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宏觀調控的大局勢下,房價出現了一定的鬆動。但是我們進行微觀觀察,一個城市的房產價格中,就屬學區房的房價最高。那麼未來學區房價會下跌嗎?學區房會不會成為民眾最危險的大宗資產呢?

其實要想看清楚這個問題,既要站在宏觀的層面看,也要站在微觀的層面看。基本上每個人能回答以下三大問題,那麼也就瞭解到了學區房的長期趨勢。這三個問題就是:樓市會不會進入長期的價格下降通道?未來的教改能保證入學的絕對公平性嗎?具體居住的城市房價會下跌嗎?
一、樓市會不會進入長期的價格下降通道?經濟增長趨勢要看清
我們針對樓市的宏觀調控已經進入到第3個年度了,現在形成的共識就是房住不炒。如果某個城市房價進入到快速上漲或下跌時,那我們就會使用因城施策的措施。樓市整體的管控目標就是穩定發展。現在房地產降槓桿、抓規範售房,力度還是非常大的。

每個專家都評論道:樓市已經沒有了前期高額利潤的那個生長環境,房地產在向實體經濟迴歸,脫離金融槓桿屬性了,未來仍然會持續相對嚴格的宏觀調控局面。
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只要我國還處於經濟上升期,那麼整體資產的名義價值還是保持穩定的,如果有著貨幣寬鬆的環境,那麼物價基本上會逐步上移的。在這個前提下,整體樓市價格是不會進入到全面的下降通道中,可能會產生價格分化,但是不會普遍下跌。如果價格走勢相悖論,那經濟增長會出現結構性的大問題。
整體看我國經濟發展未來將長期處於上升期,有可能每年上升速度不一,但是我們還遠不會達到經濟發展頂峰。中國的GDP目前在全球還排在第2位,長期來看最少還有10年以上的上升空間,GDP一定會勇攀全球第一。
二、未來的教改能保證入學的絕對公平性嗎?教育資源能平均化嗎?
我們的教育資源分佈是不均衡的,而且這種不均衡不僅體現在同一城市之中,還體現在省內的各個城市之間,以及全國的各省的區別。同時針對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教育資源也是不均衡的。所以這種不均衡是一個立體性的概念,而且是長期存在的現象。
一切存在的都應該有著其合理性。有些不均衡是天然形成的,有些不均衡是由於地理區隔形成的,但是造成了同一現象就是整體教學質量不一致。從而形成了省重點、市重點、區重點學校等等的劃分,具體體現就是不同學校教學理念傳承,教師隊伍培養和專業能力,最終的升學比例都不一樣。
但是教育的選拔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呢?考試和分數仍然是相對最公平的措施,這就造就了學區房的出現。假如未來選拔升學還是以這兩條為最重要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就不會出現絕對入學的公平性。我們的教改,確實不斷在改善,爭取達到最大可能的“有教無類”。
教改就是努力去縮小這種教學的差別,而不能實現全面平等。那麼我們設想,如果取消了一切入學限制條件,也會保留“就近入學”這一要求。家長自然會從最好的學校往下選擇進行入學報名,但是最終呢?離學校更近,社會經濟成本最低,對社會交通和各方面壓力最小,就變成最終極的、最後保留的入學篩選條件。
我們去看看國外的情況,其實國外也是有著學區房的概念,他們的要求也是就近入學。所以才會出現某一個街區會租金比較高昂,或者房價比較高昂的局面。,但是同我們唯一的區別在於,可能他們對於租客和房東孩子的入學要求是一致的。
從社會資源的節約角度,“就近入學”也是最對的選擇要求。上下學縮短路程,減少學生髮生各類危險的可能;降低交通堵塞;減少送孩子上學的時間投入和成本投入。最終的教改,基本上實現了“就近入學”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固化了學區房的概念。
在有些教育質量更佳的學校旁邊的小區學生,會優先得到入學資格。學區房概念長遠看,是不可能淡化和取消的,而是將是教育負面長期存在的一種現象。因為這就是教育中最公平的選擇,就如同大學最終需要一次高考一樣的道理。
三、具體居住的城市房價會下跌嗎?開始分化,不斷拉大差距
我國有著眾多的城市,以及更多的縣城,那麼具體到各個地區,毫無質疑未來房價一定出現分化走勢。也就是說,有些城市樓市房價會穩定向上浮動,有些城市房價會逐步向下滑動。但是再無普漲的局面出現,因城施策讓宏觀調控變得更靈活,可以微觀的調整各不同地區房價的走勢。
全國大多數城市,處於中部和西部,其實長遠看,經濟發展速度不會超過全國平均數,甚至在某些時候還會因為資源枯竭、人口流出、規劃調整等等原因,進入到長期衰退的程度,例如鶴崗、大慶等等地方。這是無法改變的趨勢,是時代做出來的選擇,那麼商品房房價能支撐住嗎?下跌還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對於位於三大經濟發展帶中的各個城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仍然會出現房價長期上升的局面。如同今年出現的類似於中山、東莞這樣的城市,其房價持續向上,商品房價格超過了很多省的省會城市,而且供銷兩旺。未來長期看其商品房價格,還有隨經濟增長而上調的空間。
更極端的是看一線城市,例如北上廣深等,他們自身就是經濟地區發展的龍頭,乃至我國或者世界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來自國內和國際的人才還在不斷大量的湧入,如果未來再放鬆戶籍政策,我們可以想想人口湧入的速度更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假如擠幹了現有房價的泡沫後,未來這些城市的房價將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的速度而持續上升。從長期看,房價進入到下跌趨勢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其實各個城市房價趨勢的核心就兩個關鍵指標決定的,那就是本地區人口變動,是不是在持續流入?以及能不能從我國長遠的經濟發展規劃中,得到更多的發展機遇!
學區房概念將長遠的存在,而且其價格就是比無學區的商品房價格要高。其多出來的溢價,好就是在於能就近入學一個教學質量更好的學校,而且降低父母對於子女上學的各項投入。但是僅僅學區房價格只比周邊非學區房的價格高一些。至於城市未來的房價走勢,還要抬頭去看時代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理財大賽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