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談年齡:50歲的我第一個感受,善待每一個今天

白巖松談年齡:50歲的我第一個感受,善待每一個今天

白巖松

如果說什麼年紀最不容易,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會覺得自己不容易。學生時代會覺得考試很難,作業和卷子堆成了小山,還要去參加各種補習班丶興趣班。然後少年們開始感嘆人生沒有自由,無比期待畢業之後的生活。

等到如願步入社會,又會覺得上學時期真的很美好,不用為生活發愁,只需要學好習就可以了。而後人到中年,反而開始懷念年輕時期的自己是那麼的恣意瀟灑,會幻想如果重來一回,也許現在就會過上更好的生活。

50歲,這個不尷不尬的年紀

可見每個年齡段的人都處在兩種情況下:不是在懷念過去,就是在展望未來。卻從來都沒有想過當下如何,沒有想過從當下做起。

尤其是在四五十歲的年紀,這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似乎生活中所有的壓力都壓在了自己的身上。要供養孩子上學,要照顧年邁的父母,也更為懷念從前,貌似比今天輕鬆的日子。

白巖松談年齡:50歲的我第一個感受,善待每一個今天

上有老下有小

卻忘了大家口中並不討喜的今天,對於過去也是一個期望的未來,對於未來也是一個美好的曾經。

可偏偏到了今天,這個現在進行時就是不討喜。也就是所謂,人總是學不會珍惜,總是等到失去之後才會去後悔。所以不妨像央視名嘴白巖松所說的一樣,去善待每一個今天。

白巖松,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自1989年從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畢業,他就開始從事新聞相關的工作。

白巖松主持過香港迴歸丶三峽大壩截流等節目;參加了澳門迴歸直播丶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2016年裡約奧運會現場等,可謂是經歷了大風大浪。或許正是這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才讓白巖松有了善待每一個今天的感悟。

白巖松談年齡:50歲的我第一個感受,善待每一個今天

北京奧運會

而白巖松的這個感悟,是他50歲的第一個感受。50歲就像上文所說的一樣,是一個很尷尬的年紀。不僅於生活上尷尬,似乎於事業上也很尷尬。

只有時刻做好準備,機遇來時才不會溜走

如果是事業有成還好,中國的退休政策擺在這裡,五年或者十年後便可以退休了。如果沒有混出什麼名堂,似乎也不會有所建樹了。因為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創業好像都是年輕人去做的事情。

就像提起志願者,人們往往喜歡在志願者前面加上"青年"兩個字。一些行為,人們往往在潛意識之中,就規定了去做這些行為的群體。所以現代社會人們會認為,一旦步入了四五十歲,步入了中年,就等同於開始走下坡路。

白巖松談年齡:50歲的我第一個感受,善待每一個今天

志願者

不僅是身體健康上,於各方面都是。其實不然,在這個階段,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

因為你總是瞻前顧後,不是感懷過去,就是幻想是明天可能會更好。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是熬過了一天又一天,然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其實不必這麼自怨自艾,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生活,但是相同的是都要過好每一天。只有在每一天都全力以赴的去生活,才會儘量的少留下一點遺憾。包括到了50歲,只要人們過了自己這一關,仍舊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去創業。

歷史上有相當多的例子證明了大器晚成這個詞。比如姜子牙72歲遇到文王姬昌,而後助武王姬發滅商建周。

姜子牙原名姜尚,祖上乃是官宦之家。可是他出生的時候家境已經敗落了。姜子牙為維持生計,只能通過一些買賣生意維持溫飽。但是姜子牙從來沒有因為現實的骨感,而放棄自己的理想。

白巖松談年齡:50歲的我第一個感受,善待每一個今天

姜子牙劇照

姜子牙渴望有一天能夠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他每一天都在學習治國之術丶軍事謀略等。可誰知他這一等就等了大半輩子,乃至於他70歲的時候,還沒有一個正經營生。

直到姜子牙72歲時,才於渭水之濱(今陝西寶雞境內)得見姬昌,走上了事業之路。輔佐姬昌期間,姜子牙通過所學才能,

制定了一系列的內外政策,這為推翻殷商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

等文王死後,姜子牙繼續輔佐姬發,最終通過牧野之戰,成就了周朝。而牧野之戰的大獲全勝,很大程度上靠的便是姜子牙的指揮作戰以及之前制定好的種種政策。

白巖松談年齡:50歲的我第一個感受,善待每一個今天

紂王劇照

或許姜子牙的故事有虛構的成分,但是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只有時刻做好準備,機遇來時才不會溜走。

而這個準備需要不放棄自己,通過認真對待每一天來完成。

如果說姜子牙的故事染上了點神話色彩的話,那麼我們耳熟能詳的劉邦,史書上可是有確切的記載的。劉邦推翻秦二世建立漢朝時,已經年過半百了。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劉邦最初不過是沛縣泗水亭的一個小小的亭長,在外人眼中,是一個沒有大志/遊手好閒之人。但是他十分善於交際,口才很好。當然,這點在旁人看來就是油嘴滑舌。等到劉邦真正有了自己的勢力的時候,他已經人到中年了。

白巖松談年齡:50歲的我第一個感受,善待每一個今天

劉邦劇照

對於劉邦的真實年齡史書上有爭議,一則說他這是39歲,一則說他48歲。那無論是哪一個,都代表著劉邦事業有所小成之時,相較於旁人來說已經很晚了。

但是劉邦卻沒有因為自己起步晚,就自怨自艾,也沒有去幻想如果再年輕20歲就好了。而是十分有熱情對待自己的新事業,拉攏人才、制定大體的戰略目標、奪取關中這一戰略要地,最終於楚漢之爭中勝利。

如果劉邦四五十歲就等著退休,因為擔心自己開始走下坡路,就放棄了創業的道路。或許就沒有如今我們看到的項羽虞姬悽美的《霸王別姬》,也沒有了後來強大無比的大漢盛世。

白巖松談年齡:50歲的我第一個感受,善待每一個今天

京劇霸王別姬

歷史上如同姜子牙和劉邦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少,只單單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便多的是老年英雄。比如黃忠72歲於漢中定軍山斬殺曹操的大將夏侯淵,奠定了蜀漢政權的基礎。

而黃忠也是老當益壯的代名詞。再比如寫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梟雄曹操,更是讓人們看到了他究其一生,都在為自己的事業而努力。直至他去世,雖說都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這種魄力卻不得不讓人敬佩。

三國是一部老年英雄的歷史,這也是為何有老不讀三國的說法。但是比起我們讀歷史、感慨歷史,更應當學歷史。學習歷史人物身上的那一種正面精神,不要因為年紀見長,就忘了自己曾經年輕時期心中的抱負。

白巖松談年齡:50歲的我第一個感受,善待每一個今天

黃忠劇照

所以如同志願者並不都是年輕人的特權一樣,創業也不一定只有年輕人才可以做。也不要總是懷念從前,你如今不在意的今天,於未來來說也是懷念的從前。這樣的懷念是沒有用的,必須要做出改變、做出努力,否則所謂的懷念不過是原地踏步。

努力的去善待每一天吧!或者為了夢想而努力,或者享受如今的安穩生活。不求做"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吳下阿蒙,但總不至於讓今後的自己陷入無盡的遺憾和後悔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