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還有很多人還用著年代比較久遠的筆記本電腦,電子產品更新換代比較快,很多人覺得的老本性能夠用就行,沒有必要花錢買新的,確實如此,不過我們繞不開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如今使用的很多軟件在不斷的更新升級,老本在當年也許很厲害,但是到了現在,大部分老本性能基本都更不上了,不過略微升級一下就又夠用了,實施上很多人也是這麼做的,想要升級筆記本,而且想要性能提升最大,該這麼升級呢?今天給大家帶來“三板斧”,提升肯定會很大。
老本升級最好遵循木桶定律,木桶定律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
知道這一點,我們來說下我想要說的“三板斧”,CPU、內存、硬盤。
想要最大限度的提升老筆記本性能,這三點是繞不開的坎,好在現在這三樣配件價格就降下來了,實惠便宜以及不貴,才產生很多人願意升級的慾望,我們來一一分析下。
一、處理器/CPU
這個東西我想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就像筆記本的大腦,幾乎所有的運算都要經過他來處理,CPU新換代是非常頻繁的,由於技術原因,絕大部分早期筆記本的主板帶有CPU插槽,就跟現在的臺式機主板差不多,CPU可以單獨拔插,所以cpu是可以單獨更換的。
那麼如何知道自己的筆記本cpu是否可以單獨更換呢?這裡有個大概的區分方法,那就是看筆記本的生產日期,一般13年之前的筆記本大部分都可以單獨更換CPU,14年以後的筆記本大部分不能單獨更換CPU,但這不是絕對,具體還是要看機型,這裡只是第一個大致的區分,因為也有些筆記本從早期就使用CPU與主板集成在一起的做法,這樣的cpu是焊在主板上面的,無法單獨拔插CPU。
如何知道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可以支持多大的CPU?這裡我們以因特爾CPU為例來講解下,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支持第幾代CPU,要知道,CPU是分代的,目前最新版因特爾CPU已經到了第十代了,我們以十年前的筆記本來舉例,要知道自己的筆記本是第幾代CPU,一個是通過在電腦系統內查看cpu具體參數,比如:
一代CPU i3-380M, 二代CPU i3-2350M, 三代CPU i3-3110M, 四代CPU i3-4000M
通過以上可以摸索出一個規律,除了一代cpui3後面是三位數字外,其他都是四位數字,而四位數字中排第一位的數字就是代表這個cpu是 第幾代U, 比如i3後面第一位的數字是2,那就說明是第二代U,這樣大家就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一般情況下,可以支持i3 cpu的主板,那麼往上走,i5 i7 都能支持,最起碼是可以支持高一級的i5 cpu,又比如,一個老本現在支持的cpu是i3-380m,那麼理論上更高級別的i5和i7cpu也能支持,所以可以升級更換i5或者i7的cpu,其他方法還有看南橋芯片組,看CPU的具體樣子,網上查詢機型參數等等,那些適合稍微專業點的維修師傅或者電腦愛好者,這裡不做贅述。
如何升級處理器/CPU
假如你的老本是i3 cpu,那麼推薦升級成i5cpu,升級成i7的也行,不過這裡不推薦升級i7,一是很多老本雖然理論上支持i7 cpu,但是筆記本的散熱器當初出廠設計時並沒有考慮過裝i7cpu的散熱情況,如果強行升級i7,用是可以用,但受到早期CPU製程的影響,老i7cpu一般功耗比較大,致使發熱大,散熱器散熱不及時,導致容易死機重啟,就算不死機,長期使用也會加快散熱器的導熱性能老化,甚至因為高溫引起主板損壞,二是升級i7cpu不划算,雖然是老i7u,但是價格也可能是i5的兩倍以上,不值得多花銀子,i5夠用就行,畢竟老本,花太多錢實在不合適,而且後面還要升級內存 硬盤等,導致總體升級費用偏高,影響預算,當然了也有筆記本是可以直接升級i7cpu的,而且散熱器也能壓住,但那是少數,這裡就不講述了。
一、內存
內存主要是用來臨時存貯數據 ,比如電腦中調用的數據,就需要從硬盤讀出,發給內存,然後內存再發給CPU,所以內存空間的大小會直接影響電腦的開機速度,開網網頁速度,以及打開各種程序的速度 ,玩遊戲也需要佔用較大的內存空間,早期的筆記本很多都是2G或者4G內存,而現如今,筆記本8G內存已經是主流中最低的配置要求了,升級內存迫在眉睫,筆記本內存同樣分代,而且分低電壓版和標準電壓版,目前在用的最新版內存已經是第四代了。
如何知道自己的筆記本內存是第幾代內存?
二代內存DDR2, 三代內存DDR3, 四代內存DDR4
以上規律記好,內存上面一般標有DDR字母后面的數字就代表著內存是第幾代,如DDR2,那就是二代內存,以此類推,另外內存多大,一般內存上面會寫明,比如看到內存上有"2G"字樣,那就是2G內存,當然了,這些參數電腦裡面也能看查看出來。
如何知道筆記本內存是標準電壓內存還是低電壓內存?
看內存條上的標註,比如:DDR3是標準電壓內存,電壓1.5V, DDR3L ,帶有"L"字母的就是低電壓內存,電壓1.35V, 這個參數在系統裡面也能看到,低電壓內存可以說是相對於標準電壓內存的升級版本,功耗更低,性能更好,運行速度更快 ,而且低電壓內存可以向下兼容,大部分官方標配是標準電壓內存的筆記本可以直接換成低電壓內存,
如何升級內存
建議直接升級成8G內存,因為目前不管是辦公本還是遊戲本,內存主流都是8G,根據使用情況,一般8G內存在日常使用中,不玩遊戲的其情況下,佔用率大概在50%左右,如果多開網頁或者程序,佔用率會更高,玩遊戲的佔用率會達到870%以上,對與原來本來就是雙2G內存,一共4G內存的筆記本來說,也可以換掉一根2g內存下來,裝上一根4G內存,這樣一共湊成6G內存,這樣也夠用,這裡要說明,升級8g內存的時候,最好換成兩根品牌以及參數一樣的內存,這樣兼容性更好,不要混合使用,同時,標壓內存和低壓內存不可同時使用,這樣會開機不顯示。
三、硬盤
硬盤是電腦上主要的存儲器,包括系統文件也在硬盤裡面,其重要性就不贅述了,目前主流硬盤是固態盤(英文簡稱SSD),或者雙硬盤模式(一塊固態盤+一塊 機械盤,系統裝在固態盤),而且硬盤相對於早幾年來說,價格已經降低的非常多,固態對與電腦的提速是相當明顯的,一般老筆記本用的機械盤,系統也在機械盤裡面,開機時間都要1分鐘左右,而換成固態盤開機只要7-10秒左右,並且在系統內存,運行各種軟件,遊戲,轉移文件等,都有非常明顯的提速感。
硬盤目前有很多中類,比如接口就有 IDE,SATA, MSATA,M.2,SATA EXPRESS,PCI-E,,協議上也分好多種,這裡不詳細講述,我們只根據老本的特性來推薦能用上的,合適的固態盤,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筆記本的固態硬盤?
這裡還是以十年前的老本來講述,一般老本的都是sata接口,所以我們選擇sata接口的固態盤即可,不過,也有很多老本其實是有兩個硬盤接口的,一個是sata接口,一個是msata接口,msata接口相當於sata接口的微縮版,因為它接口更小,固態盤更小,佔用的空間也就更少了,固態盤也分大小,以前的機械盤常見尺寸是2.5寸的,所以如果我們要用固態盤替換掉原來的機械盤的話,就選2.5寸的 sata接口的固態盤即可,
目前大致有兩種升級固態盤的方法,如果想要自己原來的硬盤繼續使用,那加固態盤的時候就要改光驅位,把原本的光驅拆下來,加一個光驅托架和轉接口,就能再裝一塊硬盤進去了,這樣的好處是,原來的機械盤可以繼續保留使用,而且因為加了固態盤,總體存儲空間更大了,一舉多得,如果不想犧牲光驅讀碟功能的話,那就把原來的機械盤換成固態盤就行,這樣系統要重新安裝,如果有重要數據在老的機械盤裡面的話,要注意做好備份轉移工作,注意,大型點的軟件,遊戲或者其他程序建議放在固態盤,這樣運行速度更快,
總結:總之,要想老筆記本升級後性能最大化提升,“三板斧”,CPU,內存,硬盤,這三樣同時升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大提升的目的,當然,在實際操作中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切記,不可盲目堆疊配置,不可一味的追求最高配置,否則得不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