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游泳、垂釣……威海人的春日運動花樣真不少

疫情防控期間,絕大多數市民待在家中抗“疫”。眼下,隨著天氣回暖,草木吐綠,鮮花競開,生機勃勃的春天又來到眼前,而疫情防控形勢也持續向好,為此,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在久違的運動中享受著大好春光。

公路上 自行車騎起來

4月2日早上6時許,家住市區菊花頂一小區的戚暉推出閒置了4年多的公路自行車,開始計劃已久的騎行。他騎車沿菊花頂路經北山路進入環海路,再由統一路返回。17公里的路程,用了半個多小時。

骑行、游泳、垂钓……威海人的春日运动花样真不少

“疫情防控期間,我一直在家裡待著,不過,這段時間我養成了早起鍛鍊的習慣。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我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加強鍛鍊。”戚暉說,前段時間,他早上起來主要是跑步,當天,他開始改騎行了。“因為騎行的路能更遠一些,而且騎行時,腦子只想著前面是不是到了上坡兒或下坡兒,是不是該拐彎啦?這個坡兒是騎上去還是下來推著走?只考慮這個,不想其他的事兒。”

在戚暉看來,選擇在環海路上騎行,是兼顧了騎行健身與欣賞山海美景。“在環海路上騎行,第一是有一定難度,因為路途比較遠,道路比較崎嶇,這對提高我的騎行技術是個鍛鍊,也是個挑戰。再一個,就是春天的環海路景色非常好啊,各種花兒盛開,山海島林灘各種景緻目不暇接,賞心悅目,讓人對生活頓時充滿了希望。”

戚暉告訴記者,除了清晨騎行外,他還考慮過一段時間再增加夜騎。騎行水平上去後,將來他還打算去半月灣的鐵人三項賽上和各地的鐵人較量較量。

公園裡 游泳跑步組起來

4月2日黎明時分,在威海灣畔的幸福公園裡,早起來健身的人們,或跳健身舞,或跑步、游泳、抽陀螺……

在公園中段的冬泳區,三三兩兩的冬泳愛好者陸續趕往這裡,他們中就有年屆七旬、20年泳齡的盧書志。換好泳裝,盧書志小心翼翼地抓著扶手進入淺水區,採取蛙泳姿勢向海裡游去,三五分鐘後,他原路返回。

骑行、游泳、垂钓……威海人的春日运动花样真不少

“今天的水溫還可以,大概在7°C左右,我往返遊了100多米吧。”上岸後盧書志對記者說,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他們停止了冬泳,最近,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他和泳友們相約前來游泳,不過,人數不是太多。

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公園管理方把原來設在冬泳區旁公廁裡的太陽能給關了。好在盧書志早有準備,他帶來兩個大號塑料瓶,裡面裝滿溫水,用來沖洗身體。沖洗完後,他換上運動服,繼續下一個運動項目——跑步。

“光是游泳還不夠,接下來還得再跑上3公里,讓身體跑得發熱,這才能達到健身的目的。”盧書志說,公園裡很多跑步或器械健身的都是和他一樣的冬泳愛好者,“跑完3公里,身體會略微出汗,這時候再回家吃早飯,啥都不耽擱。”

松林下 太極拳練起來

4月2日,清晨的環翠樓公園,鳥語花香,空氣清新,吸引著不少市民前來晨練。

在公園東側松林下的一塊健身場地上,陳相海與幾名太極拳愛好者伴著舒緩的音樂,集體練習陳式太極拳。陳相海的弟子王剛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他一直沒出來練拳,只是在家裡練一下動作幅度較小的分解動作,最近才走出家門,來到大自然中練,感覺特別舒心。

骑行、游泳、垂钓……威海人的春日运动花样真不少

“前段時間,大家都在各自的家裡練,現在疫情防控形勢雖有好轉,但還不適合在室內集訓,所以就選這個時段在公園裡一起練一練。”陳相海說。因為是剛開始恢復練習,來的人並不多,不過,他並不強求大家都必須來。

陳相海表示,打太極拳對增強體質有很多好處,特別是當下,這種健身方式更切合目前的防控形勢。

大海邊 快樂垂釣走起來

4月3日下午1時許,資深釣魚迷劉慶德吃過午飯,開著電動摩托和老伴一起來到威海國際海水浴場西側海邊垂釣。自從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差不多每天這個時候他都會來此釣魚。

骑行、游泳、垂钓……威海人的春日运动花样真不少

看到海上風大浪大,劉慶德決定先下兩支魚竿看一下情況。“風大浪大就怕把海里的水草啥的攪合到魚鉤上,那樣魚就沒法咬鉤,下再多的竿都白搭。”劉慶德說。

組裝好魚竿,從保溫箱中取出上午買好的魚餌,再仔細地把魚餌分別套到一個個小魚鉤上,掛上鉛墜,然後換上橡膠褲,劉慶德舉著魚竿步入海中,拋竿將魚線甩到距離岸邊一百多米遠的地方,剩下的時間就是盯著魚線和遠處的海面,等候魚兒上鉤了。

“自打十多年前從東北來到威海,我就學會了釣魚,現在幾乎每天都要來海邊釣上一個下午。前段時間不能出來釣魚,別提憋得有多難受了。”劉慶德說。

在他看來,釣魚是一項非常積極正面的運動,面對著藍天大海白雲,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對愉悅身心可謂好處多多。此外,釣的魚自己吃不了,會送給左鄰右舍,無形中又密切了鄰里關係。

沒用太長時間,劉慶德就發現有魚咬鉤了,於是趕快收線,抬竿,是一條小偏口。一個下午,劉慶德陸陸續續收穫了20多條小偏口。“這種日子簡直是太美了,很享受這種生活。”劉慶德開心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