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打压就会有反抗,有困境就会有突破,美国曾以为能够通过他们在芯片上的技术优势遏制中国北斗的发展,但是事情的走向却给了美国当头一棒,北斗“心”,不仅没有陷入瓶颈反而还顺利的进入了国产化道路,取得了瞩目的成果。

据悉我国北斗芯片经过7年的磨砺,近两年迎来了井喷式的爆发,先是在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大会上首发了28纳米的“火鸟”北斗芯片,让北斗有了性能优秀的“中国芯”,而后北斗芯片系列产品的销量一路走高,在2017年就突破了5000万大关,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2018年年底发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案例》中,北斗导航芯片以及相关产品的销量成为了国际上的一股“东风热流”。

累计销量突破7000万,销售的国家和地区多达90多个,而我国北斗芯片的单价也由过去的上百元,降低至6元,不断挑战GPS芯片的价格优势。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获得了一等奖,由此可见,不只是北斗芯片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整个北斗导航系统都在积极的向上发展。
我国在自主建设卫星导航系统上,虽姗姗来迟,但却有“后来者居上”的潜力和实力。说到这里,不知美国政府对北斗现如今的发展是如何看待的,不过根据美媒的报道,似乎美国业内并不满意,美国相关企业也是“怨声载道”。当然,不管以后美国政府的“风向”会如何改变,相信经过这次的“芯片之伤”后我国科技领域会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再让“卡脖子”的事迹继续上演。
閱讀更多 獵鷹視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