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全文發佈了《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馬鞍山多個項目寫入規劃。

梳理發現 此次公佈的《規劃》中
安徽省被提及次數排在前四位的是
合肥24次 馬鞍山12次
蕪湖11次 黃山10次
馬鞍山在省內提及次數僅次於省會合肥

一定程度上來說
被提及次數排名代表著受重視程度高低
此次公佈的《規劃》中,一批促進區域交通互聯互通的重點項目涉及我市,並被列為優化內聯外通運輸通道、打造城際交通網和構建都市圈通勤交通網的重要部分。
綜合運輸通道佈局
《規劃》提出,要以軌道交通為骨幹構建一體化設施網絡。
其中提到,上海—安慶(六安)運輸通道。這條通道對外連接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內部串聯上海、南通、泰州、揚州、南京、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安慶等城市,北側支線串聯滁州、合肥、六安等城市。在對外綜合運輸通道中,商合杭鐵路將作為幹線鐵路發揮重要作用。
4月22日,商合杭高鐵南段提速試驗。商合杭高鐵合湖段聯調聯試之後轉入運行試驗階段,驗收合格並通過安全評估後,力爭6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合肥至湖州段建成通車後,商合杭高鐵將實現全線貫通。
打造城際交通網
《規劃》提出,依託多向立體、內聯外通的運輸主通道,加快高速鐵路連接線、城際鐵路建設,實現中心城市間 1—1.5 小時快速聯通。逐步實現相鄰城市間高速公路直連。有序推進支線航道建設。統籌推進鐵路、公路、城市交通等合併過江、跨海。
其中,涉及到馬鞍山有
☑揚州經鎮江南京至馬鞍山鐵路(鎮江至馬鞍山段)
☑巢湖至馬鞍山鐵路
☑加快推進寧馬高速公路改擴建。
☑有序實施江蘇南京—安徽和縣跨省地方高速公路建設。
☑推進馬鞍山龍山路、馬鞍山姑孰、馬鞍山九華路、馬鞍山湖北路、馬鞍山慈湖、過江通道建設。
(揚馬城際平面走向圖)
4月26日,鐵投公司召開揚州至馬鞍山鐵路安徽段預可研報告內審會,預示著項目距離開建更近一步。
(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效果圖)
4月27日,巢湖至馬鞍山城際鐵路江南段(含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獲省發改委批覆。作為我市加快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全面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一號工程”,巢馬城際鐵路先行工程已於去年10月28日正式開工。
都市圈通勤交通網重點工程
《規劃》提出,統一規劃建設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加強中心城市與都市圈內其他城市的城際和市域(郊)鐵路、道路交通、毗鄰地區公交線路對接,加快構建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都市圈1小時通勤網,其中,規劃建設南京至馬鞍山鐵路城際鐵路被列為都市圈通勤交通網重點工程之一。
2020年4月,南京至馬鞍山城際鐵路正式獲批,標誌著這條跨越蘇皖兩省、貫通寧馬兩市的重大軌道交通設施項目正式拿到“準生證”,向啟動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寧馬城際項目的正式獲批,不僅標誌著承載全體市民希冀和夢想的重大軌道交通項目正式落地,也昭示著馬鞍山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推進寧馬一體化步伐將大大加快。
推動港口群更高質量協同發展
《規劃》提出,優化區域港口功能佈局。形成以上海、寧波舟山港為核心,南京、杭州、蘇州、鎮江、蕪湖、南通、徐州、無錫、淮安、連雲港、溫州、嘉興內河、湖州、合肥、馬鞍山、安慶為骨幹,其他港口共同發展的總體格局。協調推動江海河聯運發展。加強安徽、江蘇沿江港口江海直達、江海聯運相關碼頭技術改造和錨地建設,有序整合蕪湖、馬鞍山港口資源,提升江海聯運中轉功能。
隨著《規劃》的發佈
標誌著長三角交通一體化
“頂層設計”正式出爐
必將進一步放大我市區位優勢
(圖片來源@linhan)
馬鞍山的交通發展也隨之進入快車道
為馬鞍山加快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
一體化發展提供重要交通支撐
關注【馬鞍山本地資訊】
讓你更加了解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