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太原”,如何评价太原这座城市?

东京喰种w


历史上,从山西省会龙城太原走出五个王朝。现在的太原不显山不露水,而历史上的太原却非常的牛。

战国初期,赵魏韩三家分晋,赵国得到了以太原为中心的地区。赵国国都是著名的邯郸,但赵国第一个国都却在太原,称为晋阳。

此后,晋阳就是并州的行政中心兼北方重镇,北齐王朝名义上的国都在邺城,但高家皇帝们喜欢呆在晋阳,防御北周,晋阳也是北齐实际上的国都。

隋朝统一后,要北防突厥,太原的战略地位特别重要,一般人是不能当晋阳留守的。到了公元617年,晋阳来了一位新留守,他就是隋炀帝的表弟李渊。

当时天下大乱,李渊本就有野心,加上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不是省油的灯,劝李渊起兵。说你不占便宜,早晚有人占便宜,到时哭的地都没有。

隋炀帝留在江东,国都长安空虚,拿下长安,就能号令天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渊正式起兵,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攻占长安,建立了唐朝。

太原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地位和明朝的南京、清朝的盛京(沈阳)一样,有着很高的政治象征意义。

唐睿宗李旦第一任皇帝期间,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太原正式升为北都,成为京都长安、东都洛阳之外的大唐第三极,相当于现在的广州深圳。太原的北都称号几置几废,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太原再升一级,成为北京。

你要穿越回唐朝,对马车夫说送我去北京,人家可不会拉你去现在的北京直辖市,而是去太原。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废掉“京”字,还称为北都,太原在唐朝第三极的地位却没有改变。

到了唐朝末年,军阀割据,太原的战略地位反而更加突出。太原北控大漠,南向中原,能出任治所在太原的河东节度使,绝非一般人。沙陀人李克用因功封河东节度使,但中原大枭朱温经常杀到太原城下吓唬李克用,李克用几乎是在刀尖上过日子。

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继承晋王后,形势全变,存勖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把朱温打得灰头土脸。朱温的儿子朱友贞更不是李存勖的对手。公元923年,后梁被李存勖建立的后唐灭掉,统一中原。

李存勖本姓朱邪(朱耶),但早已汉化,他以唐朝干孙子自居。唐朝“光复”,那作为他本人龙兴之地,又是他唐朝干祖宗李渊、李世民龙兴之地的太原,自然要拔高政治地位。李存勖恢复了太原的北京称号。

唐末五代,契丹崛起。为防御契丹,再加上龙兴之地的政治地位,太原依然是天下第一大镇河东节度使的驻所。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胡闹,作为李嗣源女婿的石敬瑭要避祸,看中了太原,耍尽心机,当上河东节度使,掌握重兵。

等到中原皇帝是石敬瑭的死对头李从珂(李嗣源养子)时,石敬瑭正式在太原起兵。大家都知道的幽云十六州,就是石敬瑭为了请救兵,割让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还认了比自己小11岁的耶律德光当干爹。

公元936年,石敬瑭南下统一中原,太原城又成了北防契丹、南守汴梁的重镇。北京留守先由由皇侄石重贵担任,石敬瑭的绝对心腹刘知远在公元941年出任北京留守兼河东节度使。

公元947年,刘知远看到契丹灭掉后晋以后北撤,中原空虚,从太原起兵,南下接管中原。刘知远的弟弟刘崇是个超级赌棍,但却是刘知远最为信赖的人。刘知远南下时,就留下刘崇坐镇太原,这是咱们兄弟的看家饭碗,一旦中原呆不住,还得回来。

这么一算,唐朝、后唐、后晋、后汉四个王朝都是从太原走出来的。而后汉灭亡后,刘崇在太原称帝,史称北汉,算是太原本土建立的王朝。

一共五个。

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在唐朝最风光的时候,北京太原城都能抢走一半出境率,更不要说五代了。在五代,没有哪座城市能和太原的战略地位、政治地位相比,即使是东京汴梁,也只是勉强能和北京太原抗衡。

在唐朝五代出尽风头的北京太原城,毁于公元979年,北宋消灭北汉。宋太宗赵光义为防止太原再出皇帝,火烧太原旧城,另建新城。


地图帝


严格来讲,五千年看太原是错误的提法,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晋南才是相对比较准确的概念。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与中国上古文化在晋南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古文明,夏商周是最早的奴隶时代,在夏商周以前是尧舜禹的上古文明时期。在山西晋南区域,发现了大量的尧舜禹时期的文明,以及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化遗迹,以运城、临汾、长治和晋城为代表发掘表明,这片区域是上古文明主要的发源地和活动地带,比如运城市的夏县就是曾经夏朝的都城,神农尝百草就发生在晋城等等。所以说五千年文明看晋南是比较合理的概念。

太原,虽然是山西的省会城市,但是在当时还是不值得一提的小地方,不足以影响当时的历史文化进程。在历史上,太原是重要的边塞重镇,被称之为“龙城”,诞生了很多位的皇帝,但是也经历过被毁的悲剧。现在的太原正在全力发展旅游业,摆脱重工业和资源型经济的束缚,期待以新的发展思路创造属于新时期太原市的文明方向。


太原看点


做为一个外省人,太原在我们眼中是这样的。

文化感觉:



太原,山西省省会,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是中国十大最古老城市,历史悠久,名气还是有的。

经济上的感觉:



太原市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2016年GDP 为2985亿,虽然GDP很一般,但GDP 增数猛。但是在我们心中还是很有钱的感觉。煤老板,挖矿特别有钱。

交通的感觉:


这是铁路枢纽图



未来“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由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从布局上看,有3条大通道经过大太原。未来潜力很大。

城市建设感觉



未来的太原,更国际化。太原机场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起,该机场启动实施飞行区扩容项目,将现有机位增加至64个。同时,新建1.2万平方米的独立货运楼,完善其余配套设施,并附带海关监管库职能,将其打造成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花园式空港。

此外还将加快推进太原尧城、太原阳曲通用机场建设。2017年,太原交通将全面升级东西南北立交纵横太原进入立体交通时代将大大方便我们的出行,你期待吗?近期将实施东中环北延建设工程,向北延伸连通卧虎山路和丈子头高速口。修建完成之后,将与卧虎山公路衔接,形成东北部区域完整的路网体系,北城居民出行将更加方便!


北沙河、北涧河道路快速化改造为了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和道路网络建设,太原市将实施北沙河、北涧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1号线东西向跨汾河,串经万柏林、迎泽、小店三个行政区。建设年限为2018年至2023年。3号线为一条南北向穿越汾河西侧片区,东西向跨越汾河、联系汾河两岸片区的骨干线路。建设期限为2017年至2022年。

总结:太原在我心中,未来发展潜力很大的城市,每年经济发迅猛,历史文化悠久,与西安比也是不差的。


无敌刘小强


山西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有着多姿多彩、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作为山西的省会太原,更是山西历史文化的代表。

太原古称晋阳,又称龙城,有着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497年,晋国内战,这是晋阳这个城市第一次进入史书。

晋阳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之一,公元979年,宋太宗以“盛则后服,衰则先叛”将晋阳火烧水淹,彻底摧毁。现在的太原城是明朝时建立的。

太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文化景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最早皇家园林晋祠。有着世界第二大佛蒙山大佛,以及双塔寺等景点。在历史上,太原和西安同为历史文化名城。但一直以来,太原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开发明显不足。不过,现在太原加大了对文物古迹的开发力度。如修建晋阳古城,改造太山龙泉寺和历史民居等。相信经过对文物古迹的开发,会使太原更加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


太原晚报


首先,我纠正一下你的说法,三千年看西安勉强可以算,五千年看太原有从何说起?太原建城最早也得到晋国封国的春秋时期开始,哪来的五千年?至于太原这座城市,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它的幸福,都是记载它的苦难和顽强。


我们第一次从史书上明确有记载太原城的历史是从三家分晋开始的,这是一场战争,智伯当年为了消灭赵襄子,于是联合魏桓子、韩康子讨伐赵襄子。赵襄子退守晋阳(太原),于是智伯引晋水灌晋阳,但是晋阳人仍然顽强抵抗,最后幸亏魏、韩倒戈,把智伯灭掉,才得以三家分晋。

以后在历代战争中,太原都是作为战略要冲,是中原各朝代抵御北方民族入侵的桥头堡。北方匈奴、突厥、契丹、女真入侵中原必定要围攻太原城,但太原城每次都是军民一心,成了北方民族最难啃的骨头。连武功赫赫的赵匡胤,举重兵围攻数月而不得,也用了智伯的引晋水淹了全城也未能攻破太原。



历史上太原的几次比较有名的陷落有赵光义破太原,有金军围陷太原和日军攻陷太原。其中最为悲壮的就是金军围困太原,城中军民在守将王禀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在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抵御十几万金兵的围攻。在苦苦支撑了八个月后,太原城终于是再无抵抗之力,因为城中的军民基本上都饿死了,已经没人可以抵抗了,就是这样也没有一个人投降。


城破之后,王禀依然率领饥饿疲惫的士卒坚持巷战,背负着供奉于太原祠庙中的宋太宗御容突围出城,金兵全力追赶,身中数十枪的王禀投汾河自尽。太原三十余名当地官吏壮烈殉国,金兵屠城报复,在饥饿中幸存的太原百姓几乎被屠杀一空。北宋末年的太原保卫战最终是以全城军民殉国而悲壮的画上了句号,它的顽强程度完全可以和南宋的钓鱼城、扬州城一样彪炳史册。

太原就是这样一座顽强而忠烈的城市,它的每次沦陷都都是那么惨烈,但是却很少人知道太原的英勇和刚烈。另外一个煌煌盛唐也是发源于此,那个建立的唐朝的李渊就是立足太原,从而拿下整个隋朝的。


风云说收藏


人常说“千年王朝看北京,三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为什么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呢?

首先,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中国”,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在中国的文明发展进程中,距今180万年的西侯度遗址,到炎黄二帝;从尧舜禹到夏商周,历朝历代山西的文明传承从未间断。

其次,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中,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传奇是在山西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我们翻开山西的旅游版图,各类文化遗存星罗棋布,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华夏文明脉络。

据传,距今约5000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女娲用泥土造人,后来共工怒撞不周山,导致天崩地裂,人类几乎灭绝,女娲为救人找来五彩石炼石补天。据《潞安府志》记载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在山西长治“天台无影山”,这座山四周平坦,孤峰独秀,而且颇有灵气,“日出入胥无影”。


距今4000多前,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尤其被传颂千古的大禹治水之“禹凿龙门”,就发生在山西运城禹门口。运城“大禹渡”也得名于此,相传大禹导河治水,观察水势,踏勘地形,曾休息于此地。

距今约3000年前,晋国由山西境内崛兴,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中原霸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晋国则是黄河流域第一流的强国率领华夏诸中小国和长江流域的霸主楚国相抗衡。

距今约2000年前,三国时代的名将关羽忠义仁勇,被后世尊为“武圣”。关羽是山西省运城解州人。如今,关羽则被世人尊封为神,以关羽命名的“解州关帝庙”,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今1000多年前,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山西并州文水(相关景区:武则天纪念馆)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距今100多年前,山西的商业迅猛发展,曾领全国之先。最著名的是山西票号,可谓中国金融之鼻祖。晋商乔致庸,修建了著名的乔家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位于山西祁县。

太原,山西省省会,简称,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中国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


青松5698


我来说说吧,我是西安户县人,现在在太原上大学,怎么说呢,现在的太原比起西安落后是肯定的,而且各种发展也没西安好,毕竟山西是后妈养的,啥政策也不占还有那么多贪污的。但现在的太原市长在山西很出名,出了名的好市长,现在太原的地铁也正在建,各种修路拆迁,真的感觉太原未来挺好的,大家可以so一下这个市长的事迹应该叫耿彦波。两地的文物古迹什么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其实两地都是文物遍地有的城市,只能说西安兵马俑,大雁塔在国际上更有名吧,太原的晋祠,蒙山大佛,双塔寺等都是很宝贵的文物。

太原城感觉并不大,被汾河一分为二,有迎泽大街去除护栏可以飞波音747的,国内数一数二的宽街道,消费水平也一般般。与西安比,国家扶持政策要少许多,再加上前几年的贪污问题,目前太原真的得大力发展了,只有一个211是太原理工大,在山西,山大指山西大学。在国内大家都懂,山大肯定是山东大学,所以你懂的。先就这些吧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走上错路就是肖


应该这么说: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

也许陕西大部分内容在西安及周边,但太原不能代表整个山西五千年。太原是做过都城,也比较重要,但山西这五千年历史看点是全省全面开花:尧舜在山西南部活动,临汾运城长治晋城乡村里散布有大量古建古迹;晋中诸县仅多个晋商大院以及平遥古城就很占分量;吕梁汾阳自古出的汾酒;大同做过北魏都城,修建有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九边重镇;忻州五台山乃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朔州应县木塔等等都不是吃素的。

山西是我国现存各类古建筑最多的省份,共计4万余处,上迄唐代,下至民国,构成了我国建筑史上品质超群、蔚为壮观的标本体系,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美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是唐朝建筑,举国仅存4座,都在山西。宋、辽、金、元时期,山西的建筑艺术最为辉煌,全国现存宋辽金以前木结构建筑共160座,山西就有120座,占总量75%;现存元代之前的木结构建筑全国约计440座,山西350座,占到总量近80%……

“女娲补天”的传说发生在山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在旧石器时代山西已有了人类繁衍生息。

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建立在晋南。

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统治区。周代,晋国由山西境内崛兴。晋文公曾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汉、魏、晋时期,山西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地带,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为都,东魏、北齐曾以晋阳(今太原)为“别都”、“陪都”。

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高祖认为是“龙兴”之地,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

宋朝时期,山西是中国北方的主要发达地区。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

……

至于现在的太原肯定不能跟西安比,西安区号是029,国家定位早就有,哪是0351可比的。所以国家倾斜的教育、企业等资源是没法比的。西北重镇就是西安,乌鲁木齐太边疆。太原离北京太近,所以注定没你什么事;还有什么中部崛起,看看中部六省地图,就知道是忽悠山西,乖乖给China贡献资源就可以了。


飞扬互动1102


我认为,人不可妄自菲薄,但是,更不能夜郎自大。太原从各方面同西安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西安(主要是古长安,咸阳一带)从西周起到宋代,中间虽有几次变迁,但长期处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创造出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巨大的汉唐盛世。而太原,在清朝以前,只是古代中国的九边重镇之一。虽然历史上作过几个小朝廷的国都,但是,都属于少数民族政权和封建割据政权。从来都没有成为全国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在这一点上是不能与西安相比的。但是,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太原人,我是深深爱着我的家乡。它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有过苦难,有过困惑,也有过奉献。现在,也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不停地在探索着,前进着。虽然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但是,它没有失去信心和追赶的步伐。它在一天天变化。

附我写的咏太原诗词四首。一、《太原街头看槐花》:羞于桃李争娇宠,遍洒清香醉龙城。珠串玉润月光下,几人不起故乡情。 二、《太原汾河段》:汾水脉脉暮色中,两岸灯火合月明。晚渡一景虽不再,彩虹几道耀河身。 三、《如梦令·晋阳湖改造》:常记旧时岸浦,芦荡鸭噪鹅舞。高楼遮月后,不再秋去春顾。息怒息怒,碧树琼花重筑。 四、《鹧鸪天·晋阳湖畔望月》:聚散匆匆三五天,总将别绪入管弦。两轮玉镜重磨过,桂影蟾光舞婵娟。 萦绿岸,水滟潋,晋阳湖上月满船。浊酒倾尽歌一曲,平生得见几回圆。


诗痴老顽童


原话应该是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陕西自不必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强盛的时代,从秦朝、汉朝、到唐朝都纷纷把都城建在了今天的西安,历史文化底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为什么有五千年历史看山西这种说法呢?

有人会觉得五千历史山西名不副实,因为对于五千年的历史,西安和洛阳也有着足够的资历去竞争。中国的历史,世界公认的是从商朝开始,因为这是最早的有确切历史记载的朝代,但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和民间认为中国第一个朝代是从夏朝开始。

在山西的晋南地区,临汾有陶寺遗址,这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的拥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遗迹,尧的都成。当然我们一些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仓颉造字这些没有考证但在教科书中出现,并且每个中国人都深信不疑的传说都是在山西境内。

山西目前的旅游资源丰富,宋金之前的建筑占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山西的大同曾经是北魏的都成,辽金时代成为了陪都,称西京。而说到太原的历史,最出名的应该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从在太原发动兵变,最后统一国家。

如果对于我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讨论,或者百度一下山西的历史,毕竟这些话不是我说的,请不要开启地域黑模式,我们都是中国人,历史属于每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