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國際商報》訊記者 張春濱 餘先龍)記者獲悉:2020年4月8日,雲南省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對外發布的《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2020年度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顯示,今年昆明將啟動交通、能源、外貿、科創等領域的45項重點工作,確保“一樞紐、四中心、三品牌”建設取得成效,全力推動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

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一、加快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1.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

  進一步加大國際航線開闢力度,加快構建國際化、廣覆蓋的航空網。配合推進昆明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建設,抓好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

  2. 積極建設國際鐵路樞紐

  配合推進渝昆高鐵建設工作。推進昆明鐵路樞紐西客站綜合交通工程前期工作。

  3. 完善骨幹路網功能

  繼續推進宜良至石林、武定至倘甸至尋甸、昆明(眠山)至楚雄(廣通)、昆明至倘甸、昆明(福德立交)至宜良、曲靖三清至昆明清水(昆明段)6條高速公路建設,確保宜良至石林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繼續推進昆明晉寧至玉溪易門、祿會高速(雲南段)等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

  4.積極發展水路運輸

  主動融入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發掘我市水運發展潛力,加快推進東川港項目前期工作。

  5.完善城市骨幹公共交通網絡

  加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西北延、2號線二期、4號線、5號線、6號線二期工程項目建設。繼續推進軌道交通7號線、8號線、9號線、嵩明線、安寧線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金碧路道路恢復提升工程(線性工程部分)、滇緬大道快速路(一期)、飛虎大道北段項目建設,推進支、次路路網建設,打通斷頭路,增加城市道路微循環功能。進一步優化城市公共交通,多方式促進公共交通發展,全市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58%。

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二、加快打造區域性國際能源樞紐

  6.加快建設電力保障基地

  穩步推進烏東德水電站建設,全年完成投資28億元,確保2020年7月首臺機組發電。支持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範工程建設,加快電網側交流配套工程建設、完成電站側交流配套工程。加快昆明±800kV昆北換流站、雲貴互聯互通祿勸換流站等項目建設。推進500kV白邑輸變電工程(變電站部分)建設,確保年內建成投產。

  7.加快建設油氣保障基地

  配合雲南省加快推進中石油雲南煉化基地建設,配合推進雲南煉化一體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儲氣調峰設施建設,推進昆明市內天然氣管道建設,加快中緬天然氣利用。保障昆明鹽礦配套專線項目供氣。

  8.建設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

  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年內建成80座充電站、2400個充電樁、2座換電站。

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三、加快打造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

  9.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城市

  啟動以經開區王家營為中心的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和以安寧市大桃花村為中心的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建設方案編制,做好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方案的前期謀劃,爭取首個國家物流樞紐申報入圍。

  10.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晉寧國際陸港、王家營寶象物流中心、經開區雲南東盟國際冷鏈物流中心等省級示範園區建設,啟動尋甸天生橋、安寧草埔等物流核心節點建設前期工作。全年實施重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5項,力爭完成年度投資不低於20億元。提升交通物流運行水平,力爭全市公路貨運量、鐵路貨運量和快遞業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2%、15%。

  11.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工程

  依託桃花村站、王家營西站、白塔村站、中誼村站、楊林站、宜良北站、七甸站、寶峰站等八大鐵路支撐節點,以騰俊集裝箱公鐵海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寶象物流國際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南亞國際陸港公鐵聯運工程項目為重點,發揮示範工程的帶動作用,培育一批省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項目。

  12. 加快現代商貿物流業發展

  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保稅區備貨進口、海外直運、跨境物流、多式聯運等現代商貿物流產業。藉助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建設,大力發展跨境物流,在汽車平行進口、珠寶貿易、生鮮農產品貿易等有關領域擴大交易規模。積極提升保稅物流功能,確保昆明綜合保稅區、高新保稅物流中心、騰俊保稅物流中心業務量和業務收入較2019年有明顯提升。加快建設區域性分撥、倉儲、配送等電商快遞產業基地,鼓勵電商及快遞企業向空港物流集聚區集中。

  13.認真做好城市物流配送試點

  加快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共享物流、智慧供應鏈等新業態。支持批發市場、配送中心轉型升級,推動物流企業向供應鏈服務商轉型。2020年內組織形成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供應鏈、快消品分銷型現代供應鏈、醫藥分銷現代供應鏈、汽車零配件銷售現代供應鏈和跨境物流現代供應鏈。

  14.實施城鄉冷鏈物流“補短板”工程

  著力在花卉、果蔬、肉類、水產品、海產品、藥品等流通領域發展冷鏈物流。支持試點物流企業購置安全、節能、可追溯冷鏈運輸車輛,建設冷凍、冷藏和保鮮倉庫或配送中心。鼓勵多溫共配模式的發展,加快發展鐵路冷鏈班列,提升生鮮農產品冷鏈倉儲、流通加工和運輸比重。出臺冷鏈物流扶持政策,全面提升企業的冷鏈運輸服務能力。

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四、加快打造區域性國際通信樞紐

  15.申報建設國際互聯網直達數據通信專用通道

  儘快開展申報方案編制工作,在獲得工信部批覆後,及時開展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工作。

  16.完善昆明政務雲資源

  通過“政府引導、企業投資、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繼續加強“昆明政務雲”建設應用,提高政務雲管理運營能力和使用效率,實現市級業務系統全部遷移上雲。

  17.加大通信、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

  搶抓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變革契機,積極推進先進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打造領先、融合創新的網絡環境。加快5G移動寬帶網絡部署,加快5G基站建設,儘快形成連續覆蓋,打造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高可靠的移動寬帶通信能力。

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五、加快打造區域性國際智慧城市

  18.加快數字經濟開發區建設項目

  以呈貢信息產業園為載體,瞄準重點產業、依託龍頭企業,啟動建設紫光芯雲產業園、優必選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園、昆明數碼港國際軟件園等38個重點產業項目,推動數字經濟有關產業快速集聚。重點建設華為•昆明數字經濟智慧園區,打造昆明市承載5G及有關領域高科技密度、高經濟密度產業的先行區。

  19.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

  推進“刷臉就行”示範工程,將人臉識別應用技術逐步推廣應用於交通、住宿、消費等服務領域,將雲上小鎮打造成為全市刷臉示範小鎮。推進智慧應急項目,重點實施市級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基本形成上下聯通、縱橫貫通的應急指揮網絡。推進智慧水環境指揮調度系統項目,整合涉水數據及水質水量自動監測站點,構建水環境數據中心,建設昆明市智慧水環境指揮調度中心。推進智慧信訪(二期)項目,在智慧信訪(一期)項目的基礎上對系統進行升級改造。

  20.提升公共服務智慧化水平

  推進智慧食安項目,建立食品安全溯源應用,推進食品安全大數據應用,力爭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成功。推進市旅遊指揮中心綜合監管指揮系統項目,建設昆明市旅遊大數據綜合應用平臺,實現旅遊大數據整合分析、監管應用,以數據為支撐依據指導旅遊行業高質量發展。

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六、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經濟貿易中心

  21.著力促進消費升級

  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個資源”,優化市域商業佈局體系,構建供應鏈條和城市配送,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推動南屏街、公園1903步行街改造提升,實施新興消費拓展計劃,大力培育夜間經濟等消費熱點,重點實施商圈、地標、文化、旅遊等工程,形成有吃頭、有玩頭、有看頭、有文化、有消費的夜經濟發展格局。力爭宜家家居、首創奧萊等商業綜合體建成開業,新引進國內外品牌首店、旗艦店50家以上。啟動昆明市申報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試點工作。

  22.推動外貿穩中提質

  全力抓好重點商品、重點市場和重點企業的穩步增長,穩住前60家重點外貿企業,建立重點企業進出口訂單和問題反饋機制,穩住磷化工、農產品、菸草、機電產品、有色金屬等重點商品出口規模。重點鞏固南亞、東南亞傳統優勢市場,開拓日韓、歐洲、中東、南非和非洲新型市場,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

  深入推進中國(昆明)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推動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重點培育一批有潛力的文化貿易企業。支持俊發新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申報市場採購貿易試點。推動會展業國際化發展,年內舉辦國際化會展活動70場以上。

  23.穩定和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效益

  全面持續推進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放寬外商投資准入,建立和完善外資共推共管機制。瞄準世界500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利用外資新增長點,重點支持外資發展 “綠色食品”、“綠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和 “大健康”、“大旅遊”、“大文創”產業。加快推進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建設,充分發揮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利用外資的主陣地作用。

  24.創新對外經濟技術合作

  爭取國家及省級扶持政策,組織申報“走出去”資金,幫助企業克服困難、拓寬業務渠道。加快推進駐外商務代表處建設。提升境外投資備案工作水平。促進企業主動參與國際產能合作,支持產能技術成熟的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重化工產業到周邊國家投資,面向南亞、東南亞地區開展冶金加工、礦產資源開發、建築設計、水電、農業等投資合作。鼓勵有實力、有意願的企業到沿邊地區探索建立原料、市場、能源“三在外”的產業園區。

  25.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深入貫徹《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堅持運用營商環境第三方評價“紅黑榜”考評機制,健全完善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能力,深入推進政務“七辦”服務,建設“不打烊”政務服務專區,探索“刷臉辦事”。全市所有縣(市)區不動產一般登記、抵押登記辦理時間全部壓至5個工作日內,開辦企業最快2天可營業成為常態,將社會投資、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分別壓縮至70個、100個工作日以內,實現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和主要涉稅事項網上辦理。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服務領域的應用。

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七、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26.加強科技交流合作

  依託具有良好國際合作基礎的企業、大學或科研院所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企業(機構)共同開展對外科技合作基地建設,年內建立5個市級對外科技合作基地。切實做好“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國際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平臺”的服務功能和使用便利性,加強平臺的國際推廣使用,力爭實現匯聚500項全球優秀科技成果,全市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突破480億元。進一步促進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科技合作交流,與3個南亞、東南亞國家專業機構簽訂科技服務合作協議,實現向南亞、東南亞國家技術轉移50項。

  27.加強科技創新載體建設和成果轉化

  做好信息及芯片、高原特色農業、生物醫藥大健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裝備製造科技創新中心的掛牌和實際運行,確保“6中心”提前1年實現全面掛牌運行,並取得實質成效。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建立20個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科技創新團隊、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平臺、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支持10個高校(院所)地方合作項目,進一步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新增10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機構,引進5家域外知名科技服務機構,不斷優化全市科技創新環境。

  28.加快培育科技創新主體

  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穩增長和樹標提質計劃,促進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壯大高新技術企業規模,認定一批領軍企業、骨幹企業和高成長企業。爭取國家、省引智項目10個,引進大健康領域諾貝爾獲獎者團隊1個。

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八、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金融服務中心

  29.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出臺鼓勵金融機構參與區域性國際金融服務中心建設的有關政策。持續加強政金企合作,爭取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推進昆明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及“金種子”企業信息庫建設,促進全市資本市場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的支持,持續推進“三農”金融服務工作。鼓勵保險金融機構提供更多保險及服務,促進我市大健康、高原特色農業等產業發展。加快推進昆明國際金融小鎮建設。穩步推進昆明農村商業銀行組建工作。建立地方金融風險大數據監測預警平臺,開展監測預警。

  30.擴大金融交流與合作

  搭建區域性國際金融服務中心合作交流平臺,舉辦“2020國家金融與發展(昆明)國際峰會”。組織開展好金融專題培訓。大力開展金融招商,年內引進不少於3家金融機構(金融服務機構)。

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九、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人文交流中心

  31.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深入實施文化建設和產業發展“510”工程,加快產業聚集、項目建設,支持鼓勵老舊工業廠房、閒置建築物轉型升級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加快推進昆明世博園改造提升、美麗中國(昆明)文化科技旅遊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擴大“創意昆明”等品牌活動影響力,文化及有關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

  32.推進人文交流合作

  搭建對外文化展示、交流、合作平臺,吸引文化企業和項目落地昆明。加強與上合組織秘書處交流,舉辦昆明中印瑜伽大會、海外昆明周。舉辦第一財經城市論壇、新加坡品牌大賽,提升南博會、昆交會等會展活動影響力。舉辦上合昆明馬拉松、昆明高原半程馬拉松、昆明滇池國際龍舟爭霸賽、昆明環滇池高原自行車邀請賽等體育賽事。開展南亞、東南亞主流媒體昆明行活動、第五屆瀾湄國家新聞官員及媒體記者培訓班昆明採風活動,鼓勵本地媒體、文化團體、傳播機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知名媒體和企業開展合作。

  33.深化教育、醫療等領域交流合作

  依託友好城市和校際友好關係,開展教師交流、學生互訪和文化交流活動,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實現招收國際留學生。加強對國際化教育所需的教育管理人員和專業教師隊伍的培訓,開展老撾籍鐵路員工培訓工作。支持市屬醫療機構在康復醫學、醫藥產業和醫療衛生管理模式、兒科治療、護理和科研等領域與國外醫療機構開展交流合作。

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十、加快建設“世界春城花都”

  34.促進花卉種植業高質量發展

  從優質鮮花的生產種植端入手,大力發展集約化全天候鮮花種植產能,鼓勵中等規模種植合作社發展,針對傳統鮮花產區發展鮮花產地倉。大力提升花卉新品種產能。

  35.加快花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促進原料花種植業和花卉加工業深度融合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嚮導,在源頭端豐富原料花種類、提升原料花品質和產量,通過花卉加工業的發展反哺和促進鮮花種植業發展。通過組建中國鮮花供應鏈,加強鮮花冷運和中轉、擴大花卉產品的進出口業務等手段大力發展花卉貿易,提高花卉貿易、運輸產值。結合昆明旅遊推薦等活動,在消費地開展“世界春城花都”推廣活動,依託城市公園提出舉辦“花朝節”等活動,推動繁榮花事文化。

  36.推進城市綠地建設

  深入開展增綠行動,推進各類綠地建設,全市新增綠地不低於200公頃。

  37.打造多彩繽紛“美麗街道”

  按照“一路一景”的原則,對昆明市市容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包含的道路,深入開展園林綠化景觀提升工作,優化植物景觀,打造絢麗多彩、四季花開、景觀各異的“美麗街道”。

  38.打造花藝景觀

  建立擺花和立體花卉佈置長效工作機制,對環湖東路、會展西路、巫家壩路、昌宏路等主要道路和重要節點實施專項設計,結合重要城市公共空間的周邊環境,增設立體花壇等花藝景觀,打造花影疊疊“美麗節點”。主城建成區(含晉寧區)設置立體花壇66組,長效擺花1567萬盆。

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十一、加快建設“歷史文化名城”

  39.提升歷史文化名城風貌

  啟動編制《昆明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加快編制《滇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晉城片區)概念性規劃》,繼續推進《文明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上報省人民政府審批有關工作。推進保護對象認定,年度完成不少於1項,完成20個傳統村落保護項目工程。

  40.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

  實施不低於20項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程。編制完成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不少於1項。組織開展不少於2次全市性文物安全專項檢查工作。健全非遺名錄體系,通過積極申報和有序認定,擴大各級非遺保護名錄,2020年完成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佈工作。壯大非遺傳承人才隊伍,扶持傳承人帶徒傳藝、開展傳習和培訓活動,完善對代表性傳承人的考評機制,實施動態管理。啟動第五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工作。

  41.彰顯歷史文化名城魅力

  繼續推進翠湖片區博物館群落建設,完成講武堂《百年軍校將帥搖籃》東一廳、東二廳主題展覽提升改造工程。組織開展“昆明市流動博物館”活動20次以上。積極開展館際交流活動,引入或自辦展覽不低於25次。申報註冊備案非國有博物館不少於1個。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演出。繼續開展一系列文藝作品創作工作,圍繞“脫貧攻堅”創作話劇《不負韶華》,提升打磨庭院劇《錢南園》並組織演出。

  42.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加快推進重大文旅項目建設,重點推進滇池派拉蒙影視樂園、晉寧南灣未來城等項目啟動建設。積極融入滇西旅遊大環線,加快推動一批自駕營地、遊客休息站等精品自駕旅遊線路服務設施項目。力爭遊客接待總量突破2億人次,旅遊業總收入突破3000億元。繼續推動“昆明國際友城旅遊聯盟”等國際性組織發展壯大,持續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及東南亞、南亞城市文化旅遊交流合作。

全力推進“國際化” 昆明2020年將啟動45項重點工作

  十二、加快建設“中國健康之城”

  43.夯實健康城市基礎

  加快實施昆明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二期(醫療部分)、昆明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建項目、雲南昆明血液中心呈貢項目等一批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建設,完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發揮公辦養老機構託底作用,積極推進昆明市社會福利院醫療養護樓建設。進一步完善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全年建設50條全民健身路徑,5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點。持續推進國家植物博物館建設,努力獲得國家層面立項,完成國家植物博物館主館建築方案施工圖設計等工作。

  44.著力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

  圍繞醫療服務、健康產品、健康養老、健康旅遊等重點領域,加快推進通盈藥業“雙環鉑”新藥研發生產基地、國藥中生雲南血液製品產業化基地、鵬瑞利健康城、華潤雲南配方顆粒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培育優勢品牌和龍頭企業,加快推動質量高、潛力大、有產業支撐能力的大健康重點項目落地成長。

  45.強化健康品牌的營銷推廣

  做好“健康昆明城”微信公眾號的管理運維以及《健康之城》雜誌的編制發行,藉助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拓寬宣傳渠道,樹立健康城市品牌形象。以舉辦2020年昆明中印瑜伽大會為契機,加強在對外交流、招商引資等重大活動中集中展示和傳播昆明健康理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工作力度,提升“中國健康之城”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