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得太快了,一天一個樣,科學育苗和傳統育苗就是不一樣。”
“是啊!照這樣,再過30天移栽,絕對沒有問題。”
這是兩個人的對話,他們站在辣椒育苗的大棚裡,一個是雲南省會澤縣樂業鎮黑山村委會的黨支部書記王朝選,另一個是雲南電網曲靖會澤供電局的駐村扶貧隊員胡萬剛。
從辣椒籽種下的那天,十多天的時間裡,他們早一次、晚一次,雷打不動的要到大棚裡走走看看。

黑山村共有1330戶人家,其中貧困戶434戶1667人。在會澤樂業鎮,辣椒在方圓數百里都是出了名的,黑山的辣椒在樂業鎮從種植面積和辣椒質量又是數一數二的。農民們種出的辣椒,曬乾後足不出村便被收購一空,2019年,每公斤幹椒更是賣出了22元的好價錢。當年,建檔立卡戶張正美家僅辣椒收入就達7千餘元,另一戶建檔立卡戶吳家書家,種植了兩畝多收入一萬餘元。辣椒種植幾乎成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傳統優勢。然而,傳統育苗卻費工費時,並且成活率低,栽種出來的產量也不高。
村民吳加升說:"傳統育苗從撒下那天起,基本每天都要澆水,要兩個多月才能移栽,現在的大棚育苗可提前20天移栽”。
為了讓群眾增產增收,今年春節前,雲南電網曲靖供電局便投資幫村裡建起了扶貧大棚,共育苗5100盤,達134萬多株,村裡共規劃出300畝連片種植基地,所育出的苗將全部免費提供給30戶建檔立卡戶和29戶村民種植。
大棚育苗統一為"雲幹椒三號”,比起傳統種植具有產量高、口感好等優勢,並且移栽的成活率可達97%以上,比傳統的育苗高出27%左右。
目前,大棚裡僅僅撒下10多天的辣椒苗已苗肥根壯,長勢喜人。
會澤供電局和村委會計劃明年再建幾個育苗大棚,讓全村群眾都能栽上大棚培育出的辣椒苗,使家家戶戶都能鼓起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