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自以為的正義和不在其中是相逆的
個體組成群體,群體總願意釀造一些自以為正義的事端。
每個人大概最重要的權力之一,便是說話了;在中國言論自由,網絡噴子可以無拘無束的發言。語言的暴力對於他們來說,是一時舒服;像一個公平的審判者,給他們也帶來不了什麼傷害。
不清楚事情的緣由發表的觀點,害人的案例數不勝數了。現在網絡發達,自詡公正的言論,也許輪到了自身,才能體會到恐懼。

2、讓搜索人受過
在《我是演員》表演《搜索》這個電影劇本時,原電影著重表現了輿論帶來的傷害,它讓一個原本在病痛、死亡前掙扎的女主,得到網絡最大的暴力和不善良。而在《演員》中著重表達了對於記者的影響,一個第三方網友的身份,記者只覺得她公正、公開、公平,去上門採訪時。這個輿論卻黏到了自己的身上,她才發覺輿論可以殺害一個人,自己百口莫辯,被指認自己策劃的劇情,從而得到些什麼。她直播,用幾臺設備同時辯解,然而毫無作用,網絡暴力像潮水一般湧來。
網絡輿論從不會放過任何事件參與者,沒有所謂的公平、公正,能讓人停止語言暴力的方法,只有她自己經受過。
3、教師的一生
我有個朋友,是名人民教師。幾年前,我聽他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天,一條老師打學生的視頻傳到了網上,半天的時間評論過了2萬,一群不明狀況的網友罵老師、人肉家庭、罵教育體制……侮辱性的話潑婦不及。
也有一些媒體、記者故意剪輯利於流量的畫面,輿論越來越烈,到了噴子要槍斃老師的地步。
最後,這名老師的處罰,開除並永久不得從事教育。
那是間偏遠的學校,多是些留守兒童;沒有父母在身邊管教,學校也管理不好。因為男多女少,晚上放學回家女生會被堵住猥褻;用放大鏡偷看老師裙底,學生之間強者敲詐勒索並不少見。這能說明什麼哪?
那件事情發生時,我也是那間學校的老師;學生犯錯,老師大聲的教育他。學生卻嘴裡罵罵咧咧的,言語之間火氣越來越大,學生上去打了老師一巴掌。
老師拉住學生的衣領,想要把他拉出教室。學生再次動手了,然後這個視頻開始了,老師打了學生一巴掌,就結束了。
後來,跟那個學生玩的好的兩個同學,衝上去打老師。最後老師臉上有一條十幾釐米的口子,身上小傷、淤青更是不盡。
可這些視頻裡都沒有,我不知道是沒有拍下來還是被剪掉了。
雖然我們只是知情人中一小部分,可我們和學生家長都很清楚,大家去教育局說明原由要保住老師。但當時的輿論壓力太大了,有句不向著輿論的話,都會被罵的狗血噴頭。
又有誰知道網友為何對從未相見和不瞭解的人,有那麼大的仇恨。似乎這個處罰結果對於他們來說太輕了。
老師的一輩子被毀了,被網絡毀了,被不明真相的人毀了,被自以為正義的網絡暴力毀了……
後來,那些沒人管的學生,有些被少管所接去了!
4、輿論的真相
輿論的真相:你知道大家的問題是什麼嗎?他們只想聽自己已經相信的事,沒人想知道真相。
一個人對一件事本來印象是很難改變,甚至說大腦是不願意改變的,大腦要發出更多的指令修改。
之前,我和朋友討論一件輿論時,他一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解釋給他事情真相時,他卻說: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不就那樣。
似乎這樣的痛,在瞬間觸及到我的心扉。我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可他並不在乎。
我想說:即使他不想知道真相,或者認定自己的真相;而你也不要做一個是我第二次語言暴力的人。這好像是第二次寫到這個話題了,也許能看到並改變的人很少,我也希望能做一些。
閱讀更多 馬未塵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