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覆盖从客户到研发到生产制造到供应链及市场服务等全价值链的业务领域,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很难有一个系统能覆盖所有的领域,往往是通过多个子项目分步实施,协同达成推进目标。这中间涉及到多个业务场景的交互,多种技术的接口,复杂性不言而喻。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实施之前要对项目实施中可能碰到的风险提前思考,以便提前预防,避免项目的失败。
本文以MES项目实施为例讨论智能制造项目在实施前要问的四个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提前进行风险分析,及时定义应对措施。这四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做什么”,“能不能做”,“怎么做”,“怎么用”。
MES是智能制造时代的核心组件之一,它承上启下,既要实现和ERP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也要向下集成多品牌、多技术规范的设备,完成数据采集和信息交互,再加上制造过程本身的复杂性,这些特征共同决定了MES项目实施的复杂性,尤其是在现在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对ME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MES的实施提前进行风险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
1. 项目目标定位
项目目标定位主要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实施智能制造项目之初应该明白项目的目标是什么,在整个工厂的价值链中处于什么位置,这点要在智能制造规划中明确清楚。虽然从大的方面来说,MES是用来解决生产调度,物料配送,质量监控等问题,但实际是每个行业甚至每个工厂面临的问题都不大一样,期望解决的问题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比如液晶面板行业的MES应用环境自动化程度高,在整个智能制造体系中重点要解决物料搬送体系,智能装备体系等多种生产资源之间的自动连接、自动交互以完成制造过程,而对于同样是重复制造的某些汽车零部件工厂,虽然说近年来自动化水平有所提升,但很大比例上 仍然要依赖人工操作,这就导致MES的定位除了要解决现场各类资源的调度问题,要更多的关注人机交互问题,比如现场操作指导,人机协同,节拍优化调整。
不同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后续项目实施要集成的系统,要协调的资源,要应用的环境。
2. 项目实施环境分析
项目实施环境分析解决的是能不能做的问题。有了清晰的项目定位后,要进行全工厂范围内的MES意识培训,尤其是项目实施涉及到的各个部门或人员,让他们对MES项目有大致的了解,明白项目的实施对各自的影响及未来能带来的利益,最大程度上获得公司上下的理解和支持。在形成良好的实施氛围之外,还要确保足够的人力支持,比如是否有合格的项目经理来推动项目,是否有经验丰富的顾问为项目保驾护航,还有项目是否得到高层认可,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最后要分析工厂的软硬件环境,比如工厂的设备/IT基础设施是否可以满足MES项目的实施,如果不能则要先对工厂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适当的改造。如果这些条件都不具备,说明项目启动的实际并不成熟。
3. 项目的具体实施安排
关于具体实施安排回答的是怎么做的问题。作为一个比较复杂的IT应用系统项目,一般我们会选择某种项目实施方法论来对项目进行管理,通过这种系统化的方法,达到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平衡。考虑到MES项目的特殊性,我们还要特别关注有没有人员对各种设备的接口有所了解,同时是否有专门的团队管理工厂的IT基础设施,这一点经常被忽略,没有好的IT基础设施,MES的实施会成为无水之源。如果有可能,最好是寻求外部资源的支持,可以大大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
4. 项目实施的运维支持
运维支持解决了怎么用的问题。很多人认为项目实施完毕,就意味着事情的完结,而实际上项目的正常运行才是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开始,为确保项目能长期为工厂带来价值,必须对项目提供长期的维护,建立起规范化的运营管理规范,指导日常运维。另外在项目前期就要规划未来上线后的人力及预算需求,以及供应商需要提供什么服务等。
风险预测
閱讀更多 奔向智能製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