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将至 谷雨防上火 遇事少忧虑 饮食“少”为宜

春去夏将至 谷雨防上火 遇事少忧虑 饮食“少”为宜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降雨增多、气温快速升高是这个节气的最大特点。

“谷雨时节,心脾之气逐渐旺盛,肝旺气伏,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北京中关村医院中医综合科主治医师陈捷提醒,起居、饮食、情绪等都要符合节气特点,起居、饮食、情绪等都要符合节气特点,才能为安然度夏打好基础。

早睡早起 晨练健身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陈捷指出,谷雨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此时宜早睡早起。

“早晨是采纳自然之气的好时机,运动能够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使气血通畅,提高心肺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陈捷建议,老年人可选择静中有动的运动,如太极拳、慢跑、散步等。不过,春季风大沙多、飞絮随风起舞,很容易引起鼻痒、鼻塞、咳嗽和皮肤过敏等症状。因此,应尽量避免在浮尘天气户外活动,外出戴好口罩。

●远离湿邪 预防上火

谷雨之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加大,是神经痛的高发期,需防“湿邪”侵袭伤身。“日常生活中多开窗通风,注意保暖,多晒太阳。可食用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如红豆、茯苓、冬瓜、薏米等。”陈捷说。

“气温逐渐升高,上火的人也多了起来。”陈捷表示,春天阳气升发,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人体较难保持新陈代谢平衡,易使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在精神和体力上都不应过度疲劳和紧张,切忌遇事忧愁和焦虑,甚至大动肝火。”

●饮食清淡 以“少”为宜

饮食方面,陈捷建议以清淡为主,在食物的烹饪上要突出“三少”,即少油、少盐、少糖,如果非要加调料,尽量以少为佳。在饮食的品种上要“素”“鲜”,以各类时令蔬菜为主,不要过多地吃大鱼大肉和动物内脏等“发物”,以免引起肠胃疾病。

陈捷特别提醒,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注意调养肝气,可食用具有滋润作用的食材,如银耳、桑葚、蜂蜜等,以滋润生津、益阴柔肝,防止肝阳过亢。多喝水,适当多吃些清肺、润肺食物。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