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好友的推薦下去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本來內心拒絕。
特別是看了預告片,第一反應是“心目中的小英雄哪吒為何變得如此的邪惡,還帶點恐怖”。
耐不住好友的強推,強忍著去購買電影票觀看。
結果自然是啪啪啪打臉。
去豆瓣搜了一下,發現大家好評如潮,這我就放心了。

圖片來源豆瓣
之前本想帶著小妹一起去看,害怕她被哪吒“嚇到”,中午帶著小妹又去刷一遍。
再看一遍,除了被特效震撼和感動外,對電影中的人物命運的理解更加透徹了。
希望我們能如同哪吒那般,勇敢地抵抗不公的命運,活出自己的生活。
1 孩子,不要在意“標籤”
小哪吒剛出生時,因為是魔丸轉世,被陳塘關百姓認為是妖怪。而哪吒生活一年多,也一直被“妖怪”的標籤禁錮著。
可憐的小哪吒,本應該和小夥伴快樂的玩耍,卻被村民排斥、疏遠。幼小的心靈,怎能經得住這般冷落。
讓我想到了《獅子王》裡面的經典臺詞:
When the world turns its back on you, you turn your back on the world.如果這個世界對你不理不睬,你也可以這樣對待它。
可憐的小哪吒除了惡作劇,時常用打油詩來排遣心中的不解:
“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一口七八個,肚子要撐破。茅房去拉屎,想起忘帶紙。”
小哪吒,也從一開始的活潑懵懂、天真無邪,一步步變成大家口中的“妖怪”。
而我們小時候,也曾因為身材太過“矮小”或者“高大”,說話聲音難聽等等,被貼上各種各樣的難以接受的標籤,比如:呆瓜、傻大個、矮小子,公鴨嘴、悶葫蘆。
在面對其他小朋友的嘲諷,第一反應是逃避,感嘆為何自己生下來卻是如此,之後就變得自卑、墮落,開始自暴自棄。

圖片來源電影《哪吒》
孩子,無論何時,你都不要在意別人給你的“標籤”。
你就是你,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
而且,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一個人承擔,父母永遠都會是你的堅強的後盾,就如同的電影中的李靖夫婦一樣。
哪吒剛出生時,百姓為了除掉“妖怪”哪吒,想殺掉哪吒。而哪吒的母親不顧自身安危,也要緊緊地把他抱在懷中,保護他、安撫他;李靖得知哪吒出生三年後註定要被天劫毀滅時,他寧願犧牲自己去換取哪吒的性命。
你要相信,父母會永遠站在你身旁,也會一直支持你,相信你。就如同哪吒父母一直相信哪吒能變成更好的人,拯救陳塘關百姓,為他們降妖除魔一樣。
你要無視這些“標籤”,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
圖片來源電影《哪吒》
2 孩子,不要感嘆命運不公
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之子,本應受陳塘關百姓愛戴,卻不小心成為魔丸轉世的“魔童”,人人恐懼,敬而遠之。
敖丙是妖獸龍王的三太子,本應和龍族一起,永生永世囚禁在海底,卻變成了靈珠轉世的“救世主”。
可敖丙,即使是靈珠轉世,他還是因為妖獸出身的身份,讓百姓感到害怕、恐懼。
這就是他們的命運。
哪吒開始也感嘆命運不公,不停地自嘲:“生活你全是淚,越是折騰越倒黴,垂死掙扎你累不累,不如癱在床上睡”。
圖片來源電影《哪吒》
可有時命運就是如此,造化弄人。
孩子,不要被因為命運不公而自暴自棄,我們要勇敢地打破自身禁錮,突破自己。
與其感嘆,不如改變。
這雖然很難,可為什麼不去試著做一下。
即使前面的道路困難重重,也要去打破它。
就像電影裡的哪吒一樣,抗擊命運,從“魔童”成了拯救陳塘關的“救世主”。
這時候,誰又能去感嘆命運不公呢?
圖片來源電影《哪吒》
03 孩子,你的命運由你決定
哪吒命運如何?他本該是靈珠轉世卻“誤打誤撞”變成魔丸轉世,成為人人喊打的“妖怪”。
他也曾感嘆,自怨自艾,抱怨生活,抱怨命運。
父母、師傅雖然一直在教他如何對抗不公的命運。可是如果哪吒自己不行動,不改變,他永遠是百姓口中的“妖怪”、“魔童”。
哪吒說:“去他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決定!”
太乙真人說:“人是否能夠改變命運,我不曉得。我只曉得,不認命是哪吒的命。”
圖片來源電影《哪吒》
在電影結尾,哪吒用頑強的意志戰勝了命運的枷鎖,打破天劫,摘掉了別人眼中的標籤,證明了自己不是“妖怪”。
“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
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枷鎖,標籤只是別人眼中的東西,那不是你。
就像別人眼中的齊天大聖是“妖猴”,別人眼中的小哪吒是“妖怪”一樣,別人終究是別人。你的命運掌握在你的手中。
儘管成長的道路異常艱辛,也請你開心地走下去。
也要時刻記住:你的命運由你作主。
閱讀更多 林小果育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