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陽媽媽
有位心理學家說過“你播下了一個行動,就會收穫一種習慣,你播下了一種習慣,就會收穫一種性格,你播下了一種性格,就會收穫一種命運,”換句話來說就是,就是一個人做事的習慣決定了他的命運,父母對孩子都是寄予厚望的,都希望自家能有出息,而孩子長大後能過上什麼層次的生活,除了和孩子自身的能力有關。
和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也是有一定關係的,而3-15歲是一個孩子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父母只有把握住這一年齡段,對孩子有針對的引導,才會讓孩子養成受益終身的習慣。

一位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給3~15歲孩子提了六方面建議,父母不妨看一下
第一方面:關於吃飯
父母一定不追著孩子餵飯,不要強迫小孩子吃飯,不要讓孩子吃到撐的程度,七八分飽就可以了,吃太撐不僅容易讓孩子有體重太胖的煩惱,還容易讓孩子消化不良,父母最好讓孩子養成多吃蔬菜水果,不偏愛吃肉的習慣,孩子吃太多肉體內容易有太多過剩脂肪,還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父母還要把好孩子零食攝入的關。

父母可用水果來代替零食,比如蘋果和香蕉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且這兩種水果既能安神,對孩子智力發育也是有幫助的,在青春期前後,孩子的飯量可能會增加,也是長身體的重要階段,父母既要保證孩子攝入營養的均衡,還要適應孩子的飯量變化。
第二方面:關於健康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身體健康才是學習和生活的根本,父母要引導孩子找到一個喜歡的運動項目,並鼓勵孩子堅持下去。
第三方面:關於禮儀
關於孩子的禮儀和教養問題也是不能忽視的,父母從小要鍛鍊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到別人家作客時,不要太隨意和自來熟,想到自己家醫院,不要亂動主人的東西,當別人為你做倒水和上菜這類服務時,記得說謝謝,與人相處時,記得尊重別人的隱私,不然別人會有被冒犯的感覺。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餐桌禮儀,吃東西的時候最好不要發出聲音,給別人夾菜時,最好用公筷夾,自己再喜歡的食物,也不要直接端到自己的前面吃。
第四方面:關於分數
關於孩子考試考了多少分,考了什麼名次,父母不要一上來就發表自己的意見,父母可以先問孩子對自己的排名和分數滿意嗎?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嗎?儘量不說責怪的話批評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解決試卷錯題的原因,看是因不會還是因粗心而錯的。
然後讓孩子改正,父母在孩子講清楚學習的重要性後,應該從小就多給孩子灌輸讀書是為自己而讀的這種意識。
第五方面:關於作業
在孩子寫作業時,父母要引導孩子養成做時間計劃,一般就是完成每科作業需要多長時間,計劃在幾點前完成作業,在到了時間之後,如果孩子還是沒有寫完,父母要讓孩子說出沒完成的原因。
第六方面:關於批評
如果孩子是在學校受到了批評,父母要和孩子多交流,要給孩子做好情緒的疏導,不要讓孩子壓抑在心理,父母在批評孩子之前,一定要冷靜的想一下,自己是否做好了,沒有給孩子做負面引導,再教育孩子。
育兒寄語:
只有先學習怎麼當好一個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幫你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更多的人。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
歡迎屏幕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