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繁忙的早上,我正在辦公室整理一些重要材料,忽然手機鈴聲響起,是老公王晨打來的。
接起電話,話筒裡傳來王晨做賊般壓抑低沉的聲音:“小曦,我媽在客運站搭不到的士。我這會兒開會實在走不開,你幫我接一下。”
什麼?婆婆要來我家?我還沒來得及反應,王晨又說:“好老婆幫幫忙,我先掛了。”
我和王晨三個月前剛舉辦婚禮,當初婆婆不大看得上我,嫌我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委委屈屈地讓兒子跟我結了婚。婚後可是一個電話都沒跟我打的。
今天,這是吹什麼風?把她老人家吹來了?
我看看時間,上午十一點多鐘,材料也整理得差不多了。我跟上司請了假,趕緊開車趕往客運站。
到客運站,我遠遠地看見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婦人手裡拎著包,身邊還放著兩個更大的包,可憐兮兮地站在路邊,這就是我的婆婆。
正好,婆婆站的地方有臨時停車標誌,我停在她面前,趕緊下車幫她拎包。
婆婆看到開車來接她的竟然是我,臉上詫異了一下,隨之而來的表情是尷尬。
“小曦啊,我,我……”
“婆婆,您辛苦了,先上車,咱們回家啊!”
我問了一路,婆婆吞吞吐吐地過了好一會兒才說,原以為出了客運站會很容易打到的士,沒想到過了十幾輛空車,一輛都不停。明明是空車,卻都說已經有了客人。
“這些司機心壞得很,看見我是老太婆就欺負我呢!”婆婆憤憤地皺眉頭。
(2)
我略一思索就明白咋回事兒了,的士司機都在滴滴軟件上接了單,難怪不會停車。我在心裡偷著笑,卻不敢讓婆婆看出來。
到家後,我把婆婆的行李拎上樓,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小區的生鮮超市買了幾樣菜,回家做飯。
婆婆要幫忙,我拗不過她,於是兩人分工摘洗炒煮。半個小時,飯菜搞定,王晨也回家了。
我站在婆婆身後向王晨得意地揚眉邀功,王晨眯著眼表示收到。
飯桌上,在婆婆斷斷續續的描述中,王晨和我才明白,原來婆婆因為不允許公公去縣城廣場上跳交誼舞,公公跟婆婆鬧了彆扭。
婆婆一氣之下就收拾行李跑到兒子家來了。
沒辦法,來了就只好招呼著吧。我把次臥收拾乾淨,讓婆婆住了進去。
起初幾天,婆婆還安安分分、做飯掃地,幫我們分擔了不少家務活兒。我暗喜看婆婆這個樣子不像是要跟我過不去的。
就當忐忑了好幾天的心即將要放下來的時候,問題來了。
連續幾天,我發現家裡很多擺設變了位置,花瓶啊、水杯啊不再是按照我習慣的樣子去擺放的。
床單從我喜歡的現代風格換成粉色大花,蕾絲空調罩子換成了大白布。
天啊,這是我的家!我苦著臉問王晨,該怎麼辦。
王晨試著去跟婆婆溝通,得到的卻是無情的拒絕。婆婆也不再是剛來時那幾天低眉順眼的樣子,風風火火、說一不二,隱隱然有這個家女主人的架勢。

(3)
這可怎麼行!我每天晚上躲在臥室掐王晨的胳膊,叫他想辦法。
可是不管想什麼辦法,只要婆婆還在這個屋裡住,就改變不了她當家作主的這副架勢。
總不能為了換床單這樣的小事把婆婆趕走,可是自主權一天天被侵犯的感受實在難熬。
有一個週末,我發現婆婆買菜回來之後不開心,做飯也恍恍惚惚,有一個菜竟還被她燒糊了。
我關切地問婆婆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婆婆默不作聲,早早就回房休息了。
我仔細一琢磨,婆婆早上出去還精神百倍的,從菜場回來就蔫了。既然婆婆不願意跟我說,我決定跟蹤她看看。
第二天是週日,我起了個早,剛洗完臉,就聽見婆婆出門去了。
我趕緊穿好外套、拎著包就跟著出了門。婆婆不緊不慢地在前面走著,十分鐘不到,就進了離家最近的東苑菜市場。
只見婆婆東看看、西看看,有的小販面前明明有我很喜歡的菜,婆婆卻不停下來買,又走到其他小販面前挑揀。
趁婆婆走到二十米開外的一列小攤後面,我走上前,在那個婆婆的眼神停留了很久、卻最終走開的小攤面前,我小聲說:“哎,今兒菜的賣相都不錯啊!”
小販抬起頭看了我一眼,撇著嘴一笑:“還是您識貨,你看前面那個老太婆,她前幾天到我這來,我問她能不能手機付款,我不方便找零錢,她非說我為難她,還說一看我的菜就不好,真是的。”
啊!原來是這個原因!
(4)
聽了小販的話,我一瞬間就明白婆婆不高興的原因了。
我轉身就出了菜場,直奔兩公里外的通訊市場,找到一家手機專賣店,買了一部價格適中的智能手機。
回到家時,婆婆已經坐在陽臺上摘菜了。
我把婆婆拉進客廳,在沙發上手把手地教婆婆使用智能手機,並下載微信,教她使用微信支付。
婆婆有點抗拒,一個勁地說她的舊手機好,簡單、好用。對我買的新手機有很明顯的牴觸情緒。
折騰了半小時,才教會婆婆在通訊錄找人名字和撥號。我還想接著教,婆婆身子一擰,放下手機到廚房忙活去了。
正在拖地的王晨望著我無奈笑笑,示意他媽就是這個樣子,讓我別介意。
這可怎麼是好?我冥思苦想怎樣才能讓婆婆接受新手機,可看樣子婆婆十分牴觸新事物。
上次在客運站打車,婆婆不就感受到了沒有打車軟件的煩惱麼?
第二天晚上,王晨回家說了一件事,公公打來電話說縣城裡搞社保登記,要搞什麼人臉識別,讓王晨趕快回家幫他搞定。
嘿,機會來了,既然是社保登記,那婆婆也要回家登記,正好大家一起回去。
我跟公司打報告請了年假,和王晨一起,帶著婆婆回到他們老家縣城。
公公一見面就跟我們大倒苦水,一個人做飯沒意思啦,登記個社保還要人臉識別啦,總之就是一堆麻煩。
王晨知道公公也用的是老式的按鍵機,拿出我們在通訊市場已經買好的一部智能手機遞給公公,要他熟悉熟悉。

(5)
公公臉上笑開了花,在兒子的指點下,很快學會了撥號、照相、用微信打視頻電話。
婆婆在一旁羨慕地看著,欲言又止。
我偷偷觀察著婆婆的臉色,知道是時候了。
“婆婆,如今好多老年人都用上微信啦。您要是用微信跟老家的親戚講電話,不知道多方便呢!”
“哦,哦,有很多人用嗎?”
“可不是嘛!咱們今天就一個一個把親人們的微信都加起來,不光是打視頻電話,還能給晚輩們發紅包。您再買菜時也能用手機支付了。”
婆婆抬起頭了看了我一眼,似乎察覺了什麼。我笑著眨眨眼睛。
陪著公公婆婆完成社保登記後,我們把公公也接到我們家裡。
有了公公的陪伴,婆婆不再把精神放在怎樣佈置我的小家上面。她用微信漸漸熟練,不僅學會買菜用微信支付,還在超市、藥店等地方都用上了手機支付。
如今公公婆婆從學習新事物中煥發了對生活新的熱情,兩人沒空鬧彆扭了。
有公公的感染和開導,婆婆也終於認識到現在是年輕人的世界,不努力跟這個世界接軌是不行了。
婆婆漸漸承認,我才是這個小家的主人,她不再在小家裡鬧著當家作主,而是盡力配合我們的生活,高高興興等著孫子的到來。
我和王晨終於舒了口氣,看來還是應該跟長輩多溝通,多帶著他們與世界連接。這樣,一家人才能過得舒心又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