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各種丹道功法流佈,大多皆是祖師先賢肺腑之言。只是祖師以隱喻言之,若非本門師傳,恐他人不能明也。今若有人執著於此流佈功法,恐此人不得真意反而自誤也。
吾觀是流佈經典,皆是功法大要,非其師也,難說其義。然若有人修行層次已得某某地步,則能從此綱中驗證其修行。
此綱是功法,是修命之用,又有心法乃引修煉者調服其心者也,心若未伏,其神難醒。元神者,真意也,郎朗明明,然其初醒時,若心不定,則有恐怖,心定者將無魔境之患,可直指上乘。

吾今為散修共修者說:
其初,莫過於調心入靜,何為入靜,能安坐者,心神安定,無煩亂者,即是得靜,然此靜是最初之靜,只為皮毛耳;
其二,煉形,初次是氣血行河車之路,而後硬丸者,方為炁行,其行則行,不行則等,河車即是任督流轉;散修者無師指引,唯有自心感應,舒適即是最上一層功效;
其三,虛無,此虛無者,是身心清爽,呼吸綿綿微微,呼吸之間,諸毛孔有出入感,亦或者身體有一張一縮感;
其四,靈心,此一層次,必從虛無境界中,再次深入靜境,方能體會那靈明自在的神意,此神意,是靈明者,是元神也;日日勤功,若有怠惰,則是磨練心性之事,必要堅定此心,方能度過;
其五,洗練,此洗練者,亦練其身,亦洗其心,身心輕靈為功效也,此時若人心神有所執念,則易生幻象,可以謹守本心,不問不理,心神定後,幻象自去,若人心定,則無幻境,直見日月圓明者,然此時之象卻非是本性之圓明,修煉者不可以為此是得道之相,如此虛無,神意更入微妙;

其六,不二,何以不二,性命不二也,性者即是微妙神意,命者即是此身也,何以為是,其日月退去,身心復歸於平凡,大悟性命原一之事,唯是身心明朗通透,此時為身心合一,故稱不二。
上述是修行之理法,若人慾以搬運,開穴等等諸事求證,恐不能行之;不若息心至靜,收心煉心,當其心清靜,其氣自歸還,對於本源本性之感悟,並非只是從靜坐中得,靜坐可以幫助感悟,這世上沒有不能幫助感悟的。
比如,今有人毀謗於汝,汝心將動欲怒,頓時醒悟,則灑然而笑,此不可為不超脫;
若有人崇拜於汝,汝心將動欲喜,頓時醒悟,則灑然而笑,自見己之滿缺,此亦是大修行。
若有人於此,見喜則戀,見惡而厭,見樂不出,見無生懼,是人未識本心,未離苦海,當宜返照自心,時時自省,不旬日而能明知自心。
若有人於此,欲證本來,而斷絕世俗,棄絕常務;此人心力堅定,然而不明,此人應回念生身之處,是汝成長之根本,汝若欲證本來,應思蓮葉長在汙泥中,於世俗中不染此心,即可立地見心識性,若不能者,則息求道心,息戀世心,當其心息至可出可入時,則自悟矣。
今之修證者,應不著於人,不著於法,不著於門戶,息如是等心,欲證清靜則得清靜,欲證如如則得如如。
閱讀更多 西遊密文vs道宗祕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