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向好,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全國29省市明確開學陸續明確開學時間、部署錯峰開學等,逐漸恢復教學秩序。
截至4月12日上午,全國有30個省市(區)已經公佈了開學時間,除了湖北和北京外其他省市均公佈了開學時間,具體如下:
-全國開學時間表-

圖源:人民日報
除了湖北省之外,30個省市自治區都已經明確了初三年級和高三年級的開學時間。
中小學的開學時間也越來越近了,家長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段時間的考驗結束了,但不是我們放鬆的時候。
正如人大附中一位老師在朋友圈說的那樣:"網課結束後,許多孩子一定會有質的飛躍,也會有很多孩子被甩開距離,並持續被甩開。"
如果不好好改正,這幾類孩子開學後將會吃大虧!
-1-
基礎薄弱的孩子
上網課時,孩子往往只專注於聽完當天的內容,沒有做好預習與複習工作。實際上假裝努力,課堂上跟不上老師的進度。
聽老師講10分鐘就開小差,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要喝水,就是不能專心聽講。
聽課時粗心大意,脫離了老師的監督,沒有記筆記的習慣,往往忽視掉一些知識點。
課下沒有溫故而知新的習慣,知識學習沒有條理,出現記憶性的錯誤。
在“網課翻車現場”頻現的同時,學生自學能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缺失、專注力低、無法跟上老師學習進度等問題。
學習是一個連續、連貫的過程,每天的學習和作業的佈置都是一脈相承的。
每天落下一點點,以為可以補上,但一個知識點沒聽懂往往會影響下一個知識的學習,導致學習節奏混亂,跟不上學習進度,打不好基礎。
這樣日積月累,學習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甚至成為一種負擔。
-2-
沒有目標的孩子,永遠都在假裝學習
隨著網課的持續進行,孩子剛開始上網課的新鮮感過了,現在上課總是偷偷玩手機,甚至借上網課機會打起了電腦遊戲,不得不承認很多孩子都在“假裝學習”。
“假裝一下”不僅可以逃避部分學習的負擔,還可以讓爸媽滿意,很多學生樂在其中。
我們都應該讓孩子明確:沒有誰“要你學”,只有“你要學”!
很多孩子都在盼著中考延期、高考延期,當前兩天高考延期的消息發佈時,很多孩子都在暗自慶幸,因為複習的節奏不用那麼緊張,有多了一個月的放鬆時間。
但考試的日子終將會來,與其讓這個截止日期追著你跑,不如把每天的進步都當做目標。
努力,本就是分內之事,不分時間地點。
所以,不要總是問“時間不夠了我怎麼辦?”
也不要總是懷疑、迷茫、找不到自己學習的意義在哪?
人生中許多事情的成功,從來都沒有一蹴而就。
只有日積月累的量變,才能換來質的飛躍。
把每一天堅守住,才有臨門一腳的精彩!
-3-
不懂自律的孩子
沒了老師的管教,多少人是“間歇性自律,持續性懶惰”。
為什麼非要學習,刷刷手機打打遊戲多好。
為什麼非要認真寫作業,應付應付快點完成多好。
為什麼非要上網課,躺著休息乾點別的事多舒服。
在不想完成的事情面前,我們可以在很多事情上找到歡愉,放縱的感覺確實很爽。
但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你在該努力的時候越放縱,越偷懶,等成年之後都會補回來,並且付出更大的代價。
還記得前段時間,刷屏的衡水中學的作息表嗎?
他們起早貪黑,即便在家無人管束,也嚴格去執行。
學習路上,永遠都只有一條鐵律:自律者出眾,不自律者出局。
與其等考試之後,羨慕他們考上名牌高校。
然後把考得好的原因歸結為“學校資源好”、“本來就比我聰明”。
我們應該明白,這個世界還遠沒有到憑天賦、運氣就能簡單成功的地步。
每一分的成績,需要十分的努力。成功背後,都是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自律與堅持。
孩子的學習用功程度和吸收效果,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成績上淪為"差生",還是成為"優等生"。
試卷上的那個分數,不一定能代表你的成績,但是卻能反映你做出了多大的努力,反映了在學習這趟旅程裡,你有多自律!
但這並不意味著,差生就沒有逆襲的可能,畢竟,沒有一個學生生下來就註定是個差生!
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說:只有等潮水褪去的時候,才知道是誰在裸泳。開學之後,學生群體一定會出現兩級分化,有人逆流而上,佔據高地。有人不經意間,早已經被沖刷到了末遊。
疫情就像是一場沒有預習的大考,考驗著孩子,更考驗著家長。考驗著為人父母面對“意外”表現出的耐力和勇氣,面對“變化”表現出的智慧和格局,父母在這張考試試卷上的分數,關乎著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