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T 的全称是 Time Under Tension。Time Under Tension 的意思是:肌肉有效的收缩时间。也有译为:“紧张状态下的时间”、“肌肉的受压力时间”或“肌肉在张力下的时间”等等。
小川觉得“肌肉有效的收缩时间”是比较形象的,指的就是肌肉在一组训练中承受负荷的时间。
比如,你在做一组二头哑铃弯举,收缩2秒,伸展2秒,一组10次,就是(2+2)x10=40秒的TUT。如果换成收缩2秒,伸展2秒,顶峰收缩维持1秒,相同的10次一组,就变成了(2+2+1)x10=50秒的TUT。

现在我们知道了,TUT只是一个衡量单位,用来衡量肌肉有效的收缩时间,也就是肌肉真正“干活”的时间。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应用呢?先别急,我们先来看看TUT的最佳区间。
TUT的最佳区间
我们来回顾一下小川以前文章中的一个知识点。肌肉肥大的最佳重量区间是8-12RM(RM是Repetition Maximum的缩写,可以理解为你能连续不间断的最多做几个的重量。比如你最多能连续做3个,就是3RM)。但是TUT的区间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
传奇教练查尔斯波利金是一名训练先锋,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他能够为指定的训练目标给出最佳的TUT时间范围。
对于肌肉肥大,他发现每组30-70秒是最佳的。经过简单计算,我们便可以计算出TUT范围。每组8-12个,每个动作的完成时间控制在4-6秒[1]。

TUT的相关研究
在2012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以检验TUT的提高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蛋白质的合成是肌肉生长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项研究中[2],寻找到8名一周至少两次练腿且至少坚持了两年以上的男性,进行3组30%的1RM的重量的单腿延伸。其中一条腿上,参与者进行了六秒同心和六秒偏心动作,直至动作失败。另一条腿上,他们改成用1秒的同心和1秒的偏心动作来完成,直至动作失败。
研究人员在运动后6小时,24小时和30小时分别对两条腿的肌肉组织进行针吸活检。结果令人吃惊:6小时后,运动引起的线粒体和肌浆蛋白质合成率,在收缩缓慢的腿部升高了114%,而另一条腿,只有77%。24-30小时后,线粒体蛋白质合成率分别提高了175%和126%。这些结果表明,TUT的增加有可能导致肌肉蛋白质合成增加,并且促使蛋白质合成增长的速度更快。
为什么不建议TUT过低
TUT过低意味着一组动作的完成时间更快、更短,这样会带来两个问题:
第一,动作过快会导致动作不标准,容易变形或其它肌肉代偿。
身体的各个部分,包括肌肉,关节,神经等等,都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如果动作过快,有可能导致一些部分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说部分组织没有到位。会导致关节弹响,拉伤等状况的发生。
动作过快还有可能造成其它肌肉的代偿,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借力,这样往往找不到发力的感觉,或者该练的地方没感觉,不该练的地方酸痛得不行。有的朋友练某些动作的时候总喜欢借助惯性悠上去,小川建议,力竭的时候动作稍微变形或借助惯性是可以的,但不要一开始就这样,不标准的动作有可能导致受伤,而训练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不要受伤!
虽然小川不推荐动作过快,但是也有练得不错的,比如
卧推160公斤的杨坤。每种方法大家都可以去尝试,毕竟练得爽最重要,偶尔玩玩也是可以的。第二,TUT过低导致肌肉总体收缩时间不够
仅仅用做了多少组来衡量训练量是否达标显然不可取,如果一组10次以1秒1次的速度完成,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因为肌肉总体的收缩时间不够,受到的刺激明显不足,训练效果肯定不明显。有的朋友问小川,怎么自己练的组数次数都对,怎么练完没感觉,就是因为做的太快了,TUT不达标,肌肉把给他分派的这些活,毛毛躁躁得做完了,做完一问,啥也不知道。
TUT越高约好妈?
当然不是!TUT上面我们给出的区间是有上限的,为什么?因为如果过分追求长时间完成每组的话,势必会减小重量或次数。
因为长时间的紧张下,肌肉受到的刺激更多更强,所以很可能以前能做8个,延长时间后,只能做6个。如果还想维持8个,就只好减小重量。这样就违背了增肌尽量上重量这一原则。TUT太高显然不行。
TUT的特殊应用
下面说重点,除了平时训练中应该注意的TUT问题,下面讲几个特殊的TUT的小应用。
1.在某些动作最后做不动的时候不要立即停止,换上小重量,继续冲几下,延长TUT,增强泵感,爽到爆炸!
2.可以在弯举的时候尝试一下上举3秒,顶峰收缩停顿1秒,下放4秒,绝对酸爽!(这就是所谓的延长离心时间)
3.弯举最后一组力竭的时候,不要马上放下,小臂放平,保持这个动作10秒以上,或数30个数,保证第二三天有感觉!
4.其它动作应用可自行开发。
写在最后
TUT是找到训练感觉的钥匙,通过对TUT的控制,可以让每个动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给肌肉最大的刺激,让你有更强的泵感、尽可能的力竭。
小川建议TUT尽量还是保持在20秒以上。但小川更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可能你的左手受过伤,不敢用力;或者你的身体不对称,一高一低。没有人是完美的,但只要懂得原理,找对方法,你就能练得开心,练得爽。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您关注:小川说健身
小川会为您奉献更多精彩文章。
参考文献:
[1]Lift For Length: Build Muscle With Time Under Tension By Hunter Labrada April 30, 2015
[2]Burd, N. A., Andrews, R. J., West, D. W., Little, J. P., Cochran, A. J., Hector, A. J., ... & Phillips, S. M. (2012). Muscle time under tension during resistance exercise stimulates differential muscle protein sub?fractional synthetic responses in men.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590(2), 351-362.
閱讀更多 小川說健身 的文章