,結果失敗,王浚再難雄起了。

  • 二、堵絕王浚的後路

要把王浚一把拿下,不是易事,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後方安全。抗匈實力最強的,得算是王浚和劉琨,怎麼去擺平劉琨呢?張賓不慌不忙,說出一番計較來,石勒聽後大喜,劉琨不足慮也!

原來,劉琨和王浚雖同是扶助晉室的股肱大臣,按理應該同仇敵愾,共抗強敵,但是,為了自身的利益,這兩人互不相讓,是同儔,更是敵人。

  • 1、劉琨派同家族的高陽內史劉希在中山招募部眾,幽州所統轄的代郡、上谷、廣寧等地的百姓歸附劉希的,達到三萬人。王浚發怒,派燕相胡矩與遼西公段疾陸眷一同攻打劉希,把他殺了,並且驅趕掠奪三個郡的人口後離去。
  • 2、拓跋猗盧幫助劉琨打敗劉虎和白部鮮卑,劉琨為表感謝,與他結為兄弟,並表奏為大單于,封代公。可是這代公封地代郡在王浚幽州地界,王浚不肯,派兵攻打拓跋猗盧,卻落了個大敗虧輸。王浚從此對劉琨生下了深深的恨意。

石勒按張賓的計策,向劉琨送去人質,派使者傳言:我是個罪惡滔天的人,現在我去攻下幽州,捉拿王浚,來贖還我的罪過,報效劉公。沒想到,石勒這員猛將突然投誠,喜從天降,把劉琨高興得一愣一愣的:好好,你趕快去攻下幽州,我舉雙手贊成。劉琨捻鬚微笑,甚至規劃起了長遠的藍圖,清除匈奴偽皇帝,匡扶晉室,就在今日啊。

  • 三、向王浚卑辭示弱
  • 1、派舍人王子春、董肇,帶上金銀珠寶,向王浚奉上書信,我是一個小小的胡人,為了生存,四處遊蕩,不得不想辦法找地方安身。您出身尊貴,深孚眾望,是上天派下來拯救蒼生的,您才是天子啊!我現在四處征伐,是為您掃除障礙,剷除姦凶,希望您早登大位,我心甘情願當牛做馬,做您的孝子賢孫。語句不一定確切,大體意思就是這樣。

當時,鮮卑和烏桓人叛離,士人百姓也紛紛離開,王浚實力大減,石勒突然眉目傳情,這真是天上掉餡餅,雪中送炭啊。只歡喜得王浚心花怒放,笑逐顏開,那一番言辭,我是天生的皇帝命,尤其搔中他的癢癢處,那個舒坦。好笑的是,樂得暈頭轉向的王浚還仔細詢問石勒的使者王子春,你看,石公這番話是真的嗎?又喜滋滋的給這兩人封授官爵,都是一家人了嘛!

  • 2、王浚派使者送給石勒標誌風雅的麈尾,石勒不敢拿在手裡,掛在牆上,每天恭敬的叩拜:見到這個麈尾,就像見到王公一樣啊!
  • 3、石勒將襄國的精兵強將都掩藏起來,使者看到的是,老弱殘兵,盔甲零落,兵器破損,整個軍隊沒一點精氣神。

使者將看到的東西一一回報給王浚:這石勒,真的沒救了,沒有王公,他都活不下去了,約好三月到幽州,來參加您的登基大典。把這王浚給樂的,太好了,這美夢,就要圓了。

這石勒為了讓王浚徹底放心,王浚一個手下,司馬遊統,派使者和石勒暗通款曲,向他投誠,石勒將這個使者斬了,人頭送交給王浚。王浚一看,更加放心了,這石勒,坦誠相見,誠不欺我!

石勒的準備工作周全,細緻,嚴密,可以說得上是算無遺策。

  • 三月,很快就到了,石勒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直撲幽州。石勒到達易水,王浚都護孫瑋請求阻擊石勒,王浚不許,王浚手下將佐紛紛建言,胡人詭計多端,必須阻止他們,不能讓他們再前進了。王浚大怒,石公是要來擁戴尊奉我的,再敢多言者,斬!
  • 一大早,石勒趕到了薊城,沒費多少唇舌,就喊開城門,他還有些不相信,就這麼容易嗎?或許有埋伏,小心沒大錯,石勒驅趕了幾千頭牛羊先入城,我們這是給王公的大禮,不要攔阻!王浚聽到這個消息,多少有些忐忑,有些恐懼,可是轉念一想,不會的,石勒絕對不會騙我!也不知道是誰給了他那麼強大的自信,石勒可是你的敵人啊!幕僚、將佐最後一次請示,您看要不要構築防線,以防萬一。不用,我要親自迎接石勒將軍。
  • 石勒是來了,當然不需要他王浚迎接,他直接來到王浚中庭,將正從殿裡出來的王浚抓個正著。王浚屬鴨子的,臨了,嘴巴還硬:你個胡兒,竟敢欺騙你家大人,調戲你老子,你個大膽叛逆!
從梟雄到小丑,不著邊際的皇帝夢,讓王浚淪為歷史的笑柄

王浚直到這一刻,才算醒悟過來,可是,到了這步田地,無論怎麼氣急敗壞,以頭搶地,又有何用?王浚氣怒攻心,押送途中,想投河自盡,又被撈起,三月的天氣,想想北方的冷意,威風赫赫的將軍,曾經跺一腳地動山搖的角色,變得落湯雞一樣,狼狽不堪,又有多麼可憐。到襄國以後,王浚被斬於街市。

  • 生死不由己,徒然怨神明,王浚臨走之前,不知道會想些什麼呢,腦子裡會不會轉過這樣的念頭:人啊,還是安分一點好,夢做大了,會害死自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