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夜梦到又回鼓浪屿,也许是天意使然,容我简单回忆补记一路走来…
到厦门的次日早晨,早早地起了床,阳光很好,从阳台上望出去才发觉远远的就是大海,我的心情已经开始有些激动。和娜一块出门,她去上班,我则直奔轮渡码头,准备乘船开始我的第一站:鼓浪屿之行。
到达轮渡码头,发现这里已然一副热闹场景,庆幸的是没有拥挤的感觉。买票,登船,转眼,船就要开了,我坐的是环岛行的单层游船。暖暖的阳光下,海风迎面吹来,凉爽怡人,没有一点北方寒冷的感觉,这温度刚刚好。
一路上顾不得细听游船上的讲解,只知道顺着船行方向,远远的望见左面飘渺在视线尽头的便是金门岛,而右边不远处的则是此行的目的地了。我的思绪不由得沉浸在这海风、海水和船行掀起的浪花中,偶尔会被飞速掠过的快艇打乱。
不一会,我们的船结束环岛游,到达内厝澳码头,我的漫步鼓浪屿要开始了。

鼓浪屿是一个面积仅1.87平方公里的海岛,就是这样一个紧邻厦门岛的小岛,却集音乐,建筑,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前来追梦,欣赏和感悟。平日里,鼓浪屿平均每天都要有2万左右的游人进出,而在旺季则要达5,6万之多,显然我来的时机还不错。
鼓浪屿上有大大小小的三百多条小巷子,而所有的精致与美妙则全都隐藏在这绿树,花草掩荫下的曲径里。而岛上没有任何车辆,包括自行车,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你的双腿。所以,这是一场真正的漫步之旅。
面积如此小的鼓浪屿却拥有钢琴700架之多,无疑,它是世界上钢琴密度最高的地方,也因此享有音乐之岛的美誉。
钢琴博物馆坐落在海边,入口处的“听涛轩”三个字已然可以领略到鼓浪屿的阵阵海涛,亦是它的灵魂所在。徜徉在陈列着各个时期,不同产地,有着不同故事和身份背景的钢琴大厅里,仿佛畅游在一个音乐时空里。
望出去,落地窗前,一边是一池碧水环绕窗前的宁静庭院,静美、幽深;而另一边则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和白色沙滩。时空交错似乎只是在转身间,这感觉奇妙而新鲜。正欲离开的时候,却赶上了钢琴演奏,一曲《鼓浪屿之波》,让我沉浸在这流畅,美妙的旋律中。
畅游在一条条曲径通幽的小巷里,只需将你的视线保持45°上扬,即可领略鼓浪屿大大小小,或古典,或欧式,或中西合璧,又或者与大自然完美结合的精美建筑。
有人说,在鼓浪屿随手拍的镜头都可以印成明信片,这话一点都不夸张。这些建筑,古朴典雅也好,精致宏大也罢,在岁月和海涛的涤荡中,都早已褪去昔日的繁华与喧嚣。但是,睹物思人,透过这些建筑,你依然可以试着去触摸、感受主人曾追寻和拥有的那份精致与美好。房子还在,风依旧,窗外的海浪依然拍打着岩石和沙滩,人却早已不在,你会不由得思索,生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这些音乐和建筑是历史遗留给鼓浪屿的珍贵礼物,那么点缀在大街小巷的这些或集中、或分散的温馨、特色的小店,则无疑是今人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在诠释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感悟和喜爱之情。流连在一个个店铺里,有时侯你会有种错觉,你并不是在看这些小物品,你看到、感受到的,是一个个梦想,是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更是一种态度。
这一切,在午后的阳光里,俨然一幅岁月静好的图景。可是,这样的时光究竟该理解为悠长还是转瞬即逝?我有些恍惚,也许没人说的清,只觉得,如果能追着梦想一路优雅前行,别的又有什么重要!
暮色中乘船离开鼓浪屿,只是还未离去,似乎已开始想念。想念什么,我亦说不清,也许是那份悠悠的时光,也许是那种淡淡的心情……
閱讀更多 千里蘭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