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點和參考答案
利率
(1)存款分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儲蓄的意義: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或信用社,儲蓄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得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利率=利息÷時間÷本金×100%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稅(國債和教育儲藏的利息不納稅),則:
稅後利息=利息-利息的應納稅額=利息-利息×利息稅率=利息×(1-利息稅率)
稅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利息稅率)
參考答案
第11頁做一做
同步練習
作業提升練習
一、2016年4月,明明媽媽把一些錢存入銀行,定期3年,年利率是2.75%,到期後可以取出97425元,你知道明明媽媽存入銀行多少錢嗎?
解:設明明媽媽存入銀行x元錢。
x+x×2.75%×3=97425
x= 90000
答:明明媽媽存入銀行90000元。
二、媽媽有20萬元,現有兩種理財方式:一種是購買銀行的1年期理財產品,年收益率是4%,每年到期後連本帶息,繼續購買下1年的理財產品;另一種是購買3年期國債,年利率是4.5%,如果比較3年後的收益,你建議媽媽選擇哪種理財方式?
購買一年期理財產品:20×4%×1=0.8(萬元)
(20+0.8)×4%×1=0.832(萬元)
(20+0.8+0.832)×4%×1=0.86528(萬元)
0.8+0.832+0.86528=2.49728(萬元)
購買3年期國債:20×4.5%×3=2.7(萬元) 2.7>2.49728
答:建議媽媽選擇購買3年期國債。
圖文解讀
閱讀更多 小學快樂課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