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那么喜欢听故事的孩子,长大了为什么没有爱上阅读呢?

鸢尾花花儿


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和他喜欢阅读是两回事!

小孩子喜欢听故事是他喜欢故事里的情节,或者是时间长了行成了一种习惯。而阅读是一个孩子自己首先能够自己识别书中的文字然后在头脑中连词成句整理消化的过程。孩子阅读过程中会有一个思考的因为虽然有时会遇到比如生字不认识或者词语不理解的问题但是在不断克服这些国难后他会慢慢的充满自信和有成就感。

愿意听故事不一定爱阅读和爱看电视不一定爱阅读是一个道理!要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要从小做起,单单给他讲故事是不行的,孩子上学之前你可以讲给他听,孩子上小学后你就要让他自己阅读,事实上有的家长在孩子幼儿园时期就已经让自己的孩子阅读了。书是直接连接作者和读者的介质最能完整的表达作者的写作思想,作品中写景言情也未被加工所以阅读者能直接被文章感染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就理解得更深刻!

阅读的好处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想要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就从小做起吧,从感兴趣的读物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慢慢来孩子找到阅读中的乐趣才会真正爱上读书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


绿地冰凌


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孩子。

如果我们家长引导得当,喜欢听故事的孩子是一定会爱上阅读。

怎样去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1,给孩子读故事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语气,能有动作就更好了。

抑扬顿挫地朗读,会把孩子代入故事的情景当中。比如说讲狼来了的故事,当喊狼来的时候,你的语气中要带着惊恐慌张。如果再带着孩子跑起来。像做游戏一样,那你们就进入了故事的情景当中了,孩子就会对这本书特别感兴趣,慢慢地喜欢上阅读。

2,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家长和孩子要互动起来。

你不断的给他提出问题,如果是很小的孩子,你就要问他小猫在哪里呀?小狗在哪里呀?他就把小猫小狗指给你看。

大一些的孩子你问他深一点的问题,就是你讲故事的时候他的脑子一定要动起来,只是你讲他不动脑子很难引起他的阅读兴趣。

所以我说阅读兴趣不是长大了,才对阅读有兴趣的,而是你在给他讲故事的时候,他已经对这个绘本感兴趣了,已经喜欢阅读了。

从小喜欢阅读的孩子,长大以后阅读能力绝不会差的。

我是宁老师,一生做教育,现在与两个外孙朝夕相处,教育经验丰富,教育对象跨度大(零岁—18岁)欢迎关注我。


宁老师说


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很正常,不光是小孩子就是成人也愿意听故事。为什么孩子长大了之后没有喜欢读书,没有爱上阅读呢?原因就是在讲故事的时候,缺乏一个和孩子“亲子共读”的过程。

亲子共读,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作为父母应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来读书。当然最好是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书等等。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有意识的给孩子来指读其中的一些生字。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认识其中的一些汉字。汉字有一个特点,它是图形文字。相比拼音文字而言,对于小孩子来讲更容易认识。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要运用一些小技巧,当讲到吸引人的地方,讲到惊险之处,有意识的停顿一下,比如说要紧急处理一些家务,或者工作中的一些事情。孩子自然就会对书籍更感兴趣,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尽快给他讲完后续的故事情节。

这样孩子慢慢的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因为他急于知道后面的故事是如何发展的,他会自己翻阅图书,尽其所能去了解故事的情节。当孩子自己拿起书来阅读的时候,家长就要多鼓励和表扬孩子,让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孩子慢慢认识字之后,就可以请孩子读书给爸爸妈妈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