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浩的父親和大鵬的父親在端午回鄉的途中,不幸在高速公路上發生車禍,兩人當場殞命。
大鵬的父親由於只有社保而沒任何形式的商業保險,只有公司給的8萬元撫卹金。小浩的父親因有著較強的風險管理意識,不僅購買了終身壽險,定期壽險,大病保險還額外購買了300萬的意外保險,合計保額達到500萬。

由於兩位父親都是家裡的頂樑柱,兩家不僅要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還要承受失去主要經濟來源帶來的巨大壓力。
這個案例讓人唏噓不已,同在一家公司,同是工程師的他們卻身價相差如此之大,身價不是身家!身家上億的人,身價可能是0,人的生命靠什麼去體現?保額來體現!
身價保障越高,生活壓力越小,幸福指數就會越高!所以,真的要讓保險為我們負起未來生活的保障,生命的尊嚴,幸福的責任,生命無價、保險定價!保險像一把傘,帶了不一定會用,但要用時一定要有。沒有人能預知生命中的不幸,能做的就是在還安好時購買足夠的人壽保險。
保險既是未雨綢繆的風險管理工具,也是人生價值能夠數字化體現的最好工具,自從問世200年以來還沒有任何一種工具能夠替代TA。
購買保險並不是因為一旦有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離開,而是因為還有更多的人需要活下去,生活還需要繼續,雖然保險不能代替太太的丈夫,不能代替孩子的爸爸,但是保險可以代替他的收入,所以當拒絕人壽保險時,受傷害的不是保險代理人,而是家人。
買保險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萬一發生風險時(大病、意外、身故)時能有一筆錢讓兒女能完成自己的學業,讓父母能安享晚年,讓愛人能繼續生活。無論在與不在,這是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